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謙,鄭筠,你倆真去過受降城啊?聽我娘說,那裏的胡人眼睛都是綠色的,是不是真的?”
“瞎說,哪有綠眼睛的人!明明是藍色的!”
“好啦,你倆別爭了,都說得對,綠色和藍色都有,有些胡人的頭發顏色跟咱們還不一樣呢,頭發都是黃顏色的!”
“哇!不會吧,頭發怎麼能是金色的呢,鄭謙,你是不是吹牛啊?”
“哼!我哥哥才不吹牛呢,真的有那個黃金頭發,他們還愛吃生肉呢!!”
“真的啊!這麼嚇人啊!”
。。。。。。。。。
水勢平緩的碧綠溪水旁綠草成蔭,鮮花遍地的鬆軟草地一直是臨溪村孩子們嬉戲玩耍的絕佳場地,搬來不久的鄭謙和鄭筠兄妹二人憑借塞北各種有趣奇聞,已然跟村中同齡的孩子們打成一片,十多名年齡相差無幾的孩子經常結伴至此,或追逐打鬧,或玩水抓魚。
孩童時期的友誼最為單純,也最為珍貴,失去至親的鄭家兄妹因年幼原因,尚且不能理解永遠失去親人的痛不欲生,雖然時常想念父母和兄長,可在楊穎無微不至的細心嗬護下和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中,兩個孩子已然重展笑容,繼續享受童年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十幾個孩子你催我桑,橫七豎八地躺在溪水旁的舒適草地上,彼此分享著各自有趣的見聞和故事,可臨溪村的孩子們出門最遠隻是到過姑臧城,哪有來自遙遠受降城的鄭家兄妹見多識廣,幾天相處下來,孩子們都被鄭謙的“淵博”所折服,不知不覺間將鄭謙視為自己這幫孩子們的頭頭。
鄭謙寵溺地摸了摸躺在自己身旁妹妹鄭筠的一頭秀麗短發,顯然十分滿意妹妹如此給自己捧場,轉頭看向幾名半信半疑的小夥伴門,兩道小眉毛一挑,奶聲奶氣卻硬裝大人語氣:“瞧瞧你們少見多怪的樣子,受降城是什麼地方啊,專門用來打胡人的地方,為啥要打胡人呢,就是因為胡人專愛吃生肉,你們想想,吃生肉那不跟什麼老虎獅子的一個樣子啊,都是嚇人的怪獸!”
“哦!”
鄭謙正兒八經的一頓忽悠下,幾名將信將疑的男孩女孩們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全都無比羨慕佩服鄭謙居然知道這麼多有意思的事情!
一名胖胖的圓臉男孩使勁往鄭謙方向擠了擠,從懷中掏出一塊小糖果,獻媚討好似地遞給鄭謙身體另一側的鄭筠。
俏皮可愛的鄭筠一到臨溪村,毫不意外地成為村中孩子們心目中美麗新娘的唯一候選人,早先生活在東九寨,家中貧困,常常饑一頓飽一頓,尤其是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生病臥床之後,年僅五歲的鄭筠就沒吃過一頓像樣的飯菜,當時,衣衫襤褸,臉無菜色,骨瘦如柴的鄭筠實在看不出有任何美人胚子的潛質,自從跟隨楊穎一路向西,到達臨溪村後,母愛泛濫的楊穎將自身童年缺失的疼愛嗬護全部轉移到鄭謙和鄭筠兄妹二人身上。
剪裁考究,做工精美的新衣裳是一件接著一件地被楊穎放進兩位孩子的衣櫃之中,據王娟目測,這些堆如小山的衣裳足夠兩個孩子穿到十歲之需,後來要不是王娟實在看不下去,拚著老命攔住還欲繼續添置的楊穎,兩個孩子的小屋恐怕就要將衣裳塞滿了!
不光在穿著上大費周章,楊穎還十分擔憂麵黃肌瘦,營養不良的兩兄妹身體狀況,開始換著花樣烹製各類佳肴給孩子們進補身體,大屋後嶄新的土灶台就是應楊穎大廚之應,王娟特意至姑臧城中請巧匠堆砌而成。
食物烹飪上,尚有一絲理智的楊穎並未將兩個孩子養成胡吃海塞的小胖子,而是頗有針對性的進行良好膳食搭配,對應時節吃應季食物,在孩子們猛漲身體之時,注意葷素搭配,如此煞費苦心之下,鄭謙和鄭筠兩張小臉逐漸紅潤,體格也變得結實許多,虎頭虎腦的鄭謙和水靈可愛的鄭筠在光鮮衣裳映襯下,十足一對在臨溪村重獲新生的金童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