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封建兼並戰爭和曹操統一北方(4)(1 / 3)

曹操經過成皋(今河南滎陽縣西),借宿故友呂伯奢家,正趕上呂伯奢不在家,他兒子和幾個同伴搶曹操的馬匹和財物。曹操和隨從把他們殺死,繼續東逃。對曹操殺呂伯奢家人一事,曆史記載頗不一致。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王沈《魏書》中所說的上述情況;一是孫盛《雜記》中說的曹操疑心大,以為呂伯奢的家人要殺他,他先動手殺的,並且說:“寧可我負人,不要叫人負我。”《三國演義》根據後者進行虛構,將這句話變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不管哪種曆史記載都沒有說曹操殺了呂伯奢,都沒有提到陳宮。《三國演義》寫陳宮跟隨曹操,同曹操一起殺了呂伯奢全家,很是後悔,並勸曹操不要殺呂伯奢。這樣虛構,是為了突出曹操殘忍自私、狡詐狠毒的藝術形象。來到中牟(今河南中牟縣東)時,一個亭長發現他形跡可疑,把他扣留起來,送往縣衙門。這時縣令雖然已接到董卓追捕曹操的通緝令,但不知道送來的就是曹操。縣衙門的一個功曹(姓名不詳)知道送來的是曹操,但不說穿。他認為“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儁”,便在縣令麵前說情,把曹操放了。

接著曹操去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準備起兵討伐董卓。陳留郡太守張邈,原來是曹操的好友。陳留郡屬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是反董卓的。因此,曹操到達陳留之後,他們允許曹操在這裏招募軍隊,積蓄力量。

曹家本來有一部分財產在兗州境內,曹操就用來作為訓練軍隊的費用。陳留人衛茲也拿出家財幫助他。曹操共招兵五千人,憑借這部分兵力,於190年同關東諸軍一起討伐董卓。

曹操孤軍進攻董卓失敗後,感到要成就事業,光靠別人是不行的,必須依靠自己獨立的武裝力量,於是便下揚州募兵。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給他四千人。走到龍亢(今安徽懷遠縣西),這些人大部分叛逃了,餘下的隻有五百人。這時曹洪帶領家兵千餘人到了龍亢,不久他自己又在銍縣(今安徽宿州市西南)等地收兵千餘人,組成了基本武裝隊伍,其中家兵千人是這支隊伍的骨幹。於是,曹操再次北上。

曹操到河南前線後,直接與屯駐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的聯軍盟主袁紹接觸。袁紹見到曹操後,問曹操:“如果我們討伐董卓不成功,你看什麼地方可以發展勢力?”曹操反問他:“你有什麼具體打算呢?”袁紹回答說:“我南麵占到黃河,北麵占據燕、代,聯絡烏桓,然後向南爭奪天下,這樣總可以成功了吧!”曹操明確表示自己的意見說:“憑借山川之險,占據一方去發展勢力是很不夠的。我要任用天下有智力的人,用正道統禦他們,大業一定能成功。”《三國誌·魏誌·武帝紀》。袁紹強調的是靠地盤(據地),曹操強調的是靠智力(禦智),顯然,曹操比袁紹高明。

袁紹想使自己的勢力有機會得到發展,便同冀州牧韓馥謀立幽州牧宗室劉虞做皇帝。曹操反對說:“我們大家起兵,是為了消除董卓的擅權和暴亂,所以得到了遠近的響應,現在你們想要再立第二個皇帝,天下就要更亂,怎麼收拾得了。諸君北麵,我自西向。”《三國誌·魏誌·武帝紀》裴注引《魏書》。明確表示要獨立西向長安,剿滅董卓,維護漢家的統一天下。袁紹還給袁術寫信,袁術也不同意。袁紹、韓馥派使者到劉虞處要他稱帝,劉虞又堅決不同意。袁紹等隻得作罷。

這時,濟北相鮑信向曹操建議說:“袁紹以盟主的資格,利用權力,發展個人勢力,必將發生變亂,成為第二個董卓。現在要除掉他,力量還不夠,可以向黃河以南發展勢力,站穩腳跟,等待形勢的變化。”《三國誌·魏誌·鮑勳傳》裴注引《魏書》。曹操很讚同這個意見,於是率領以曹氏子侄和夏侯氏為骨幹的精兵,在黃河南岸展開了建立根據地的鬥爭。

四、兗州的爭奪——曹操建立根據地

初平二年(191年),青州黃巾軍和河北黑山軍,又以燎原之勢發展起來。這年秋天,十多萬黑山軍在於毒、白繞、眭固的率領下,進攻冀州的心髒鄴城(今河北磁縣南)和東郡(屬兗州),並有渡過黃河南攻兗州腹地的動向。而青州號稱“百萬”的黃巾軍,因袁紹手下青州刺史臧洪的壓力,正分兩路向河北移動,準備與黑山軍會合。曹操向河南發展的機會來了。

這時,袁紹剛領冀州牧不久,他擔心兩支起義軍一旦會師,更威脅他在冀州的統治,便想了一個堵擊的計劃。他以盟主的名義,派曹操引兵進入東郡,圍剿黑山軍。在鎮壓農民起義這一點上,袁紹和曹操的立場是一致的,但各自的打算不同。袁紹是想通過鎮壓起義軍,把勢力擴展到兗州。他並不了解曹操,以為曹操能附屬於他。曹操是想利用這一機會,取得一塊地盤,然後另圖發展。曹操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縣西南)鎮壓了黑山軍的白繞部,袁紹就任命他為東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