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完這個集子,正是春天來臨的時候,窗外的柳絲悄然發青了,窗簾上的竹更綠。
這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收入的96篇文字包括近兩年寫的以及10年前在安慶寫的,是城市邊緣文字,或者是“近郊的心情”。
不全部是狹義的散文,有不少屬於廣義的散文,即隨筆,因而較雜。純,是一種追求;雜,是一種隨意。像在一塊地上種莊稼,收獲主糧的同時,也點種一些雜糧,換換口味。
在安慶的三年,值得回味。馬塘、東郊機場、十裏鋪,還有大龍山、石塘湖,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足跡,於是有了《采石場的月光》《秋天裏的單音節》和最近被台灣的張放先生收編進“最受當代青年喜歡的精致小品”《羽箋隨筆》裏的《紅水塘之夜》。
離開鄉土,對我的寫作是一種致命傷。城市是很難融入的,順著文字走進城市,就像順著夢幻走進現實,不著邊際的。因此,這個集子裏更多的篇什還是關於鄉土的,隻有它們在心裏揮之不去,根深蒂固。
感謝沈天鴻先生、張海君、徐迅先生為本書提供出版的機會,感謝吳忌先生在除夕為我作序。
2011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