第五節 嬰兒常見疾病一般護理知識(2 / 3)

(6)新生兒硬腫症:在寒冷季節出生的寶寶因保暖差,吃奶不足及出生7日內患其他疾病都可發生新生兒硬腫症,表現:體溫不升、四肢涼、皮膚發涼變硬。最早出現會陰部、大腿內側、小腿外側,嚴重者波及胸腹部、麵頰部出血,甚至肺出血而死亡。因此在寒冷季節要做好臨產時母子保暖防寒工作,除房間暖和外,還應事先把寶寶的繈褓預暖,出生後迅速包裹好。早開奶保證足夠的熱能,及時防治各種疾病等都是預防新生兒硬腫症發生的重要措施。

(7)新生兒顱內出血:因缺氧或產傷引起,表現為興奮性高、腦性尖叫、痙攣、前囟膨隆、頭向後仰、兩眼凝視、不吃不動、嗜睡或肌肉鬆弛、生理反射消失。這是危重症,搶救不及時可造成死亡或留後遺症。

(8)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由母嬰血型不合引起,血型不合常見於媽媽是O型,寶寶為A型或B型引起ABO溶血病;另一種為媽媽是Rh陰性,寶寶為Rh陽性引起Rh溶血病。其表現:寶寶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黃疸很快加重,嚴重者出現痙攣、核黃疸,造成寶寶的死亡或留後遺症。因此若發現寶寶24小時內出現黃疸應立即送醫院救治。

33.哪些情況要馬上送寶寶去醫院

照顧寶寶不容易,有時寶寶夜間會出現一些症狀,我們該如何處理呢?有些症狀當然可以等到天亮再去醫院,但出現下麵的緊急情況,你最好立刻帶孩子去醫院,也許耽誤一會兒就可能耽誤孩子的一生。

(1)呼吸困難:如果孩子在白天感冒了,夜晚可能會出現咳嗽,表明咽喉發炎,這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現象。單純的咳嗽可以在家裏稍微處置,如讓孩子呼吸清新空氣或洗個淋浴以吸入水蒸氣等得到緩解。但是如果孩子明顯喘息,呼吸急促或非常緩慢,或者每次喘氣會使肋骨隨著牽動就要立刻看醫生。

當然,咽喉發炎不是引起呼吸困難的惟一原因。其他原因如鼻竇炎、過敏反應等也會出現呼吸困難,這些需要醫學診斷。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疾病發作時也要去醫院。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更要警惕,即氣管異物帶來的呼吸困難,如果孩子不小心吞下異物阻塞氣管,你能用正確處置方法幫他排除異物最好,否則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帶他去醫院取出異物,恢複呼吸。

(2)嘔吐綠色物體:通常情況下,一般的嘔吐不必夜裏去醫院,但如果孩子的嘔吐物是深綠色就很嚴重了。嘔吐物的這種顏色通常顯示膽汁分泌和作用異常,從而造成腸內消化異常。出現這種情況也應即刻去醫院。

(3)驚厥:大多數情況下驚厥是體溫快速升高造成的,這種高熱驚厥會使孩子四肢抽動、緊咬牙關甚至昏迷。孩子的皮膚會出現淡藍色,體溫很高,雙眼上翻,父母會極度驚慌。待孩子平定後去醫院,醫生會想辦法使孩子的體溫降下來,而且能夠讓孩子感覺舒服點,必要時做進一步檢查。

另外一種罕見情況是癲癇和腦膜炎引起的驚厥。如果孩子出現上述狀況而體溫卻不高,驚厥的時間持續超過3~5分鍾,要趕快撥打急救電話。

(4)脫水:嬰兒和低年齡幼兒在發熱、嘔吐或腹瀉的情況下很容易脫水,為避免出現脫水,在上述情況下最好每隔15分鍾就喂孩子一點兒電解質液或者果汁等,無論如何要為他的身體補充水分。如果他拒絕喝水或者其他液體而出現眼窩深陷,嘴唇幹裂,或前囟凹陷,必須立刻去醫院。脫水不容忽視,嚴重時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5)頭部受傷:孩子從床上跌落或走不穩跌倒是很常見的現象,一般不嚴重。但如果跌落或跌倒後出現意識不清甚至昏迷,視物模糊,或者噴射狀嘔吐現象,表明情況嚴重,可能是腦震蕩,不要遲疑立刻看醫生。

(6)劇烈腹痛:大多數腹痛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或隻是單純脹氣,但個別情況是闌尾炎或肺炎造成的。如果孩子抓著胃部在床上翻轉不安,或是用膝蓋頂著胸部,而且尖聲哭鬧,無法控製,要立刻去醫院。

(7)尿中或大便中帶血:孩子尿中或大便中出現一點血跡有時無需擔心,也許隻是輕微的腸管撕裂。但出現這種症狀還是要去看醫生以排除胃腸道異常,如梗阻或胃壁撕裂等。父母的直覺也很重要,假如你的直覺告訴你確實有問題,那就不要遲疑馬上看醫生。

34.寶寶耳朵感染怎麼辦

將一塊溫熱的紗布放在孩子的耳朵上以緩解疼痛。溫熱的感覺通常都有撫慰的作用,而且能夠分散注意力。同時,熱度還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從而將更多的可以抵抗病菌的白細胞送到被感染的部位。另外,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將一個土豆在微波爐裏加熱5分鍾,取出後在外麵裹一塊濕毛巾,然後用它來敷耳朵。這樣做的好處是土豆可以使散發的熱持久而且均勻(但是你要非常小心地控製土豆的溫度,不要燙傷孩子)。由於耳朵感染大部分都是細菌引起的,所以需要谘詢醫生是否給孩子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