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仇誌群、範登堡:《台灣語言現狀的初步研究》《中國語文》,1994,(4)。
101.任曉敏:《祖國大陸與台灣的語言差異辨析》《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4)。
102.邵鴻:《談普通話新詞語對港台方言的吸收》《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1,(1)。
103.盛玉麒:《海峽兩岸同源異形電腦術語辨析(之四十二)》《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2005,(2)。
104.蘇寶榮:《詞語兼類的功能顯示與深層語義分析》《語文研究》,2005,(1)。
105.蘇金智:《海峽兩岸同形異義詞研究》《中國語文》,1995,(2)。
106.蘇金智:《台港和大陸詞語差異的原因、模式及其對策》《語言文字應用》,1994,(4)。
107.蘇新春:《台灣新詞語及其研究特點》《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
108.譚汝為:《海峽兩岸詞語三談》《閱讀與寫作》,2005,(5)。
109.田小琳:《由社區詞談現代漢語詞彙的規範》《語文建設》,1998,(11)。
110.佟秉正:《一國兩語?——從對外華語教學看兩岸語言的差異》《華文世界》,1992,(64)。
111.王理嘉:《從官話到國語和普通話——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及發展》《語文建設》,1999,(6)。
112.王鐵琨:《10年來的漢語新詞語研究》《語言建設》,1991,(4)。
113.王有誌:《海峽兩岸信息技術術語異同與優化》《兩岸詞苑》,2006,(2)。
114.吳烈能:《繁與簡的魔術——兩岸中文電腦文件的轉換》《國文天地》,1992,(8)。
115.吳慶第:《台灣海峽兩岸語言稱謂差異比較》《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6,(6)。
116.吳土星、何均洪:《海峽兩岸無線電陸空通話術語比較》《中國民用航空》,2004,(39)。
117.吳錫德:《品牌翻譯的跨文化策略——兼論外來語的音譯》《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006,(27)。
118.謝槿:《台灣地區國語詞彙與大陸詞彙的特色差異》《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5)。
119.謝米納斯:《海峽兩岸外來語比較研究》《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6,(1)。
120.謝米納斯:《台灣地區新詞語構成例說》《中國語文》,1997,(3)。
121.徐莉:《論海峽兩岸詞彙差異及融合》《黃山學院學報》,2008,(2)。
122.徐魯航、薛軍力:《台灣文化的形成與特點》《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
123.徐世福:《兩岸漢語詞彙應先統一》《台聲雜誌》,1995,(11)。
124.徐統:《一國兩字與一國兩詞》《科技術語研究》,1998,(1)。
125.徐幼軍:《台港與大陸的詞語理解》《語文建設》,1989,(3)。
126.謝菁玉、陳永禹:《國語中的閩南語借詞對國語所產生的語意影響》《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98。
127.嚴奉強:《台灣國語詞彙與大陸普通話詞彙的比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2,(2)。
128.閻孟偉:《西方人文精神演進的曆史脈絡》《天津社會科學》,2003,(1)。
129.楊必勝:《台灣新聞的文言色彩與簡縮詞》《語文建設》,1998,(8)。
130.楊必勝:《習慣互異形成的詞語對應——海峽兩岸新聞用語對比研究》《語文建設》,1998,(5)。
131.楊春苑、李春榮:《論西方人文主義》《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