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開化:由蒙昧走向文明(2)(1 / 3)

這些便是周朝的禮樂製度的大體形式和作用。順便還要說一下,製定這些禮樂的人是周公,姓姬名旦,又被稱為“周公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去世的時候,繼位的周成王年紀尚幼,於是本來被封在魯地的周公並沒有趕赴魯國,而是留在周地主動擔當起了攝政王的角色。這一行為在當時的王室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認為周公是趁機陰謀篡權,事實上周公若想篡位也極其容易,他在朝中手握重權,況且本身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廢掉年幼的侄子對他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然而《尚書大傳》當中的一段記載反映了周公攝政時期他都做了什麼:“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作樂,七年致政成王。”可見,周公攝政期間做成了很多有助於周朝發展的大事,而且在第七個年頭,也就是周成王十二歲時又將朝政交還給了周成王。有了周公奠定的基礎,周朝在周成王及其子周康王的治理下社會安定、百姓和睦、經濟發達,這段時期在曆史上也被稱為“成康之治”。周公功成身退,麵對巨大誘惑仍不為所動的美德一直被後世傳揚,他是孔子最推崇的聖人之一。

壽夢父子來到魯國,徹底開了眼界,沒想到治理一個國家還可以依靠這樣的手段!尤其是壽夢的兒子季劄,他接觸到了禮、樂之後,便著了魔,終其一生研究這兩樣東西。壽夢父子把禮、樂這兩個文明的代名詞帶回了吳國,這是壽夢在位時期對吳國文化方麵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當然,這兩人隻是象征性地把禮、樂帶回了吳國,實際上從後來的發展來看,這兩樣神奇的東西並沒有給吳國帶來太大的影響,可能因為吳國的貴族們受教育的程度實在太差,實在欣賞不了這麼高雅的玩意兒。另外,這一次出行除了收獲之外也留下了一個後遺症,就是小兒子季劄從此迷上了文化,多年以後他成了一位深諳禮樂的文化人,但也從此對繼承王位這件事失去了興趣。

二、天上掉餡餅:晉國人主動來教軍事

在壽夢以前,吳國的軍事力量一直是以水軍為主。這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條件決定的,吳國起家時占領的第一塊土地就是三麵臨水一麵靠山的平原,而後又跨長江作戰,這些戰爭需要的都是水軍。其戰爭中的打法也以水軍的作戰方式為主。我們甚至可以由此產生一種猜測,壽夢的父親去齊向楚國人稱臣很可能與此有關,因為楚國對吳國發動戰爭很可能是在陸上作戰,吳國這樣的軍隊構架顯然有著極大的弊端和地理束縛,第一無法有效地防禦來自陸地方向的進攻,第二也無法向有水區域以外擴張。然而,一個與楚國有仇的楚國人幫助吳國解決了這個軍事方麵的難題。他的名字叫做申公巫臣。

申公巫臣姓屈,通過這個姓大家就可以看出他是楚國的大貴族,和後來的楚國大名人屈原同姓。他前半輩子在楚國混得不錯,官職很高,也很受楚莊王的器重。可是申公巫臣的性格很奇怪,他這個人城府很深,做事情極有手腕,最奇怪的還要數他的愛情觀和審美觀,他深深地愛上了比自己大了十多歲,來自戰敗國陳國的俘虜——夏姬。倒黴的是,楚莊王也看上了這個徐娘半老卻又傾國傾城的女人。於是,申公巫臣設下了一個通天陰謀,輾轉拐走了自己的心愛之人,逃亡到了晉國,做了晉國的大夫。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夏姬本是鄭國鄭穆公的女兒,生得娥眉鳳眼、俏目桃腮,少女之時便極具風流韻味。更有傳說她在十幾歲的時候便夢見一位偉岸異人,星冠羽服,自稱來自上界與其交合,並傳授她吸精導氣的方法,能夠令她容顏永駐。這位夏姬還未出嫁的時候,便與自己的兄長以及朝中的權臣有染。後來,夏姬嫁給了陳國的大夫夏禦叔,夏姬的名字即由此而來。

夏姬嫁到陳國以後很快生下了兒子夏征舒。據說夏征舒出生的時候,夏姬來到陳國還不到九個月。可能是夏姬“吸精導氣”的作用,她的丈夫夏禦叔年僅三十幾歲就去世了,留下了夏姬和夏征舒這一對孤兒寡母。夏姬年近四十,但容顏依舊,很快又與陳靈公和陳國的兩位大臣孔寧、儀行父勾搭起來。這君臣三人都持有夏姬的內衣,甚至在上朝的時候拿出來互相嬉戲。如此醜行引起陳國上下的陣陣聲討,大夫泄治苦苦勸諫陳靈公,卻把靈公弄得惱羞成怒,命令孔寧、儀行父二人將其暗殺。一天,君臣三人共同在夏姬的家中飲酒作樂,不知為何將話題轉到了夏征舒的身上,而且還拿他的身世開起了玩笑,意思是夏姬來到陳國還不到九個月就生下了你,你怎麼能姓夏?正值血氣方剛年紀的夏征舒怎麼忍受得了如此的人身攻擊?他惱羞成怒,趁靈公將要離開的時候,拉開弓箭將其射死,並且號稱自己是陳侯,執政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