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詩(2 / 3)

一擊淵淵大地驚,青蓮字字有潮音。特為眾生解冤結,共聽毗廬廣長舌——這四句是說:一旦鍾聲擊響,蒼茫大地萬物都被驚動。廟宇中響徹講說佛法的聲音。這鍾聲是特地為眾生解除冤結的,請大家共同來聆聽毗盧佛所宣講的佛法。海潮音:海潮按時而至,其聲音宏大,用來比喻佛與菩薩應時適機說法的聲音。毗盧:佛名。毗盧舍那(亦譯作毗盧遮那)之省稱。廣長舌:指佛的舌頭。據說佛舌廣而長,覆麵至發際,故名。《大智度論》卷八:“是時佛出廣長舌,覆麵上至發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宋蘇軾《贈東林總長老》詩:“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清趙翼《大石佛歌》:“斯特維摩寓言耳,廣長舌豈論尋尺。”這裏指佛所宣講的佛法。

敢言佛說盡荒唐,勞我闍黎日夜忙。安得成湯開一麵,吉網羅鉗都不見——這四句是說:但我敢於說佛的說法都是荒唐而毫無根據的,害得我們這些普通百姓日夜為之奔忙。隻要君王能網開一麵,酷虐誣陷的冤獄就不會發生。成湯:亦作“成商”。商朝開國之君。這裏借指各朝的君王。羅鉗吉網:《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四載》:“李林甫欲除不附己者,重用酷吏羅希奭、吉溫,二人皆隨林甫所欲深淺,鍛煉成獄,無能自脫者,時人謂之‘羅鉗吉網’。”後即以“羅鉗吉網”指酷虐誣陷。

此詩詩眼在最後四句。張岱是不信佛的,他將矛頭直指現實世界,他認為人間冤獄都是統治者造成的。敢於大膽批判真是了不起!

嶽王墳

此詩抒寫了詩人對嶽飛被冤殺的悲憤以及對賣國賊秦檜的痛恨。

西泠煙雨嶽王宮,鬼氣陰森碧樹叢。

函穀金人長墮淚,昭陵石馬自嘶風。

半天雷電金牌冷,一族風波夜壑紅。

泥塑嶽侯鐵鑄檜,隻令千載罵奸雄。

西泠煙雨嶽王宮,鬼氣陰森碧樹叢——這兩句是說:西泠橋畔一片煙雨濛濛,嶽王墳就在附近。在這綠樹叢中,顯得鬼氣陰森。

函穀金人長墮淚,昭陵石馬自嘶風——這兩句是說:由於嶽飛被殺,北方淪為敵占區,人民(這裏的“金人”指北方漢族人民,不是金國人)被迫離開家鄉,遷往函穀關一帶去,故爾掉淚;而昭陵的石馬也迎風悲鳴。漢武帝為求得長生不老,在建章宮神明台上造金銅仙人,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後人稱為金(仙)人承露盤。三國時魏國建都於洛陽,魏明帝要將仙人承露盤遷往洛陽。據傳說,拆遷時,金人不願離開故都,竟潸然淚下。唐代詩人李賀寫有《金銅仙人辭漢歌》:“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裏,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陝西省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前的六塊浮雕石刻,是李世民在建立唐王朝的戰爭中所騎的六匹駿馬的雕像。唐製,臣民有冤者,可到昭陵(太宗墓)哭訴。唐李洞逸句:“公道此時如不得,昭陵慟哭一生休。”後因以“哭昭陵”為哭訴冤恨之典。這裏借用此典,指北方人民不甘淪為異國之臣民,故爾連昭陵的石馬也在迎風悲鳴。

半天雷電金牌冷,一族風波夜壑紅——這兩句是說:秦檜通過皇帝所下十二道將嶽飛從抗敵前線緊急召回的金牌就像半空中的雷電一樣令人膽戰心冷,一夜之間嶽飛一族在風波亭被殺,鮮血染紅了整個山壑。《宋史·嶽飛傳》:“秦檜〕言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廢於一旦!’”風波亭:嶽飛遇害處。其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小車橋畔。

泥塑嶽侯鐵鑄檜,隻令千載罵奸雄——這兩句是說:如今的嶽墳前,嶽飛的像是泥塑的,秦檜跪在嶽飛前的像是鐵鑄的,是要將秦檜的罪惡用生鐵鑄下,讓後人在千年以後仍要咒罵這個罪惡滔天的奸雄。

