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上篇(1)(3 / 3)

“高大寶病了,他的管家是我的一個遠房表姐夫,帶了厚禮過來叫我,我哪好意思拒絕,誰知正趕上了接連而下的大雪,憋在他家裏待了半個月。高大寶的病好了,我實在是待不住了,昨天一早就往回趕,馬車誤住了好幾次,坐在車上走了整整一天,晚上才到家。聽你弟媳說起大哥的事,天還沒亮我就往這裏跑。”子亭像做錯了事的孩子,連連解釋著。

康顯明目光停在張瀚林的身上,對羅子亭說:“自從大哥病了就天天念叨你,昨天晚上,還說起我們小時候一起拜把子的事。”

聽到二哥這麼說,子亭又哽咽起來:“要是早知道大哥會突然病倒,就算爬,我也早爬回來了。”

“大哥,大哥——啊啊——”張瀚林的堂弟張在林提著一壺開水進來,聽見了佩蘭的哭聲也跟著哭起來。

張瀚林生病其間,張在林一直陪著不離左右。夜裏也由他值班,昨晚看見堂哥病情加重,一夜沒敢睡,熬到傍明天,眼睛和眼皮都打起了架。羅子亭來後,替著他回家稍睡了一覺,哥倆就這樣陰陽兩隔了。

看見張在林守在了大哥身旁,子亭拉了顯明一把,從炕上下來,兩人來到了院子裏。清瘦偏矮穿著臃腫的羅子亭,跟康顯明站在一起,顯得康顯明格外高大。

子亭放低聲音問:“你剛才對大哥說的話可是當真?”

“什麼話?”顯明一愣。

“佩蘭和嘉年的婚事。”子亭說。

“你以為我隻是在安慰大哥嗎?”顯明沒明白三弟的意思。

“小弟認為,兩個孩子的年齡差得有些大了,你至少也得跟嫂子商量一下吧。”羅子亭吞吞吐吐地說。

“當著孩子們的麵怎麼能說戲言,你不願做這個現成的媒人?”顯明覺得三弟有些多慮了。

“那倒不是。”子亭有句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在林來了,咱們商量一下大哥的後事吧。”康顯明說完往屋裏走去。

康家的管家老劉,提了食盒進來。放下了飯就和自己的老婆——康嘉年的奶娘,開始張羅張瀚林的喪事。棺材在幾天前就訂好了,幾個鄰居和張在林的老婆也過來了,他們一起把瀚林入了殮。根據張瀚林的遺願,張在林的兒子張長貴,為伯父披麻戴孝,像兒子送老子一樣送走了張瀚林。這以後,張長貴也成了張家財產的繼承人。

“佩蘭一個姑娘家,一個人生活不方便,讓她到我家裏住吧。”康顯明要兌現對大哥的承諾,跟張在林商量著佩蘭的事。

張在林沒有同意。“這怎麼行呢?大哥沒了,還有我呢,先讓她住在葉子的房裏,以後再慢慢安排。”

張在林一兒一女,女兒叫葉子,已經出嫁,因為自己的男人在家病危,所以沒顧上來參加伯父的葬禮。

佩蘭住進叔叔家沒幾天,張家就收到了女婿病故的帖子。給丈夫上完了七七墳,葉子便回到了娘家。張叔叔早把佩蘭的床搬了過來,屋子雖小,還能容下兩張床,佩蘭跟姐姐住在一間房裏,早晚說說話,也不再一個人偷偷地躲在被窩裏抹眼淚了。張家一下子多了兩張嘴吃飯,張嬸嬸有些著慌,晚上悄悄跟丈夫商量著:“眼看就要過年了,佩蘭帶過來的糧食也不多了,這可怎麼辦啊?”

“嗨!”在林歎了口氣,沉默了一會兒說,“今年地裏收成不好,事情又多,先對付著過吧,明年總會好些的。”

“沒了吃的,怎麼對付啊?”張嬸嬸生氣地說,“不是大哥沒了,佩蘭把糧食都帶過來,怕是現在正在討飯的路上呢。”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葉子是不該回來的。既然回來了也沒辦法,這些年她總該有些積攢,你讓她拿出點來補貼家用。”張在林的眼裏,女兒跟錢是一回事。他為自己及時想到了這個好主意,鬆了一口氣,“等明年開了春,把大哥那塊地好好打理一下,種上豆子和玉米,把咱那二畝麥子也施上些肥。種完了地,你們娘們兒在家管理著,我和長貴出去打工,等寬裕一點,也該給長貴娶媳婦了。”

張嬸嬸有些為難地說:“葉子這孩子,要說回來也應該,不是她那彩禮錢,咱家連二畝薄田也沒有啊。她現在心裏正淒涼著呢,又要開口問她要錢,我這當娘的也沒臉了。估量著過兩天,她婆家也該讓她回去過年了。”

葉子嘴上不說什麼,心裏卻盼著婆家來人或是來個信,讓她回去過年。佩蘭知道葉子的心事,忍不住問姐姐:“姐夫沒了,姐姐總是黃家的長媳啊,黃家也算是大戶人家,怎麼這麼不懂禮數,就到小年了,還不來接姐姐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