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晨曦在歌唱(2 / 2)

後來看到智障指揮家舟舟的指揮,我才發現殘疾人的天才早已藏在他們那被人們不待見的畸形中。稍後,我給學生教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和《再塑生命的人》,重新認識了海倫·凱勒,也對黑色的眼睛能夠發現白亮的光明這一哲理有了更深徹的體悟。當張俊鵬——北京書畫院副院長,一位聾啞書畫大家,卻創造了虎畫絕技的奇跡時;當邰麗華——《千手觀音》的舞蹈代表,創造了被觀眾強烈要求將該節目定為每年春晚的保留節目時,我就像麵對東邊的地平線,看到即將噴薄欲出的朝陽,血管裏的熱血早已化為激動地呼喊,我在為消弭了一個個日子而羞愧憤懣的同時,也在一遍又一遍地默誦陶潛的《閑情賦》:“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那一個個身影從我眼前閃過,包括我的堂姐,她們對自身的改變多麼像黑夜誕生了黎明、昏晦分娩了晨曦啊,我開始在自己身上摸索,想努力尋覓出一點什麼亮色來,盡管有很多動作是笨拙的,甚或徒勞無益。

倘若認為機遇是一枚子彈,那就意味著它稍縱即逝,永不回頭。我似乎要伸出手去抓住什麼,也許它就是那一枚子彈,或者是一縷晨曦。當我的四位親人相繼因病逝去時,我剛剛高中畢業,麵對未能確定的職業一籌莫展,沉重的經濟壓力和情感壓力一度使我無力伸出手去抓住什麼,更何談一枚機遇的子彈或晨曦。給我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是我的初中同學——反擊戰中犧牲的一位英雄,他的事跡在家鄉迅速傳遍,我作為他的同學,跟著到處演講和宣傳,多篇通訊和特寫經由我手寫出在報上登載,我開始與文字相親相近,成為文學的俘虜。

一顆孤獨而沉默的心從此趨附歌唱。

一棵孱弱和表淺的小草從此開始遙望春曦。

今天,我依然早起,為的是傾聽晨曦的歌唱。我再次捧出一本小書,這第四本散文集,並將它命名為《晨曦在歌唱》,為的是銘記五柳老人的告誡: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

我要和青年朋友們一道,洗耳恭聽晨曦的歌唱,那是世間最激動人心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