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警階段
在公共危機爆發前,加強危機的預防預警,盡可能減少危機發生。從公共危機管理的目的和效果來說,危機預防比危機處理更重要。危機管理的最佳狀態是將危機消滅在萌芽之中,避免危機發生。加強公共危機管理,首要的、也是必須的就是要加強危機預防,以最嚴密的製度、最精心的核查,力求避免公共危機發生,並預見可能發生的危機。公共危機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雖然難以預測,但其從萌生到爆發都有一個過程,一般情況下,在事前都會出現一些征兆,隻要人們關注、留心,就可能捕捉到。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偶然事故”,往往是我們日常的製度建設和管理長期存在漏洞造成的。社會燃燒理論指出:社會係統從井然有序到雜亂無序,到最終爆發重大突發性危機事件,其內在機理實質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形成危機的因素積累到一定程度,並在“導火線”的作用下,危機即會發生。因此,隻要我們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公共危機監測預防,規範建立公共危機預警機製和應急救治機製,事先擬好多種反危機預案,就能夠有效地避免和減少危機,從容地應對各種公共危機。怎樣做好公共危機監測預防呢?一是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現階段危機管理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危機意識,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公共危機管理是現代政府的重要職能之一,既是政府的戰略任務,又是政府的日常工作,要及時了解公共危機形成的各種可能,適時調整、更新危機應對戰略與計劃。二是建立常設性的公共危機管理部門,製定長期的反危機戰略和危機應急計劃。公共危機管理是政府的日常性工作,建立常設性的危機管理部門有利於政府集中統一抓好危機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理工作,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公共危機管理專業隊伍,提高危機管理能力,並保持危機管理工作的連續性,降低危機管理成本,徹底改變政府長期扮演的臨時消防隊員角色。三是建立高效暢通的公共危機信息係統,密切監測公共環境的變化,收集處理並及時通報可能威脅社會的信息。信息是危機管理的生命,信息適時公開是公共危機管理的重要原則,也是尊重公民合法權利、保證人們有效參與危機管理的必要條件。四是建立、健全統一的公共危機管理指揮係統和應急機製,變被動性應付危機為主動性反危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被動性應付危機到主動性反危機,既是公共危機管理戰略方針的變化,更是公共危機管理戰略思想的進步。五是建立公共危機管理教育和訓練係統,對全體公民,特別是政府公務員和學生,進行危機管理教育和危機應對模擬訓練,增強公民應對危機和自我保護能力。六是修訂公共行政績效考評體係,在製度上為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有效的公共危機管理業績提供正向激勵,嚴格執行重大事故領導與管理責任追究製度。
二、控製階段
公共危機一旦不幸發生,必須迅速啟用所有政府資源開展危機救治,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快速、有效地遏製危機的發展和升級,控製危機局勢,迅速解決危機,盡快恢複社會正常秩序。這些措施包括:(1)實行政府強製幹預,保證社會公共生活正常。以色列著名危機管理專家德羅爾指出:“政府中樞決策係統就必須享有發號施令的權威,並且可以製定和執行帶有強製性的政策。”在公共危機狀態下,出於維護公共利益和快速處置危機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據有關法律規定,采取多種非常態管理措施。為此,我國有必要製定《緊急狀態法》或《公共危機管理法》,使各級政府在危機狀態下能夠依法行政,果斷采取措施,及時化解危機。要完善危機管理的法律法規,對各種公共危機實行依法管理。(2)探尋並向人們告知危機產生的根源。危機產生後,對社會和公眾心理影響巨大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危機產生根源的不確定或不明確,從而引起恐慌不安。探尋危機根源,一方麵可以暫時安撫公眾心理情緒,保持社會穩定,另一方麵也是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3)公開危機動態信息。公共危機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應該及時、公開、透明地披露,用客觀準確的信息穩定公眾的信心。要建立公共危機溝通機製和新聞發言人製度,通過召開例行的新聞發布會,公布信息,滿足公眾的知情權,以避免社會流言和恐慌。尤為重要的是:政府首腦一定要及時地出現在人們麵前,向人們展示堅定、信心和希望。(4)發揮非政府組織與公眾的作用,讓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社會管理活動。
三、恢複階段
突發危機事件的波峰過去之後,為盡快恢複經濟和社會正常秩序,彌補被耽誤的日常工作,必須適時啟用善後修複機製。一次危機得以解決,並不意味危機管理的結束,公共危機管理部門應抓住機會,著力做好兩件事。一是善後工作,盡快修複遭到危機破壞的設施,恢複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與此同時,要對危機進行評估;二是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對公共危機管理體製進行變革創新,以預防危機再次發生。危機就是危險與機遇並存,善於利用危機,變危機為契機,這是公共危機管理的最高境界。公共危機管理,同時也是一門控製、分解和轉化的藝術。因勢利導,變危機為機遇,關鍵就是要抓好公共危機管理總結。危機管理總結是整個危機管理的最後環節,一般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要對危機發生的原因和相關預防、處理的全部措施進行徹底、係統的調查;第二,要對公共危機管理全過程工作進行全麵的評估,包括對預防預警、應急處理、危機恢複等各方麵的評價,並要深刻剖析危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第三,要對危機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綜合、分類,分別提出整改措施,並責成有關部門逐項落實,從而提高對突發危機事件的預防和預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