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得不知的家庭急救(1 / 3)

1.孩子噎食怎麼辦

一旦孩子發生噎食怎麼辦?不少家長首先會想到去醫院。有關專家指出,如果噎食造成窒息,4分鍾內不解除往往會因嚴重缺氧、心跳驟停而死亡。因此,家長掌握急救方法,第一時間進行急救更有效。

專家稱,3到4歲的兒童最容易發生異物阻塞呼吸道。這主要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咽喉防禦功能不健全,在進食或玩耍時口中含有瓜子、花生米、棗核、大塊食物或其他異物,突然大哭或咳嗽後大口吸氣時,異物會突然阻塞氣道。

一旦發生異物阻塞氣道而不能呼吸時,就應該立即采取如下方法急救:

讓孩子俯伏在大人的雙腿上,讓其胸廓橫過膝而下垂,這樣可使孩子的胸部和頭部低懸。一隻手扶住孩子外側,用另一隻手有節律地拍擊其兩肩胛間的背部,使氣道內阻塞物脫離原位。如果孩子開始咳嗽,則暫停拍背。若孩子咳嗽變弱,應重複上述過程,直到異物吐出為止。

2.孩子吃魚時刺鯁喉的處理法

寶寶寶吃魚時,稍不留神魚刺就容易鯁在喉嚨裏。

有些家長讓孩子立即猛吞幾口飯或饅頭,試圖讓孩子把魚刺吞下去,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咽喉與水管不同,它是柔軟的肌性管道。本來魚刺紮在喉嚨的表淺黏膜上,強力吞咽飯團或饅頭,頗大的壓力就會使魚刺紮得更深,並引起局部黏膜腫脹、出血或合並感染。所以當孩子魚刺鯁喉的時候,千萬不可以魯莽。

3歲多的婷婷胃口特別好,最愛吃魚,爸爸媽媽每次都非常認真為她挑魚肉,可是有天吃的正香的婷婷忽然“哇”的一聲大哭,婷婷媽媽反應快,準是卡到魚刺了!“快,吃幾口饅頭頂下去。”可是咽下饅頭後,婷婷還說嗓子有東西紮。“快喝點醋”,婷婷爸爸說道,婷婷咽了口醋,可是婷婷還是說咽喉疼,怎麼辦?婷婷父母方法對嗎?

孩子卡了魚刺,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哇哇大哭,家長非常焦急,該怎麼辦呢?首先父母不要手忙腳亂,魚刺剛卡入咽喉的時候,刺入軟組織並不深,可讓孩子作嘔吐或用力猛咳幾聲,不要試圖用手將魚刺取出,這樣做不僅無效,反而有可能使魚刺在孩子的咽喉中紮得更深。另外可以讓孩子盡量張大嘴巴,然後找來手電筒照亮孩子的咽喉部,觀察魚刺的位置及大小,如果能夠看到魚刺且所處位置較容易觸到,父母最好用小鑷子直接夾出。向外夾的時候父母要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孩子的頭部,另一人負責夾出魚刺。魚刺夾出後的兩三天內也要注意觀察,如孩子還有咽喉痛,進食不正常或流口水等表現,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看是否有殘留異物。如果根本看不到孩子咽喉中有魚刺,但孩子出現吞咽困難及疼痛,或是能看到魚刺,但位置較深不易夾出的,一定要盡快帶孩子去正規醫院的耳鼻咽喉科請專科醫生處理。

孩子卡了魚刺像婷婷爸爸媽媽一樣處理魚刺方法的家長非常多,其實非常危險。因為咽喉不是水管,魚刺紮在咽喉部黏膜上,強力吞咽饅頭,頗大的壓力會使魚刺紮得更深,引起局部黏膜腫脹、出血或合並感染。另外讓孩子喝醋將卡咽喉的魚刺化掉,從理論上講,由於醋呈酸性,能脫鈣且可使魚骨軟化,但是必須將魚刺浸泡在醋中較長時間才能軟化。而實際上,喝下去的醋在口腔內最多停留幾秒鍾就要下咽,與刺入咽喉的魚刺接觸時間極短,像是“擦肩而過”,根本不可能將魚刺軟化,而高濃度的醋會燒傷孩子咽喉,因此,此法更不宜采用。

如果魚刺比較小、紮入比較淺的話,可以讓孩子做嘔吐或咳嗽的動作,或用力做幾次“哈、哈”的發音動作(注意咳吐時不要咽口水),利用氣管衝出來的氣流將魚刺帶出。如未奏效,較大的孩子可在嘴裏咀嚼幾塊高粱飴糖,等到糖有黏性的時候,再輕輕吞咽下去,利用飴糖的黏性將魚刺住吞下。也可用少量醋緩慢咽下。

如果還是無效,就讓孩子張大嘴巴,用手電筒向裏照著,將孩子舌頭壓住,讓孩子一直不停地發“啊”的音。如果看見魚刺在扁桃體上或舌根表麵,可用鑷子或筷子夾住拔出,千萬不要在咽喉部亂掏亂搗。如果魚刺粗、長,或鯁的部位更下更深,就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3.異物入眼怎麼辦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人體直接認識五彩繽紛的外部世界的感覺器官。在日常生活中,常會發生異物入眼的事故。異物入眼後,可立即引起不同程度的眼內異物感、疼痛及反射性流淚,嚴重的會造成眼球損傷,使視功能受損,輕者視力下降,重者可完全喪失視力。因此,預防眼外傷的發生和正確處理異物入眼十分重要。

那麼異物入眼後如何處理呢?