此詩首聯描繪嶽墳周圍的陰森氣氛,為下文抒寫悲憤心情作了準備。頷聯用典痛訴北方漢族人民因嶽飛被殺而亡國的悲憤。頸聯直接抒寫嶽飛被金牌召回於風波亭被害後鮮血淋漓的情景。尾聯通過議論,指出秦檜將永遠被人唾罵。全詩寫得悲憤激昂,鏗鏘有力。

飛來峰

此詩描寫了飛來峰形狀的怪異奇巧。

石原無此理,變幻自成形。天巧疑經鑿,神功不受型。

搜空或洚水,開辟必雷霆。應悔輕飛至,無端遭巨靈。

石意猶思動,瞁瞂勢若撐。鬼工穿曲折,兒戲斫瓏玲。

深入營三窟,蠻開倩五丁。飛來或飛去,防爾為身輕。

石原無此理,變幻自成形。天巧疑經鑿,神功不受型——這四句是說:一般的石頭本來沒有變成這種形狀的道理,但這是大自然變幻而天然形成的啊。說它是天巧吧又像是經過人工的斧鑿,到底還是神功不受常型拘束。

搜空或洚水,開辟必雷霆。應悔輕飛至,無端遭巨靈——這四句是說:它的鏤空必然是靠了洪水的力量,它的開辟必然是靠了雷霆的力量。應當懊悔當時輕易從印度飛來,卻無緣無故遭受到極大的戮辱。丁福保《佛學大辭典》:“飛來峰”:“地名)在浙江杭縣靈隱山東南。《輿地誌》曰:晉時西僧慧理登此。歎曰: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因號其峰曰飛來。亦名靈鷲峰。”張岱《西湖夢尋·飛來峰》:“深恨楊髡,遍體俱鑿佛像,羅漢世尊,櫛比皆是,如西子以花豔之膚,瑩白之體,刺作台池鳥獸,乃以黔墨塗之也。奇格天成,妄遭錐鑿,思之骨痛。翻恨其不匿影西方,輕出靈鷲,受人戮辱。”

石意猶思動,躨跜勢若撐。鬼工穿曲折,兒戲斫瓏玲——這四句是說:山石像在運動,好像要跳動起來。它那曲折的形狀像經過鬼斧神工,像孩子的玩具一樣被斫得玲瓏剔透。

深入營三窟,蠻開倩五丁。飛來或飛去,防爾為身輕——這四句是說:它好像狡兔要營造三窟,它好像五丁要開辟秦嶺。它竟然能飛來飛去,它的身體豈不是顯得太輕了?《藝文類聚》卷七引漢揚雄《蜀王本紀》:“天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獻山,秦王(秦惠王)獻美女與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並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為石。”

此詩運用描摹、誇張、比喻、成語、典故等多種修辭手段來描寫飛來峰的怪異形狀,能給人以直觀的印象。

壽具和尚並賀大殿落成

此詩寫靈隱寺住持具德和尚的精明能幹。壽具和尚,意思是為具和尚祝壽。具和尚是具德和尚的簡稱。《西湖夢尋·靈隱寺》是這樣記敘具德和尚的:“具和尚為餘族弟,丁酉歲,餘往候之,則大殿、方丈尚未起工,然東邊一帶,朗閣精藍凡九進,客房僧舍百什餘間,棐幾藤床,鋪陳器皿,皆不移而具。香積廚中,初鑄三大銅鍋,鍋中煮米三擔,可食千人。具和尚指鍋示餘曰:此弟十餘年來所掙家計也。”飯僧之眾,亦諸刹所無。午間方陪餘齋,見有沙彌持赫蹄送看,不知何事,第對沙彌曰:‘命庫頭開倉。’沙彌去。及餘飯後出寺門,見有千餘人蜂擁而來,肩上擔米,頃刻上稟,鬥斛無聲,忽然競去。餘問和尚,和尚曰:‘此丹陽施主某,歲致米五百擔,水腳挑錢,纖悉自備,不許飲常住勺水,七年於此矣。’餘為嗟歎。因問大殿何時可成,和尚對以:‘明年六月,為弟六十,法子萬人,人饋十金,可得十萬,則吾事濟矣。’逾三年而大殿、方丈俱落成焉。餘作詩以記其盛。官府收租稅,要靠敲詐鞭撻;具德和尚聚糧,意態自閑,嗟咄立就。可見宗教的力量,遠遠大於官府行政的力量。

