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節造福一方
祈兒被嘉年帶走了,月兒自己在翠庵也沒什麼意思,就天天到門診去。過了一個星期,月兒接到叔叔的電話,說孫局長已經跟縣衛生局打了招呼,讓他們來這裏看看情況。
這天,門診前來了一輛麵包車,車裏的人一下來,娟子就迎上去:“劉院長,歡迎您光臨指導啊!”
“小張,這是你的門診?”劉院長是縣醫院的副院長,是娟子在學校的任課老師,跟娟子的大娘是老鄰居。娟子在縣醫院實習了一年,又到市醫院實習了一年,全是他給安排的。劉院長給娟子和一同來的人,相互作了介紹:“小張是我的學生,咱們縣職業中專自己培養的人才。這是衛生局的領導,來看看咱們這個地方。”
娟子帶他們進來,給月兒做了介紹。月兒正在給一個病人檢查,還有幾個病人在等著。
“門診小點了。”劉院長說。
月兒想起了叔叔的電話,看來這些人就是來考察的,她接了劉院長的話說:“劉院長要是幫著開個大醫院,也是給這方人造福啊。”
“這地方確實有些偏僻,離大醫院太遠了,趕上個急病,誰也沒辦法。”衛生局的一個領導說。
“老劉,你們在這裏設個分院唄。”另一個領導對劉院長說。
劉院長說:“不好辦。建房子,買儀器,可不是一個錢兩個錢能辦成的。”
“如果由私人出資建院,能不能批準。”月兒小心地問。
“那要看情況,向上麵彙報。你說說建醫院的人是什麼情況。”衛生局一個領導說。
“我是醫科大學畢業的,是市人民醫院的醫生。”月兒說,“我爺爺是北京某部隊醫院的離休醫生。醫院以我們倆為主,建房和買儀器的資金都由我們自己出。”
劉院長問:“你爺爺是誰?”
“康嘉年。”月兒說。
“哦!是康院長。聽說他是專為中央首長看病的。”劉院長對衛生局一個領導說,“他回來開醫院,可是這方人的造化。”
“嗯,建醫院造福一方百姓,是個好事。”那個領導說。
劉院長又說:“你們要是批準了,在人力上我可以支援一下。”
“B超室的康月皎是她妹妹。”娟子指著月兒對劉院長說。
劉院長問:“你是小康的姐姐?”
月兒回答:“是,我是月皎的姐姐,我叫康月華。”
“那好說了,她歇班的時候可以來幫你。”劉院長笑著說。
“真要開醫院,還需要領導們大力扶持。”月兒奉迎著說。
“行!我回去彙報一下情況。你寫個申請,把建院的詳細情況介紹清楚報上來。”衛生局的領導說。
他們走後,娟子一頭霧水地問月兒:“你想建醫院?跟你爺爺商量好了?”
“初步打算,還不知道批不批。要是批了,你給我當個副院長怎麼樣?”
“你爺爺看來攢了不少錢?”娟子不太相信月兒的話。
“錢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已經準備夠了。”月兒自信滿滿。
“那我就等著當副院長了。”娟子半開玩笑地說。
過了幾天,嘉年來電話告訴月兒,金條已經換成了人民幣。月兒預算了一下,在老家後花園裏,建一棟五層高的樓房,再買上幾套醫療器械,還有剩餘的資金。她算好了,寫了申請,交給了縣衛生局和房管所。
一個月後,房管所來了批準建樓的通知,衛生局也來了批準建院的通知。月兒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爺爺,嘉年很快就把錢打到了她的賬戶上。金彪請了設計院的工程師,設計了圖紙,建院的工程就由金彪監管。
月兒準備回單位辭職。到了市醫院,她先以病人的身份,做了一些相關的檢查,結果顯示一切都正常,她完全成了一個健康人。她跟房護士說了,她準備辭職的打算,房護士說:“辭職不是個小事,你可想好了,我看你不如先停薪留職。”
月兒胸有成竹的樣子:“我已經想好了,這個醫院裏,有我沒我都一樣,老家裏建不建醫院,可能不一樣。”
房護士附和著:“離開這個醫院也罷,省得看了那對狗男女,心裏不舒服。”
月兒說:“我想開了。他們是青梅竹馬的朋友,隻是若水以前沒有意識到。如果不是我生病,給了英姿一個機會,她看到自己所愛的人做了別人的丈夫,也會痛苦一輩子。”
“康大夫,你太善良了。”房護士對月兒說。
“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月兒問道。
“表麵上還好吧。看著劉英姿比以前憔悴了。”房護士說。
“她可能不知道,我是她的幹妹妹。”月兒淡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