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學員管理(2 / 3)

1999年9月新學期開始,王治平同誌由教務處調任學員處副處長。

1999年9月從第九期中青班,第四期縣處班開始畢業證發放由學員處轉移到了教務處,畢業證(結業證)發放程序登記模式也同時轉移。

製度的建立、規章的製定,為學員規範管理提供了基礎,同時使支部書記在直接管理學員時有章可循,表彰學員、處分學員有據可依。製度的建立、規章的製定還有一個落實執行的問題,為使學員能夠自覺遵守和有效地保障製度的權威性,學員處還製定了《學員在校學習情況通報表》,將學員在校學習情況通報學員所在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及單位一把手。這樣就避免了不見學員在校上課,也不見學員在單位上班的“二不見”學員。對於違紀學員及時處理。第十五期中青班一名學員因超假被停止培訓。第一期縣處班一名正處級學員因超假中止學習,不發結業證,下期重新參加培訓。

黨性鍛煉是黨校學員的必修課,以黨性鍛煉為一紅線貫穿於學員輪訓培訓的全過程。學員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加強黨性鍛煉,規範言行,提高素質,強化黨性概念。隻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幹部素質,為幹部特別是中青年幹部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加強黨性鍛煉方麵,學員處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1.明確黨性鍛煉具體要求。

1992年製定了《學員黨性鍛煉百分考核辦法》,把學員在校黨性鍛煉的100分,細化為三大項十個方麵的具體內容,進行嚴格考核。1996年製定了《縣處班模範學員評比條件》,2000年製定了《中青年黨員幹部培訓班優秀學員和模範學員考核辦法》。這些考核辦法和評比條件,都集中突出了以黨性鍛煉為核心的內容。針對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如公款吃喝風)對黨校學員的影響,製定了《關於主體班次學員在校期間廉潔自律的幾項規定》,明確規定不許用公款進行三項活動,即學員相互宴請、組織娛樂和旅遊活動、給黨校工作人員送禮或紀念品。

2.充分發揮學員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紮實開展黨性教育。

黨性教育從學員入學就開始紮實地抓,首先對學員進行入學教育,特別強調學員入學要迅速地實現“三個轉變”。入學“三個轉變”的教育,就是要學員明白黨校是黨員領導幹部黨性鍛煉的熔爐,不論在原單位職務多高,到黨校都是學員,都要按照黨校的規定辦事。就是要讓學員在這個特殊的學習環境中,能真正體驗摘掉“烏紗帽”甘當小學生的感覺,讓幹部真正理解密切聯係群眾的意義所在。

其次,學員入學就建立臨時黨支部,由校委選派支部書記,民主選出支部組成人員。臨時支部的建立,為學員在校期間的黨性鍛煉、學習、生活、文體活動等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和組織保證。

第三,在學員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模範先鋒作用。多年來,始終堅持“一課三會”製度(即一周一次黨課,一次支委會,一次支部大會,一次黨組小會),健全黨內生活,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針對學員的成長過程,學員處還在第六期中青班開展黨性分析教育。堅持周二為黨課和班會。黨課著重講《黨校學員黨性鍛煉是必修課》、“三觀教育”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廣大學員牢固樹立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遠大目標,同時要腳踏實地的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四,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緬懷革命先烈。針對我校學員普遍存在“缺乏對黨的曆史和優良傳統的深入了解的狀況”,學員處積極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緬懷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活動。先後組織學員到紅色革命聖地韶山,劉少奇故居花明樓,革命先驅孫中山紀念堂,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武鄉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八路軍工廠等地參觀學習。

第五,密切聯係群眾進行黨性鍛煉。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它體現黨與人民群眾的根本關係,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堅持黨的這一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我們黨來說,它直接關係到能否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經得起執政、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嚴峻考驗,能否保持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密切聯係,肩負起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重任。對於每一個共產黨員和黨的幹部來說,則直接關係到能否保持工人階級先鋒戰士的本色,真心實意地做人民的公仆,關係到能否正確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總之,能否堅持黨的這一宗旨是檢驗每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堅強黨性的試金石。

黨校學員都是來自各單位的領導幹部,平時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進行著繁忙的工作,特別是市直機關的領導幹部學員和部分中青班的學員深入基層,深入農村、工廠直接了解民情,體察民意的機會並不是很多。2000年6月第六期縣處級黨員領導幹部進修班,第11期中青年黨員幹部培訓班學員共160人分赴長子、屯留兩個縣的村鎮,為貫徹長治市七屆三次全會精神,進行黨性鍛煉,開展“三深”活動,即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和農民實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民情共謀發展。在同農民共同生活的一周時間裏,有的幫助修路,有的幫助種地,有的幫助清理衛生死角,整治環境衛生。晚上集中黨員上黨課,傾聽群眾的呼聲和意見,每日照付生活費。一周的時間同農民結下了深厚的情意,臨別時住在房東家的學員,有的為其上學的孩子買了學習用具,有的買了生產工具,有的為有病的房東家人送上了治病款,錢數雖不多,但表達了一份情意,一份真誠。廣大群眾在歡送學員離別的時候,興奮地說,共產黨、老八路的作風又回來了,歡迎多來農村看看,聽聽農民想什麼,希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