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多彩生活(3)(1 / 3)

皇後自稱

老師:“小青,皇帝的自稱是什麼?”

小青:“是寡人。”他站起來毫不猶豫地回答。

老師:“那麼皇後呢?”

小青:“皇後,自稱寡婦。”

不要一分

“考試得了多少分?”

“3分。”

話音剛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3巴掌。

“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下次我1分也不要了。”

兩個笨蛋

父親教兒子學算術:“一加一是多少?”

兒子:“不知道!”

父親:“是兩個,笨蛋,知道了嗎?”

兒子:“知道了!”

父親:“那麼,我和你,加起來是幾?”

兒子:“是兩笨蛋。”

秘密

有一天,媽媽在室內打死一隻老鼠,她不願意讓鄰居知道,於是告訴小玄兒不要和別人說,因為老鼠是肮髒的。哪知小玄兒卻對同學說:“我家有個秘密,肮髒得很,不能告訴你們。”

禮貌語言

上課鈴響了,學生們一窩蜂似地湧進教室,老師堵住一個學生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王小明。”學生回答。

老師教訓地說:“對老師講話要有禮貌,必須加‘先生’這個稱呼,好!現在回答我,你叫什麼名字?”

“王小明先生。”

出入狗洞

有個叫張吳興的小孩,聰明伶俐,不同凡響。

他8歲換牙,脫落了兩顆門牙,長輩便開他玩笑道:“你嘴裏為啥開了個狗洞?”

小孩應聲道:“就是為了讓你們進出方便啊!”

這是第二個問題

美國前任總統林肯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老師問他:“林肯,你是願意考一道難題呢,還是考兩道容易的題?”

“考一道難題吧。”

“好吧,那麼你回答”

老師問:“蛋是怎麼來的?”

“雞生的。”林肯答道。

“雞又是哪裏來的呢?”

“老師,這是第二個問題了。”林肯說。

買郵票

莎莎替爸爸到郵局買郵票,不知道如何稱呼櫃台裏的小姐,想到人們常稱呼爸爸“老板”,就說:“老板,我買郵票。”櫃台裏的小姐聽了不是味,便說:“我不是老板,以後別這麼叫了好嗎?”

莎莎聽了點點頭,表示知道了。過了幾天,她又來買郵票,隻聽她對櫃台裏的小姐說:“老板娘,我買郵票。”

小貓變了

愛麗絲阿姨:“上次在這兒看見一隻小貓,它現在怎樣啦?”

瑪麗:“啊,難道您不知道嗎?”

愛麗絲阿姨:“我一無所聞。它死了嗎?”

瑪麗:“沒有。”

“你把它送給朋友了嗎?”

“沒有。”

“那麼,我就不明了。它現在怎麼啦?”

瑪麗:“它已經長成大貓了。”

發現美洲

教師在課堂上提問:“這是一幅世界地圖,誰能指出美洲在哪裏?”

尼克走到地圖前,指出了美洲在地圖上的位置。

教師又問:“好,孩子們,告訴我,誰發現了美洲?”

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尼克!”

怎麼引起戰爭

兒子問父親,戰爭是怎麼引起的。

父親:“例如法國和意大利之間發生什麼爭執的話……”

母親:“不對,法國和意大利絕對沒什麼爭執。”

父親:“我知道,我這兒隻不過使用了假定法……”

母親:“這樣對孩子的教育不利!”

父親:“沒什麼,不要緊的!”

母親:“沒什麼?!不行!”

父親:“討厭!”

兒子:“爸爸,我知道了,我知道戰爭是怎麼引起的了。”

憂慮傳遞

傑克:如果你能代我憂慮,我就給你一百塊錢。

比爾:那太好了,我什麼時候能得到這筆錢呢?

傑克:這就是我交給你的第一個憂慮.

黑雞聰明

貝蒂:黑母雞比白母雞聰明些,是嗎?

巴特:你怎麼知道?

貝蒂:嗨,黑雞能生白蛋,可是白雞卻生不出黑蛋。

不彈價更高

母親對兒子說“托托,快去練習彈鋼琴吧,我給你一個法郎。

兒子欣然答道:“好的。不過,我們的鄰居答應我,要是不彈琴的話,給我兩個法郎呢!”

統計學家

有個從未管過自己孩子的統計學家,在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去買東西時,勉強答應照看一下午四個年幼好動的孩子。當妻子回家時,他交給妻子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擦眼淚11次,係鞋帶15次,給每個孩子吹玩具汽球各5次,每個乞求的平均壽命10秒鍾,警告孩子不要橫穿馬路26次,我還要再過這樣的星期六60次。”

全部

甲:托米,你在哪裏出生?

乙:英國。

甲:哪一部分?

乙:當然是我身體的全部。

老師的問題

約翰從學校回到家裏,十分驕傲地對父親說:“爸爸,你知道嗎?今天我是學校裏惟一能回答出問題的學生。”

“我想聽聽,老師是怎麼問你的?”父親高興地說。

“他問我:‘誰把走廊上的玻璃打碎了?’”

誇耀

兩個孩子各自誇耀自己的父親。

“我爸爸是一個工程師,他什麼都會造。你知道阿爾卑斯山嗎?”一個小孩問。

“知道。”另一個說。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個小孩說:“你知道死海嗎?”

“知道。”

“那是我爸爸殺死的。”

小湯姆的關心

小湯姆向媽媽要兩分錢,媽媽生氣了:“我昨天給你的錢做什麼用了?”

“送供給一個窮老太婆了。”

媽媽聽了轉怒為喜,就掏出五分錢給湯姆:“這五分錢你準備怎樣用?”

“再去給這窮老太婆。”

“你怎麼會關心起她的?懂事的孩子。’媽媽又高興又好奇地問。

“因為她是賣糖的。”

男孩和糕

火車停在一個小站上。一位旅客朝窗外看去,他看到一位正在賣糕的婦人。這位紳士想買一塊糕,但婦人站在離客車廂比較遠的地方。

紳士不想自己去買糕,於是他召喚一個在車廂附近站台上的男孩,問他說:“買一塊糕要多少錢?”三個便士,先生。”

男孩答道。紳士給了他六便士,對他說;“給我帶一塊糕來,另外三個便士買一塊糕你自己吃。”幾分鍾後男孩回來了。他正在吃一塊糕,卻還給紳士三個便士找頭,他說:“那裏僅剩了一塊糕,先生。”

何以不罰

老師在上道德課時說:“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錯把他父親種的一棵櫻桃樹砍倒後,大膽地承認了自己的過錯,而他的父親卻沒有處罰華盛頓。”老師問學生,“誰能告訴我為什麼華盛頓沒有受到處罰?”

一個學生舉手回答:“可能華盛頓的手裏還拿著斧頭。”

足球

母親:“喂,把你的足球送給那個沒有爸爸的可憐的小男孩好嗎?”

兒子“我們不能不給他球而把爸爸給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