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應急預案編製方法與步驟(1 / 1)

應急預案的具體編製過程包括以下6個基本的步驟:

第一步:需求分析。對現有應急計劃和應急救援工作有關資料作彙總分析,充分應用已有公共危機辨識和風險評價的結果,包括重大危險源識別、脆弱性分析和重大事故災害風險分析等。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和應急資源整合分析,包括人力、裝備、物資和財政資源;對曾發生公共危機災害應急救援案例作回顧性分析。

第二步:框架設計。包括提出預案整體框架設計和各級文件目錄清單。文件框架中應包括應急預案要素的所有內容,包括現有的文件、將要起草的文件以及它們之間的聯係等。

第三步:分工編製。這是編寫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文件的重要實際步驟。首先應組成編製小組,落實各成員職責。小組成員應由各方麵的專家和專業人員組成,按框架設計和文件明確編製任務。明確各階段的目標和完成期限,並經常監督檢查進度和完成情況。

第四步:係統集成。主要任務有兩項:一是把編寫整理出的各類文件集成為一個統一有機的係統;二是檢查評估各級文件與同級程序中互相交叉、重複和遺漏、失誤等。

第五步:綜合審核。側重在對框架文件的技術內容科學性、應急救援活動的可行性、行政管理需要的協調性以及應急救援組織適應性等進行嚴格審核評估等。涉及專業技術內容應聘請有關專家來評價和審定。

第六步:批準發布。應明確具有批準發布權的部門及人員,發布的範圍、時間、人員,發布的時效性等。一般是由立法機構或政府以法規形式頒布,由當地最高行政長官簽署發布實施。

編寫應急預案文本文件,僅僅是應急預案的第一步,其有效性必須經過評估和演練才能得以檢驗並不斷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