飛來石上白猿立,石自呼猿猿應石。

具德和尚行腳來,山鬼啾啾寺前泣。

生公叱石同叱羊,沙飛石走山奔忙。

驅使萬靈皆辟易,火龍為之開洪荒。

正德初年有簿對,八萬今當增一倍。

談笑之間事已成,和尚功德可思議。

黃金大地破慳貪,聚米成丘粟若山。

萬人團族如蜂蟻,和尚植杖意自閑。

餘見催科隻數貫,縣官敲撲加鍛煉。

白糧升合尚怒呼,如坻如京不盈半。

憶昔訪師坐法堂,赫蹄數寸來丹陽。

和尚聲色不易動,第令侍者開倉場。

去不移時階瞃亂,白粲馱來五百擔。

上倉鬥斛寂無聲,千百人夫頃刻散。

米不追呼人不係,送到座前猶屏氣。

公侯福德將相才,羅漢神通菩薩慧。

如此工程非戲謔,向師頌之師不諾。

但言佛自有因緣,老僧隻怕因果錯。

餘自聞言請受記,阿難本是如來弟。

與師同住五百年,挾取飛來複飛去。

飛來石上白猿立,石自呼猿猿應石。具德和尚行腳來,山鬼啾啾寺前泣。生公叱石同叱羊,沙飛石走山奔忙。驅使萬靈皆辟易,火龍為之開洪荒——這八句是說:白猿站在飛來峰的石頭上,仿佛是山石在呼喚白猿、白猿在呼應山石。具德和尚雲遊到此,由於他管理得嚴格,連山鬼都在寺前啾啾地哭泣。具德和尚就像梁朝高僧竺道生(後人尊稱為生公)一樣,呼叱石頭像呼羊群一樣,弄得飛沙走石,山也為他奔忙。萬物都為之躲避,火龍也為他開辟洪荒。這是張岱用誇張和想象來描繪具德和尚的能量之大。張岱在《西湖夢尋·呼猿洞》中曾記敘了這樣的故事:“呼猿洞在武林山。晉慧理禪師,常畜黑白二猿,每於靈隱寺月明長嘯,二猿隔岫應之,其聲清皦。後六朝宋時,有僧智一仿舊跡而畜數猿於山,臨澗長嘯,則群猿畢集,謂之猿父。好事者施食以齋之,因建飯猿堂。今黑白二猿尚在。有高僧住持,則或見黑猿,或見白猿。具德和尚到山間,則黑白皆見。”生公:梁時高僧竺道生。他曾講經於虎丘寺,聚石為徒,石皆點頭。

正德初年有簿對,八萬今當增一倍。談笑之間事已成,和尚功德可思議——這四句是說:正德初年修寺時有賬冊記載,共花了八萬兩銀子,現今增加了一倍。但具德和尚在談笑之間已將廟宇修好,他的功德就可想而知了。

黃金大地破慳貪,聚米成丘粟若山。萬人團族如蜂蟻,和尚植杖意自閑。餘見催科隻數貫,縣官敲撲加鍛煉。白糧升合尚怒呼,如坻如京不盈半。憶昔訪師坐法堂,赫蹄數寸來丹陽。和尚聲色不易動,第令侍者開倉場。去不移時階亂,白粲馱來五百擔。上倉鬥斛寂無聲,千百人夫頃刻散。米不追呼人不係,送到座前猶屏氣——這十八句是說:這充滿銅錢臭味的世界居然破除了吝嗇,送到寺中的粟米聚成了山丘。無數運糧的人像蜂蟻一樣簇擁而來,而具德和尚卻拄著拐杖姿態十分閑雅。我曾見過官府催交幾貫錢的捐稅,就要鞭打威嚇無所不為。為了一升一合的公糧,官吏居然發怒呼叫,即使這樣,運到倉庫,運到京城還不到一半。我回憶以前拜訪和尚時,他坐在法堂上,有一名小和尚傳送從丹陽來的幾寸紙片,他不動聲色,隻傳令手下開倉。不多一會,台階上亂紛紛的,白馬馱來五百擔糧食。上倉時連鬥與斛碰撞的聲音都聽不到,千百人的運糧隊伍運完糧食立即散去。米不需追繳,人不需關進牢獄,送糧的走到和尚座前是凝神屏息的。

公侯福德將相才,羅漢神通菩薩慧。如此工程非戲謔,向師頌之師不諾。但言佛自有因緣,老僧隻怕因果錯——這六句是說:具德和尚真有公侯一樣的福德,將相一樣的才能,羅漢一樣的神通,菩薩一樣的智慧。這樣浩大的工程決不是兒戲,我稱揚法師,法師不同意,隻是說佛家做事靠因緣,老僧隻是擔心錯過了因緣。

