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總序(1 / 1)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世界曾經輝煌燦爛的文明國家,多數沒有維持下來,唯有中國這個國家從原始社會到形成國家,有文字可考的曆史有五千年以上。我國的文化文明史從未中斷,一脈相承,屹立於世界之林,曆久而彌新。

我國文化起源於上古,大致在黃河、長江及其周圍地域形成,是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共同文化,同時又是在連綿幾千年中,以華夏民族為主體的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長期不斷交流、滲透和大融合的結晶。

今天,我國正處在飛速發展的新時期,了解過去的優秀文化,正是為了創造未來的新文化,這對於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是百年大計、千秋功業,因此可謂當務之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要有長遠的目標,要讓中小學生和擁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掌握和了解我國文化傳統史方麵的一些基本知識,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和修養,以更好地繼承發揚優秀文化傳統。這是一項宏偉的事業,應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重視。我在大學教了大半輩子的書,我以為現在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正在慢慢下降,原因可能不在大學,而在中學,中學底子如果沒打好,到大學再改造就困難一些。

書是文化的結晶,是時代的精神產物。我們講綜合國力,書籍也要體現綜合效益。大專家寫小文章是件好事,一本書幾萬字,看起來舉重若輕,但背後有很多學問的支持,像演話劇,前台搭的東西並不多,其實後台有好多支持前台演出的東西。該叢書對於成年人也不失為一部高品位的、可信賴的文化知識讀物,要走進全國大大小小的圖書館,更要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傳統文化。

任繼愈

2008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