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艾森豪威爾第一任期中進行的心理戰的主要目的是在國內外營造美國的一種積極的、正麵的形象,以確保美國的領導地位,那麼其第二任期中進行的心理戰則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自從冷戰開始之後,在裁軍和軍備控製方麵美國一直沒有誠意,正如前麵章節所論述的,無論是在原子彈為和平的提議還是開放天空的計劃中,美國都沒有真心實意地想要與蘇聯達成協議。但是從1958年開始,美國對於核禁試采取了不同的態度。
在此之前,美國與蘇聯關於核禁試的談判一直陷入僵局。美國認為任何核禁試都必須是全麵的裁減軍備計劃的一部分,包括減少可裂變物質的產量和全麵的監控和證實機製。但是蘇聯卻拒絕減少可裂變物質的產量,因為在核彈的數量上蘇聯處於劣勢。蘇聯還建議要將核禁試與禁止所有的核武器聯係在一起,而這一點是美國和西歐國家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為蘇聯在常規力量方麵優於美國和西歐。在日內瓦峰會之後,蘇聯勉強同意接受檢查,但是卻堅持雙方有權拒絕現場檢查。美蘇雙方各執一辭,爭執不下。
1957年4月,蘇聯同意開放天空計劃的基本原則,包括空中檢查和地麵檢查。美國為此任命專人與蘇聯就限製核武器產量進行談判,但是斯塔森(Stassen )卻自作主張提交給蘇聯一份“非正式的備忘錄”,這大大超出了艾森豪威爾政府和西歐盟國的主張,英國對此大為憤怒,此時蘇聯又宣布雙方即將達成協議。就此美國采取緊急行動,擱置了斯塔森的建議,終止了談判,並在7個月後撤銷了斯塔森的職務。於是雙方進行了五年的談判努力陷入僵局。
但是,到了1958年冬天,隨著核試驗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汙染的問題日漸嚴重,以及蘇聯在國際社會向美國施加的壓力越來越大,美國逐漸意識到核禁試必須與全麵裁軍計劃聯係在一起。麵對越來越多的國際壓力,美國試圖采取一種武斷的公共關係姿態,強調核試驗隻是為了維持“抵禦侵略的原子防護”,目的是為了改進“幹淨的”,不產生放射性粉塵汙染的武器。
事實上早在1954年,美國的核試驗便造成了幾起事故,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抗議。於是在1956年,行動協調委員會便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來處理由於核試驗而產生的公共關係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各大媒體散播消息,核查公眾關於核試驗的言論,以便將美國的核試驗所產生的負麵影響減到最小。此外,行動協調委員會還尤其公開了蘇聯的核試驗,而這些核試驗中有許多是蘇聯沒有公開承認的。美國的宣傳巧妙地使公眾對於蘇聯的核試驗產生敵意,而又不至於會引發公眾要求禁止所有核試驗。這些宣傳將蘇聯的核試驗描述成秘密的、不負責任的、侵略性的,相反將美國的核試驗描述成公開的、安全的、防禦性的。此舉在西歐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西歐各國的禁核情緒。
而另一方麵,蘇聯也不甘示弱。蘇聯的宣傳將美國描繪成一個在世界各地造成放射性雲層危害公眾健康的凶手,這使美國很被動。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之後,蘇聯更是在外交方麵采取主動。在蘇聯衛星上天的第二天,蘇聯外長便建議杜勒斯美蘇應該就核禁試達成一個部分協議。到了1957年12月10日,蘇聯又發表致艾森豪威爾的公開信,信中建議美國、蘇聯和英國應該暫時停止核試驗兩到三年,並且建議召開峰會來討論裁減軍備和其他問題。在接下來的九個月中,蘇聯一共發表了將近30封公開信,信中建議召開峰會,提出各種裁軍手段,如在中歐建立一個無核區,防止突然襲擊的措施、東西方的互補侵略公約、中立化、防止核擴散等等。到了1958年1月6日,赫魯曉夫宣布蘇聯將單方麵裁減30萬軍隊。在當天召開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上,杜勒斯認為蘇聯此舉迫使美國不得不作出裁軍舉措,他認為人們會被蘇聯此舉所欺騙,盡管許多政府對美國的政策持同情態度,但是公眾的態度也許會迫使一些外國政府采取裁軍措施。
麵對蘇聯的宣傳攻勢,艾森豪威爾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係列的應對措施。1957年9月份,美國新聞署向國家安全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稱“在接下來的20個月中,政府最緊要的任務就是向自由世界的政府和人民解釋清楚美國的裁軍計劃…… 其他主題都得服從這個任務”。美國新聞署認為在1959年度需要撥款400萬美元在全世界宣傳美國的裁軍計劃。
美國新聞署在西歐進行了密集的、大範圍的活動來促使西歐各國提出裁軍建議,以針對“共產主義的充滿感情的口號‘停止核試驗’和‘禁止核武器’”。所有的媒體,包括紀錄片、展覽、宣傳冊、電視節目、電台廣播、演講、海報以及個人接觸等等都被用來澄清和促進西方的裁軍計劃,稱裁軍是“通向持久和平的最可靠的道路”。美國新聞署還指派C. D. 傑克遜起草了一份3000字的“總統獨白”,闡述艾森豪威爾關於裁軍的個人感想,並打算將這份獨白遞交政府各部門、編輯、記者以及國內外的其他有影響力的人士。
行動協調委員會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來協助和補充美國新聞署的工作。該特別委員會為公共關係和宣傳活動起草了一些計劃,目的是促進公眾理解美國在裁軍方麵的態度,並且向公眾解釋為什麼蘇聯的建議對於美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原因是美國還未形成一個“簡潔的令人信服的聲明來向世界解釋為什麼盡管蘇聯提議禁止核武器,但是我們為什麼還要如此依賴核武器”。委員會認為美國需要使自己的裁軍計劃“更加能夠被理解,更加吸引人”,以便使其他國家的民眾向蘇聯施加壓力,從而使蘇聯接受美國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