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帽子掉在地上,頭發散亂;她想躲開丈夫的抽打,可是辦不到。而爸爸呢,像發了瘋似的,繼續打呀,打呀。她滾倒在地上,把臉躲在兩隻胳膊中間。然而他把她翻個仰麵朝天,撥開她護著臉的雙手,又打起來。
這時,我好像覺得永恒的法則已經改變了,世界就要完蛋了。我所感到的震驚,是人們麵臨超自然的事物、麵臨巨大的災難、麵臨不可彌補的禍害時才會有的。我幼稚的頭腦迷亂了,恐慌至極。我用盡全部力氣喊叫起來,也不知為什麼,隻是感到一種恐懼、一種痛苦、一種可怕的驚慌。父親聽見了我的喊叫聲,轉過身來,看見了我,於是直起身,向我走過來。我想他一定是來殺我的,便像一頭被追逐的小鹿似的逃開,一直向前跑啊,跑進樹林。
父母的失和給莫泊桑的身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他做夢也沒想到,那兩個讓他驕傲的人會反目成仇,大打出手。他永遠也不會忘記,母親滿麵淚痕的嗚咽,父親兩目圓睜的憤慨。那情景實在是刻骨銘心,驚心動魄。由於父母的不和,莫泊桑開始不知如何是好。他一會兒憐憫母親,一會兒又可憐父親。他的這種左右搖擺和矛盾使父親極為不滿。居斯塔夫原以為兒子會和他站在一起,沒想到他不僅不支持自己,有時甚至還幫助洛爾和自己作對。看到兒子依戀洛爾,居斯塔夫開始遷怒於人,他責備兒子,疏遠兒子,還時常教訓兒子。
莫泊桑對父親的行徑早有察覺。在諾曼底時,父親三天兩頭跑出去廝混,有時帶他出去也不安分,總要找借口把他放在旅館或咖啡館,然後一個人躲到相好的那裏。常常是莫泊桑等得不耐煩時,父親才氣喘籲籲地趕回來。舉家遷到巴黎後,父親更加肆無忌憚地四處遊蕩,根本沒有把妻子兒女放在眼裏。或許是為了盡早使兒子和自己擺脫被奴役的命運,洛爾在傷透心之後終於決定與丈夫分居。洛爾和居斯塔夫關係惡化,除了因丈夫放蕩不羈,整日尋花問柳、吃喝嫖賭外,還有就是經濟上的原因。長期以來居斯塔夫沒有一個固定的職業,他不想在一個地方幹得太久,也不能幹得太久。多年來,生活僅靠有限的產業收入來維持,再加上居斯塔夫的揮霍,家庭的拮據就可想而知了。可居斯塔夫執迷不悟,在花光了自己的財產後,又在打洛爾產業的主意。當洛爾拒絕後他便惱羞成怒,大打出手,把家裏搞得永無寧日。父母的婚姻悲劇在莫泊桑的潛意識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這使他日後的創作不自覺地流露出孤苦和無奈。據統計,他有30餘篇作品是以棄兒和私生子為題材的作品。由此不難看出家庭給莫泊桑的震撼是多麼強烈。
母親的文學修養和對父親的仇恨,幾乎被莫泊桑全盤接受了下來,而父親的自由不羈和花天酒地,更對莫泊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的泛愛哲學、對家庭觀念的淡漠、個人享樂觀點,以及遊戲人生等,均是父親生活哲學的翻版。
他從不把潔身自好看成是少年的美德,而是以多交女朋友為榮,有時甚至去逛妓院、酗酒、打架。由於父親的緣故,他一方麵欣賞個人享受,一方麵又怨恨父親沒責任感;一方麵想要隨心所欲,另一方麵又討厭父親的花天酒地。矛盾的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靈與肉的衝突使他困惑。但由於家庭的影響,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父親的道路,一個人獨往獨來,及時行樂。
我們沒有權力譴責莫泊桑的生活,但我們可以誠懇地評價他的生活。應該說造成他英年早逝、放蕩一生的是他可怕的人生哲學,而這哲學的最早奠基就是父親及家庭的影響。如果不是生在居斯塔夫家裏,不接受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熏陶,可能就不會有莫泊桑的悲劇。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若是沒有那樣的父親和家庭也就不會有偉大的小說家和他作品的素材了。事物總是辯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