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離家出走的兒子:犯了錯誤一定要勇於悔改(1 / 2)

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因為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都會給我們悔過並改正的機會。

《聖經》上說:

有一次,耶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幫助父親在農場工作。他們有田有牲口,生活富裕,一無所缺,他們熟悉的是成功和繁榮。父親愛他的兩個兒子,他們一切所需的,父母都充分地供給他們,可以說是一個家道殷實的家庭。

可是,小兒子過得不開心。他不滿現狀,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拉長著臉,勉強地做當天例行的工作。他也不喜歡住在家裏,家裏太受限製,他向往脫離父親的管教,他要自由,他要自己過,自己做決定。

有一天他對父親說:“父親,請把我應得的家產分給我。”意思就是說:“父親,你過世的時候,你的農場、田地和牲口全歸哥哥和我。現在就分家好了,把我那一份給我,由我自己管理。”

父親聽見這個要求,大吃一驚,平時歡喜快樂的麵容,這時變得憂傷陰沉,雖然這不是他所願意的,他還是接受了兒子的要求,把產業分給他的兩個兒子。

大兒子是長子,所以得雙份,這是當時猶太人的規矩。小兒子得了他理應得到的那一份。

一拿到手,小兒子立刻變賣他所有的產業,準備遠行。他要到處旅行,大開眼界,好好享受世界上各種的樂趣。他迫不及待地準備出門。這才是人生的開始,他可要好好地享受一番。

一切準備就緒,箱子關上,他帶著所有的財產上路了。他離開父母,開始新的生活,以為有說不完的享受在等著他。

幾年以後,在遙遠的地方,有一個青年人在荒野放豬。他的衣服破爛,兩頰凹陷,雙眼無神,帶著個黑眼圈。他在後麵趕豬,雙腳無力,直發抖。

吃飯的時間到了,他把豬群趕到豬圈。有幾個人抬來一桶桶的豆莢,倒在食槽裏。豬群咕嚕咕嚕地狼吞虎咽。仆人站在一旁看它們吃,誰也沒有留意放豬的年輕人。

青年人看著豬食直流口水,巴不得送豬食來的人趕快離開,他好吃幾口豆莢充饑,叫饑餓的肚子平靜一下。雖然吃的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起碼可以解一會兒餓。可是這些送豬食的人,一直等到豬吃完了所有的豬食才離開。可憐的青年人,失望了,一點兒東西也沒吃到,隻好空著肚子繼續放豬。

這個青年人是誰呢?他就是財主的小兒子。就是那個腰纏萬貫,興高采烈去發現新大陸的小兒子,遠走高飛的小兒子。

他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呢?他不是帶了好多好多的錢出門的嗎?說來話長,他剛到遠方的一個地方,天天吃喝玩樂,交了好多朋友,這些人吃他的喝他的,卻一毛不拔。錢大把大把地浪費,沒有多久他就坐吃山空了。他從來沒想到要工作,他也不願工作,他以為有足夠的金錢,沒有必要再工作了。

沒有多久,他忽然發現錢花光了,於是就找他以為是“朋友”的人幫忙。可是,沒人理他。既然他沒錢供給這些人吃喝玩樂,他們就遠離他,不再是朋友了。其實他們不過是他的酒肉朋友,而非真正的朋友。

除此以外,當地遭遇大饑荒。糧食漲價,他根本買不起。於是,他開始體驗饑餓之苦,常常空著肚子上床,覺也睡不好,因為肚子餓得痛。這時他才決心抹下臉去找工作。最後,他找到一份工作,就是放豬。對猶太人而言,放豬是最卑賤的工作,因為豬是不潔淨的動物。饑餓使得他不得不接受這份工作。從此,他每天趕著豬群出去放豬,工錢是少許的食物。他的老板待豬比待他還好。

青年人剛離家的時候,以為人生是一場吃不完的宴席。結果落到這個地步,他失去一切所有,全因自己的過錯。這時,他開始回想在家住的日子。熱淚流下他的雙頰,他為自己的過錯傷心,為在罪惡中度日悔改。他自言自語說:“我父親的工人比我吃的都好,而我卻在這裏等著餓死。”

可是回家嗎?那要自己放下架子,低聲下氣地求父親原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越來越想家,晚上不能睡覺,患了思鄉病。最後他終於作了大膽的決定,他要回家,他再也忍受不了了。他要承認他的罪,他想懇求父親饒恕他的過錯。

終於,他起身,往家的路上走了!他放下放豬的工作,心情沉重,眼中有淚;可是他還是上路了。來到這個地區的邊界,就要到家了。他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他這麼一個襤褸不堪的乞丐,父親還會認他嗎?一邊想一邊躊躇前行。忽然,他被快速的腳步聲驚醒。抬頭一看,有人朝他跑了過來。來者是個白發老人,是他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