餘自聞言請受記,阿難本是如來弟。與師同住五百年,挾取飛來複飛去——這四句是說:我聽了具德和尚的話便將其記載下來,具德和尚就像阿難,他本來是如來佛的弟弟,跟隨如來佛修行了五百年,你挾著飛來峰從西方飛來,我擔心你還會飛回去。阿難:譯成漢語為慶喜,他是白飯王的兒子,提婆達多的弟弟,佛的從弟,生於佛成道之夜,後來隨佛出家,侍奉佛二十五年,為佛執事弟子,以多聞第一著稱。

此詩先用神奇的傳說和誇張的詞語開場,接著通過對運糧場麵的具體描寫來顯示具德和尚的才幹,然後以公侯將相、羅漢菩薩的福德才幹來比擬,最後直接讚頌。全詩層次清晰,描繪具體形象,並充滿激情。

靈芝寺

此詩寫“泥馬渡康王”的故事,並暗示人們要忠於明王朝。

項羽曾悲騅不逝,活馬猶然如泥塑。

焉有泥馬去如飛,等閑直至黃河渡。

一堆龍骨蛻崖前,迢遞芒碭迷雲路。

煢煢一介走亡人,身陷柏人脫然過。

建炎尚是小朝廷,百靈亦複加嗬護。

項羽曾悲騅不逝,活馬猶然如泥塑。焉有泥馬去如飛,等閑直至黃河渡。一堆龍骨蛻崖前,迢遞芒碭迷雲路。煢煢一介走亡人,身陷柏人脫然過——這八句是說:項羽戰敗後,曾經唱過“騅不逝”的悲歌,那時項羽所乘坐的活馬就像泥塑的馬一樣了。怎麼會有泥馬健步如飛,輕易地將康王直送到黃河渡口呢?康王的坐騎枯骨蛻化在崖岸邊,在遙遠的芒碭路上迷失了方向。康王孤身奔走逃亡,身陷窘迫境地居然輕鬆脫逃。張岱《西湖夢尋·靈芝寺》曾詳細敘述了“泥馬渡康王”的情節:“高宗為康王時,避金兵,走钜鹿,馬斃,冒雨獨行,路值三岐,莫知所往。忽有白馬在道,鞚馭乘之,馳至崔祠,馬忽不見。但見祠馬赭汗如雨,遂避宿祠中。夢神以杖擊地,促其行。趨出門,馬複在戶,乘至斜橋,會耿仲南來迎,策馬過澗,見水即化。視之,乃崔府君祠中泥馬也。”柏人:《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漢八年,上從東垣還,過趙,貫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廁。上過欲宿,心動,問曰:‘縣名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後遂用為皇帝行止戒備的典故。

建炎尚是小朝廷,百靈亦複加嗬護——這兩句是說:宋高宗以建炎作年號的朝廷不過是一個偏安的小朝廷,神靈們尚且加以嗬護。

詩的最後兩句有言外之意:偏安的小朝廷神靈尚且嗬護,何況堂堂正正的大明王朝呢?這是張岱運用隱晦的手法在喚醒人們護衛明王朝的意識。

錢王祠

此詩讚頌了吳越王錢不稱帝,從而使吳越地區百年來一直是歌舞升平。

扼定東南十四州,五王並不事兜鍪。

英雄球馬朝天子,帶礪山河擁冕旒。

大樹千株被錦紱,錢塘萬弩射潮頭。

五胡紛擾中華地,歌舞西湖近百秋。

扼定東南十四州,五王並不事兜鍪——這兩句是說:吳越國平定了東南部十四個州,先後共五個王,並沒有發動戰爭。

英雄球馬朝天子,帶礪山河擁冕旒——這兩句是說:吳越王錢癝這位英雄穿著有絨球的朝服,騎著駿馬去朝見天子,受皇家恩寵,擁戴帝王,與國同休。冕旒: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頂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見《周禮·夏官·弁師》。這裏專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帶礪:衣帶和砥石。《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裴集解引漢應劭曰:“封爵之誓,國家欲使功臣傳祚無窮。帶,衣帶也;厲,砥石也。河當何時如衣帶,山當何時如厲石,言如帶厲,國乃絕耳。”後因以“帶厲”為受皇家恩寵,與國同休之典。

