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2 / 3)

③沒有考慮風險因素,高額利潤往往要承擔過大的風險。

④利潤最大化往往會導致企業的財務決策帶有短期行為傾向,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⑤沒有考慮社會效益的正負與大小。

第一章財務管理概論00財務管理(三)資本利潤率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

資本利潤率是淨利潤額與資本額的比率。每股收益是淨利潤額與加權平均的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的比值。這裏的淨利潤額是指稅後淨利潤。資本利潤率最大化適用於一般企業,每股收益最大化適用於股份公司。所有者作為企業的投資者,其投資目標是取得資本收益,具體表現為稅後淨利潤與出資額或股份數(普通股)的對比關係。

這個目標的優點是把企業實現的淨利潤額同投入的資本或股本數進行對比,能夠說明企業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資本規模的企業或同一企業不同期間之間進行比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異。但是,該指標仍然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也不能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

(四)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

按照現代委托代理學說,企業經營者應最大限度地為股東或委托人謀取利益,而股東或委托人的利益則是提高資本報酬,增加股東財富。因此,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財務管理目標備受人們的關注。

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評價指標主要是股票市價或每股市價。許多人認為,股票市價的高低反映了廣大投資者對公司股票價值所作的客觀評價。它反映著資本和利潤之間的關係;它受預期每股盈餘的影響,反映著每股盈餘的大小和取得的時間;它受企業風險大小的影響,可以反映每股盈餘的風險。所以,股東財富最大化就演變成股票市場價格最大化這一目標。

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優點可概括為:

①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問題。

②預期未來的利潤對企業股價也會產生重要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

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缺點可概括為:

①它隻適用於上市公司,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在西方,上市公司在全部企業中隻占很少一部分,大量的非上市企業不可能采用這一目標。

②它隻強調股東利益,而對企業其他關係人的利益重視不夠。

③股票市價也要受多種因素包括非經濟因素的影響,並非都是公司所能控製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財目標是不合理的。也就是說股票價格並不總能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也難以準確體現股東財富。

(五)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財務決策,充分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係,在保證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這是目前較為流行的一種財務管理目標。這種觀點認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企業的價值。

通俗地講,企業價值就是企業本身值多少錢,即企業全部資產的市場價值。它同股東財富在性質和數額上都是有差別的。決定企業價值的關鍵因素,不是企業已經獲得的利潤水平,而是企業潛在的獲利能力和麵臨的風險。

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存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合理計量企業的價值。計量的方法可能有多種,目前多數人主張采用“未來企業報酬貼現值”,即以投資者與其投資時間為起點,將企業未來各年的現金流量按與企業風險相適應的折現率進行折現計算企業的價值。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的目標,其優點主要表現在:

①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的風投資險價值。

②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③有利於克服管理上的片麵性和短期行為。

④有利於社會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⑤全麵考慮了社會、政府、出資者(股東)、雇員、債權人以及管理當局的利益。

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在理論上是合理的,但“未來企業報酬貼現值”的計量方法在實際操作方麵卻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這主要表現在:

①未來各年的企業報酬和與企業風險相適應的貼現率是很難預計的,預計中可能出現較大的誤差,因而很難作為對各部門所要求的目標和考核的依據。

②企業價值的目標隻是通過預測方法確定的,對企業進行考評時,其實際值卻無法按折現的方法來取得。如仍采用預測的方法確定,則實際與目標的對比將毫無意義,業績評價也無法進行。

盡管如此,企業價值最大化相對於其他財務管理目標而言,因其在理論上更完善,體現了多方的利益關係,因此它是最優的,也更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

四、財務管理目標中利益關係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