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很久之後的再次(1 / 2)

十一.

2017。9。20

很久未提筆寫在紙上記錄自己的胡思亂想和天馬行空了,發現這本與高中作文稿無比類似的本子,內心喜悅的同時還是高二那段時間自己永不停歇地在寫,寫故事,寫生活,寫過去,現在和未來。要說現在與以前的區別就是現在自己更偏愛於寫實,少了自己的想法疑惑,或許這叫“就事論事”?話不多說,北京時間2017。9。2022:31

提筆是寫今日英語視聽課的ted演講《20歲光陰不再揮霍》,提議堅持看我寫到這裏的人們可以聽一下這篇演講。說回來,目前就是思考或者說是看清楚自己的迷茫。在演講中提到20歲不是成年的過渡期,20歲這十年是很關鍵的十年,她提了三個建議:1。增加身份資本2。不要限製自己的圈子3。選擇自己的家人、愛人

很湊巧的是,這三點,無比接近暑假我父母要我寫的25歲之前的規劃(除了第二點沒有特別強調)。也正是這篇演講讓我意識到自己現在的這種揮霍是真的揮霍,自己總以為來得及,等過段時間自己就要認真學習,什麼巴拉巴拉的,但是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現在大一一年已經過去了,我的法語就那樣,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得到獎學金,好奇自己為自己活得或是增加了什麼身份資本?學業還是特長興趣?都沒有。

希望,自己以及與自己相似的青年都可以思考:自己該為自己增加什麼身份資本?在這一過程中,認識自己的優缺點,確定自己以後所喜愛向往的工作,明白什麼是可行的,減少不必要的探索。

其次,不要限製自己的圈子。就是我的信息獲取的渠道不應該僅局限於我的朋友,還應該包括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不應該隻與一個年齡段的人接觸,我應該擴大自己的人際圈子。當然,這一過程,我可以看書,看書讓自己了解更多。

最後,就是很多年輕人都會有的情況。有太多太多男生女生都有著我這樣的想法:大學時代的戀愛就當做遊戲,先玩玩兒,玩兒夠了再說,等到以後再說結婚的事情。但其實,不是。我愛玩兒,但我不希望,以後的自己是在一個合適年齡和一個不大合適的男人在一起的人。我不希望等我到了30歲,父母操心我的結婚大業,湊巧有個男生對自己好喜歡自己,所以我就將就和他結婚過起了一輩子的無趣生活,這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我打算仔細想想,自己以後打算找怎樣的男人和自己度過餘生,餘生很短,我要過的開心恣意。

但是這個過程我覺得很漫長,因為現在的我,受到很多言情小說的毒害,所以希望的男生都是理想中的男生,這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難以做到的,所以我就要慢慢糾正自己的戀愛觀,並且一麵提高自己,一麵思考以後的伴侶。

希望,能有人真去看一下這篇演講,會有所得。

十二.

前麵提到暑假我父母要我做的規劃。現在偷個懶,就複製粘貼一下這份不成熟的規劃,以供大家審閱和評論。希望給予我言語上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