方法一:發生異物入眼後,切勿用手揉擦眼睛,以免異物擦傷角膜。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先冷靜地閉上眼睛休息片刻(如果是小孩應先將其雙手控製住,以免揉擦眼睛)等到眼淚大量分泌,不斷奪眶而出時再慢慢睜開眼睛眨幾下,多數情況下,大量的淚水會將眼內異物自動地“衝洗”出來。

方法二:如果淚水不能將異物衝出,可準備一盆清潔幹淨的水,輕輕閉上雙眼,將麵部浸入臉盆中,雙眼在水中眨幾下,這樣會把眼內異物衝出。也可請人將患眼撐開,用注射器吸滿冷開水或生理鹽水衝洗眼睛,或用杯子衝洗眼睛。

方法三:如果各種衝洗法都不能把異物衝出,可請人或自己翻開眼皮,用棉簽或幹淨的手帕蘸涼開水或生理鹽水輕輕將異物擦掉。

方法四: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效,可能是異物陷入眼組織內,應立即到醫院請眼科醫師取出。千萬不要用針挑或用其他不潔物擦拭、挑剔,以免損傷眼球,導致眼睛化膿感染。

異物取出後,可適當滴入一些眼藥水或眼藥膏,以防感染。

4.孩子眼睛受傷時該怎麼做

眼睛受鈍挫傷後,應根據損傷部位和病情作不同處理:

1、眼瞼挫傷對視力無影響時,如果是紅腫早期,可以先用冷水毛巾或冰塊冷敷,讓其周圍血管收縮,1―2口後可改為熱敷,以促進紅腫吸收;同時可口服――些抗生素藥物,促進炎症消退。

2、結膜挫傷時,如果隻是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同時局部點滴抗生素眼藥水;如損傷較重影響視力,應到醫院作結膜粘膜移植修補術,以防險球粘連。

3、角膜上皮擦傷時,應局部塗油膏將患眼遮蓋,一般24小時即可愈合;角膜水腫者可用50%葡萄糖高滲液滴眼。

4、虹膜睫狀體挫傷可以分為幾種情況,瞳孔散大、變形時,可帶黑色眼鏡避光;前房出血者,雙眼應遮蓋,半臥位休息,應去醫院治療;如果出現複視,應立即去醫院診治;局部使用抗生素及降眼壓藥物,以防止繼發性青光眼的發生。

5、眼眶挫傷、晶狀體損傷、視網膜及脈絡膜挫傷以及視神經挫傷時,應立即將患眼用消毒紗布遮蓋後送往醫院救治。

5.誤服藥物怎麼辦

看到平日裝糖果的瓶子裏有紅紅的液體,一位3歲的小朋友認為那一定是用漂亮的糖果做成的糖水,於是拿起瓶子就開始喝起來,接下來便渾身難受不省人事,原來那紅紅的液體是孩子父親用來漆家具的紅色油漆。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誤服了藥物,切莫驚慌失措,或指責、打罵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迅速排出,減少吸收,及時解毒,對症治療。

首先,要早期發現孩子吃錯藥的反常行為,如孩子誤服安眠藥或含有鎮靜劑的降壓藥,孩子會表現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家長遇到此事,要馬上檢查大人用的藥物是否被孩子動過。

其次,家長要盡快弄清孩子誤服了什麼藥物,服藥時間大約有多久和誤服的劑量有多少,及時掌握情況,為下一步製定治療方案提供幫助。如果誤服的是一般性藥物且劑量較少,如毒副作用很小的普通中成藥或維生素等,可讓孩子多飲涼開水,使藥物稀釋並及時從尿中排出。

如果吃下的藥物劑量大且有毒性,或副作用大(如誤服避孕藥、安眠藥等),則應及時送往醫院治療,切忌延誤時間。如果誤服的是腐蝕性較強藥物,在將病人送往醫院的這段時間內,要由有醫療常識的人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比如說誤服強堿藥物,應立即服用食醋、檸檬汁、桔汁等;誤服強酸,應使用肥皂水、生蛋清,保護胃黏膜;誤服碘酒等,則應飲用米湯、麵湯等含澱粉的液體。值得注意的是,在送往醫院急救時,應將錯吃的藥物或藥瓶帶上,讓醫生了解情況,及時采取解毒措施。

專家點評:據了解,類似這樣誤服化學藥水、藥物等發生中毒的,多見於0~4歲兒童。毒物有氟乙酰胺類滅鼠藥、有機磷農藥、魚膽等,此外還有煤油、汽油、油漆等。專家認為,兒童服入有毒的東西多是大人管理不善所致。因此,家長一定要管好家中的有毒物質。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小兒中毒是由於不正當要求未被滿足,或心理壓力過重而有意服毒,這是兒童中毒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6.外傷出血的家庭急救

好奇、活動量大、喜歡蹦蹦跳跳的孩子,最容易在活動中受傷了。通常都是因摔交、尖銳物刺傷等引起,而且幾乎都會引起出血。因此,爸爸媽媽學會創傷的處理方法十分必要。

人體的血液量約相當於體重的1/13.若血液一次失去超過15%就可能會有休克現象,超過30%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如有大量出血的現象,絕不可掉以輕心。

創傷出血的急救原則:

1.在受傷部位直接加壓止血。

2.抬高受傷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