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溥儀出宮前夕的奢華生活
清遜帝溥儀在辛亥革命後還住在皇宮內廷,過著沒有政權的小朝廷生活,每年仍有四百萬元的開支,時間長達13年之久。直到1924年,馮玉祥將軍發動北京政變,將他驅逐出宮,他才結束這奢華的生活。
溥儀在“宮禁”範圍生活期間,大部分時間不外乎花在吃喝玩樂上麵,如打網球、彈風琴、養洋狗、騎自行車,還從上海購來大批玩具以供消遣歲月。在飲食方麵,他仍然維持著皇帝的氣派,有時甚至比慈禧太後還顯得有排場。
按清室規矩,皇帝吃飯叫“進膳”,進膳時間沒有限製。隻要溥儀吩咐一聲“傳膳”,便有十幾名太監抬著大小七張膳桌,捧著幾十個繪有金龍的朱漆盒,送進養心殿來。禦膳平日有菜肴兩桌,冬天則加設一桌火鍋。此外還有各款點心、米飯、粥品三桌以及鹹菜一小桌。
宣統退位後,禦茶膳房仍保留。他的禦茶膳房裏遺下了多張菜單,現將其中一張晚膳單抄錄如次:
十一月初五日(未著年),廚設宋登科恭做:
川(氽)銀耳 炸鳳尾蝦 燉肉 溜桂 (鱖)魚片 鍋塌山雞 燒冬筍 炒鮑魚絲 五香雞 清蒸山藥 川(氽)丸子 大蝦米 炒韭黃 拌燻雞絲 清蒸扣肉 攤雞子 糖醋白菜
肉片燜燻肝 柳葉湯 木樨湯 燻菜 醬吹桶 小肚
蒸食方麵:
羊肉白菜餡包 大饅頭 杈子火燒 紫米膳 白米膳 甜油炸果 鹹油炸果 粳米粥 八寶甜粥 玉米糝粥 大麥仁粥
在如此多的食品外,還添有西餐,把麗景軒用精雕隔扇拆改布置成一座大西餐廳。而且溥儀還購買西洋家具,玩洋狗,打球,練車。他盜賣宮中文物以補其奢侈生活的開支,將古玩、古書、古字畫以賞給皇族之名私運出宮,販賣給外國人,金印金冊亦押在外國銀行裏。當日溥儀的左右皇親侍衛、侍奉太監亦趁火打劫,偷拿宮中文物私藏,後來恐露馬腳,便將收藏豐富的中正殿建築群點火燒光了。溥儀得知後,毫不感到可惜,還將火場清理後建成一座高級的網球場,其址在現故宮博物院房管科的對麵。不僅如此,那些拖著長辮子的清朝遺老們也以借宮中古字、畫、書為名,有借無還,竊為已有。
溥儀出宮後,清室善後委員會以清點原皇宮物品的名義成立,負責清點和保管故宮所存的文物。在善委會點查原賬簿上,發現經溥儀手賞出的文物共達一千數百件。當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曾印行《故宮已佚書畫目錄》行世,據該書《弁言》記載:民國十四年三月十九日點查毓慶宮至“餘字九六四號分號五四”時,發現題名《諸位大人借去書籍字畫玩物等糙賬》一冊,上有“宣統庚申年之日記”等字樣。庚申年即公曆一九二O年。當時知情者對於這位清遜帝隨意借取故宮藏品的所為,無不大感驚訝。繼之,又於是年七月三十一日點查養心殿,至“台字五二四號”,更發現賞單一束及收到單一束,二者所載物件大體相符。內計宋元明版書籍約二百餘種,唐宋元明清五朝字畫一千餘件,皆屬宮藏秘籍,當世罕見之精品,為《天祿琳琅書目》所載,《石渠寶笈》之編所收。大批國家珍寶私運宮外,流傳散失,實在令人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