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
山中青山依舊,歲月無聲,不辨朝暮。院中的花開了又敗,敗了又開,四季變幻,歲月靜好,五年的時光像初秋的清晨朝陽初起前的薄霧,恍惚來過,恍惚又沒有,似夢非夢。
而如今,夢醒卻是要往紅塵中去了。五年代帝修行,為國祈福的時限已滿,今日便是歸朝之期!
臨走之時,住持看著她幾度欲言又止,她笑道:“師傅有話不妨直言,這些年師傅待我如母,情誼深厚。師傅與我當無不可言之事。”
住持看著她,目光複雜,末了,終是長歎一聲,道:“罷了,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半晌,又無奈的補充道:“我知你生性清冷,與人相處,似近實遠,便是在乎往往也不願表露半分,但入世之後,這性子怕是得改改啊,切記切記!”
她微笑聽了,心知住持所言必有深意,淺笑道:“是,清寧記下了。”
太監總管福全看了看天色,湊近了小聲提醒道:“大公主,該回了,天色不早了,夜路難行。”
她點點頭,作別住持,入了早已等候多時的鸞轎。
“起轎~”獨屬於太監的粗噶嗓音響徹整個山道,遠遠傳播開去,掠過青山層林,越過長河碧練,直指帝京。
史載:萬曆五年春。當朝大公主代帝修行,為國祈福期滿。歸。
帝京。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今年的春天與往年似乎並沒什麼不同,帝京繁華依舊,護城河畔,端的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卻有婦人浣衣於側,閑話家常,豔羨的談論著歸來的金尊玉貴的大公主;有王孫子弟,臨岸賦詩,讚美佳人,吟詠成調,對傳說中才貌雙全的那位悠然神往;孩童們三五成群,嬉戲笑鬧,從城東追逐著跑向城西,拍手唱著動聽的歌謠:“帝京有姝,清貴無瑕,以身侍佛,佑我京華。有鳳還朝,盛世之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有鳳還朝,盛世之兆……”
禦書房內。
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龍涎香的香氣,有清風穿堂入戶拂麵而來,透過未關的軒窗,可見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
年輕的皇帝端坐禦案後,看著這久別歸來的皇妹,也不禁麵露喜色,溫言笑道:“寧兒,五年未見,出落的越發漂亮了。”
清寧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不見皇兄久矣,皇兄依舊嘴甜似蜜。”
“哈哈哈……你這丫頭…”
“此次你為國祈福,功不可沒,說說看,想要什麼賞?”
聞言,清寧卻是斂容襝裾一拜及地,肅容道:“清寧別無他求,唯望皇兄恩準,允我請辭帝京。”
皇帝大驚,起身轉過禦案伸手去扶:“寧兒這是何故?!可是哪個不長眼的東西惹了你生氣?你跟朕說,朕摘了他的腦袋便是,寧兒何故要走呢?”
清寧卻不起身,自失一笑:“與人無由,隻是清寧在山中呆久了,過慣了清靜日子。宮中日月,個中滋味,皇兄與我自幼已嚐千百遍,當知清寧之心,何況當年……”她卻沒有再說下去。
皇帝卻知道她說的是什麼,收回手,看向窗外,目露回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