大樹千株被錦紱,錢塘萬弩射潮頭——這兩句是說:吳越王錢歸故鄉時,讓千株大樹都披上錦繡,共同慶賀,錢塘江的潮頭像萬箭齊射,極為壯觀。張岱在《西湖夢尋·錢王祠》中寫道:“是年,省塋壟,延故老,旌鉞鼓吹,振耀山穀。自昔遊釣之所,盡蒙以錦繡,或樹石至有封官爵者,舊貿鹽擔,亦裁錦韜之……為牛酒大陳,以飲鄉人;別張蜀錦為廣幄,以飲鄉婦。年上八十者飲金爵,百歲者飲玉爵。起勸酒,自唱還鄉歌以娛賓。”

五胡紛擾中華地,歌舞西湖近百秋——這兩句是說:中原地區由於五胡入侵戰亂不停,而吳越地區則百年以來一直歌舞升平。

此詩前六句從正麵歌頌了吳越王錢癝不稱帝的英明舉措,最後兩句將中原地區與吳越地區作了對比,說明其後果的截然不同。

小蓬萊奔雲石

此詩具體而真切地描繪了小蓬萊上奔雲石之美。

滇茶初著花,忽為風雨落。簇簇起波棱,層層界輪廓。

如蝶綴花心,步步堪咀嚼。薜蘿雜鬆楸,陰翳罩輕幕。

色同黑漆古,苔斑解竹籜。土繡鼎彝文,翡翠兼丹。

雕琢真鬼工,仍然歸渾樸。須得十年許,解衣恣盤礴。

況遇主人賢,胸中有丘壑。此石是寒山,吾語爾能諾。

滇茶初著花,忽為風雨落。簇簇起波棱,層層界輪廓。如蝶綴花心,步步堪咀嚼。薜蘿雜鬆楸,陰翳罩輕幕。色同黑漆古,苔斑解竹籜。土繡鼎彝文,翡翠兼丹——這十二句是說:小蓬萊上的奔雲石圖案十分美,就像一朵剛剛開放的滇茶花,被風雨打落在地上。它有一簇簇的波棱,層層輪廓分明。它像一隻蝴蝶住在花心,從上麵走過,步步都耐人尋味。有鬆楸和薜蘿的陰影像輕紗幕籠罩著,顯得更美。在漆黑的底色上麵,苔痕猶如竹葉。土繡色的花紋,仿佛鍾鼎上的彝文。再加上翡翠色與丹色的襯托,真是美極了。

雕琢真鬼工,仍然歸渾樸。須得十年許,解衣恣盤礴。況遇主人賢,胸中有丘壑。此石是寒山,吾語爾能諾——這八句是說:雕琢的技巧真是鬼斧神工,然而又歸於天然渾樸。如果真要是用人工去雕琢的話,解衣盤礴於其上,起碼得十年的功夫。何況是遇到一位賢主人,胸中知識極其豐富深邃。這個奔雲石真有靈性,就好像唐代民間詩人寒山一樣,我在那裏自言自語,它似乎在回答。

此詩前段對奔雲石之美作了具體的、多側麵的、活靈活現的描繪,給人們留下了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再經過後段的高度讚頌,就將奔雲石寫活了。張岱真是寫物的高手!

雷峰塔

此詩運用了多種手法,描繪了雷峰塔之美。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瞏。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時有薰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慘淡一雷峰,如何擅夕照。遍體是煙霞,掀髯複長嘯。

怪石集南屏,寓林為其窟。豈是米襄陽,端嚴具袍笏。

聞子狀雷峰,老僧掛偏。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這四句是說:聽說您(按指張岱的友人聞子將)形容雷峰塔像一個披著袈裟的老和尚,他天天都在觀賞西湖的美景,看了一生都沒有看夠。

時有薰風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這四句是說:不時有南風吹來,西湖像是酒床,雷峰塔又像一個潦倒站立的醉翁,像一口就要吸盡西江水那樣在痛飲著美酒。

慘淡一雷峰,如何擅夕照。遍體是煙霞,掀髯複長嘯——這四句是說:在夕陽的照耀下,雷峰塔顯得有點兒暗淡。他遍體披著煙霞,掀著美麗的須髯在放聲長嘯。

怪石集南屏,寓林為其窟。豈是米襄陽,端嚴具袍笏——這四句是說:怪石都集中在南屏山,寓林成為它們的洞窟。難道是宋代傑出的山水畫家米芾穿著朝服拿著笏版恭恭敬敬地迎接它們到來的?

老僧與醉翁的比喻已將雷峰塔寫活了,尾聯出色地想像米芾具袍笏拜迎怪石,更是神來之筆!

於少保祠

此詩議論了於謙的冤屈,頌揚了他對明王朝的忠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