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揚州。
都說若看江南,請觀三月。白堤柳岸,碧波蕩漾。綠柳如煙中有文人雅客揮毫潑墨,杏花微雨裏有青年才子筆墨生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湖上幾隻烏篷船搖曳著悠悠駛來,曳開一波波瀲灩的水光。
收了個賣身葬父的丫頭隨身伴著,褪去一身榮華,做個平凡人家的小姐,感覺說不出的暢快,意趣無窮。這些年山中歲月雖然清靜卻也寂寥,今日踏春出遊,一路行來,皆是一幅美不勝收的春日畫卷,畢竟還是少女心性,在這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中,誰能冷靜自持不讚一聲好呢?!
轉眼行至一片桃林,正是花開的時節,漫天的桃花像天邊一朵朵粉色的雲,如夢似幻,但願長醉此間不願醒。卻聽得有喧鬧之聲自桃林深處傳來,循聲而去,隻見一棵偌大的桃樹下,一群黑衣惡形惡狀的大漢形成一個半圓形的包圍圈,而被團團圍住的卻是個執劍的錦衣公子,離得稍遠,模樣看不太分明,隻覺得端的是意態風流灑脫不羈,在他身後,兩名富家小姐和丫鬟打扮的姑娘正顫抖著蜷縮偎依在一起,發絲淩亂,衣裳不整。
那錦衣公子出手如電,挽了個劍花,也不見如何動作,那群大漢隻覺眼前一花,虎口一震又是一痛,手上的刀已被挑落在地上,大驚失色,驚慌失措的紛紛逃竄開去,僅剩一個唯一未被挑落兵器的貌似是頭頭的大漢,惶然四顧了一下,咬咬牙,衝將上去,卻被那錦衣公子飛起一腳給踹飛。那大漢正落在清寧身前不遠處,吐出一口血來。
明了這是英雄救美的戲碼,清寧不再逗留,舉步正欲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那大漢卻掙紮著爬起來踉蹌著向她這個方向跑過來,身後一劍如虹,清寧心道不好卻已來不及,電光火石間,那大漢一把拖過清寧擋在身前,眼前寒光一閃,劍氣迫近,身後小茹一聲驚呼,生死之間。清寧直覺性的閉上眼,心中竟頗為調侃的想,莫不是近日未曾誦經禮佛,佛祖惦念了?!
預想中的疼痛沒有襲來,麵上卻是一涼,清寧詫異的睜開眼,原是最後一刻那錦衣公子收了劍勢,卻收勢不及,劍一偏,從她臉側險險劃過,將她原本覆麵的麵紗挑落了下來。
白色的紗巾在空中緩緩飄落,四目相對,那錦衣公子怔了一怔。清寧這才看清了那錦衣公子的樣貌,也是一呆,入目的是一張天神之手精心描繪的臉。眉傲遠山之色,目迷盛顏之光,所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用來形容他原是再好不過,而此時那雙如夜空星子的眼睛亮的驚人,當真是生的一副好皮相。
那大漢趁兩人怔忪間,用力將清寧往前一推,而後倉皇逃開。
清寧身不由己的向那錦衣公子懷中撲去,那人連忙將她往後輕輕一帶,穩住了她的身子,低低道了句冒犯了,錯身對著那大漢逃走的方向追了出去。
還沒回過神,小茹“哇”的一聲撲上來,驚魂未定的抱著她上下查看,嘴裏不住念叨著:“小姐,你怎麼樣?!沒事吧?嚇死我了,沒受傷吧?啊?您倒是說句話啊…”說到最後竟是快要哭出來的樣子。
清寧窩心又好笑的看著她,卻隻是微笑道:“好了,我沒事,咱們走吧。”
整了整略有些淩亂的衣襟,從懷中取了幹淨麵紗重新覆上。清寧朝著桃樹下的兩位主仆微微頷首示意,離開了這片桃林,經此一出,也沒了再遊的興致。加之小茹在耳邊一再痛心疾首的強調“世風日下,道德淪喪。今日出門,沒看黃曆。諸事不宜,趁早歸家。”兩人於是沿著原路折返回了。
兩人身後,未被拾起的白色麵紗被風吹起,輕飄飄的落在一人手上,那人看著兩人離去的方向,目光比那桃林中的滿樹桃花還要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