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瓷(1 / 3)

1.青瓷概述

所謂青瓷,其釉是以氧化鈣為主要助熔劑的高溫石灰釉,這種釉含2%的三氧化二鐵,在氧化氣氛中燒成時呈青色或青綠色,故稱青瓷。

青瓷是中國瓷器中最古老的品種,可以說青瓷的起源就是中國瓷器的起源。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勤勞聰慧的商代先民就燒製出所謂的“原始青瓷器”。東漢晚期,長江下遊地區的古越國人(今浙江東北部地區)燒造出了成熟的青瓷器。兩漢及以前的青瓷被稱為早期青瓷,這一時期青瓷的總體特點是原料處理和坯泥煉製還比較粗糙,釉色不穩,工藝簡單。六朝時期是中國青瓷燒造的蓬勃發展時期,這時的青瓷燒造地域已擴大到江、浙、閩、贛、湘、鄂等省。各地瓷窯燒製出了各具地方特色的青瓷產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講述型經管圖書的特點是:作品的內容大多相對獨立,各篇章間的內容彼此聯係較弱,因此可以采用圖書摘編和改編為主的方式進行。

2.六朝青瓷特征

六朝青瓷的器形豐富,常見的器形有盤口壺、虎子、魂瓶、香熏、水盂、唾壺、雞首壺、燭台、青瓷羊形器、燈、硯、尊類等。

六朝青瓷是我國瓷器中的瑰寶,在我國瓷器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其胎質堅致、造型典雅、釉色清純,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與藝術內蘊,因此,每件完整而精致的六朝青瓷器,其拍賣估價在10多年前就達30萬港元以上,有的甚至高達百萬元之巨。高品味的六朝青瓷器一向被海內外收藏家所珍視和追尋。

六朝是指吳、東晉、宋、齊、梁、陳這6個先後以建康(今南京)為都城的朝代。這一時期是中國南、北分治的南北朝,六朝屬南朝政權,之所以稱六朝青瓷,是因為這一時期大部分燒造青瓷的窯場都在六朝統治下的南方,但這一時期裏,中國北方也有青瓷燒造,因此,六朝青瓷泛指三國、兩晉、南北朝這300多年曆史時期的青瓷。

六朝青瓷的釉料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鐵為主要呈色劑,氧化鈣為主要助熔劑。東晉青瓷胎骨堅實、釉色勻淨,以淡青色為主。西晉使用化妝土成功,外觀更為飽滿柔潤。東晉青瓷的生產趨向普及,而且在質量上有明顯提高。南朝青瓷胎骨致密,呈灰色,通體施釉勻淨透明,多為淡青或淡綠,有的泛黃。北方青瓷於北魏晚期開始燒製,胎呈灰白色,釉色深淺不一,多為青褐、青黃色。

六朝青瓷的產地以南方為主,集中於長江以南地區,其中以浙江的越窯為中心,另外還有均山窯、甌窯、婺州窯等著名的青瓷窯場。越窯施六朝青瓷的最主要產地,也是代表六朝青瓷燒製工藝最高成就的瓷窯。越窯主要分布在浙江紹興、上虞、餘姚、寧波一帶,這一地區曆史上曾是古越人的居住地,春秋時為越國,唐代設越州。這裏的青瓷自東漢創燒以來,到六朝時得到了迅速發展,是我國最先形成的窯場眾多、分布地區廣闊、產品風格相近的瓷窯體係。“越窯”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記載:“碗,越州上越瓷類玉越瓷類冰越瓷青青則益茶。越窯青瓷基本上拜托了陶器與早期青瓷器的工藝傳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成型方法上,除輪製技術有所提高外,還采用了拍、印、鏤、雕、堆和模製等,燒造了眾多新穎的品種,使瓷器滲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麵。東吳時,越窯青瓷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有的胎較疏鬆而呈淡黃色,釉以淡青為主,間或有青黃釉、黃釉。釉層均勻,胎釉結合牢固,紋飾有弦紋、水波紋等,晚期出現斜方格網紋,在一些器物上堆塑人物,神佛像,飛鳥走獸等。西晉時,瓷窯激增,青瓷的產量和質量均明顯提高,青瓷的胎質比以前加厚,胎色變深,呈灰色、深灰色,釉呈青灰色,釉層厚而均勻。這一時期是青瓷花式品種最多的時期,除日常用具層出不窮外,明器也大大增加。紋飾有弦紋、斜方格網紋、連珠紋,還有忍冬、飛禽走獸組成的花紋帶。東晉時期,青瓷生產出現了普及的趨勢,但器物的造型逐漸趨向簡樸,裝飾大為減少,明器也極少見,紋飾以弦紋為主,水波紋減少。

3.西晉青瓷

西晉晚期出現的褐色點彩裝飾也廣泛流行。另外還出現了受佛教藝術影響的蓮瓣紋。瓷胎色偏淺,釉色略偏黃。南朝時,越窯的燒造擴大到浙西北的吳興,浙東的餘姚、奉化、臨海等地。這一時期的產品仍采用前期的製瓷工藝,多數胎壁致密,呈灰色,通體施青釉。少數胎質較鬆,呈土黃色,外施青黃或黃釉。南朝早期褐色點彩仍流行,但比東晉時小而密,刻畫蓮瓣紋很流行。甌窯窯址位於浙江溫州地區。甌窯早在西漢就生產青瓷,但影響較小。六朝時,甌窯開始大規模生產青瓷,但生產規模遠不如越窯。均山窯址在江蘇宜興縣,1959年被發現,又稱“南山窯”,因離均山村不遠,故定名為“均山窯”。婺州窯在浙江省中部金華地區。早在新石器晚期,金華地區先民就在丘陵地帶建造窯爐,利用當地瓷土和石灰釉製作陶器。商代開始燒造原始青瓷,真正大規模燒造青瓷是在東漢至東吳時期。除此之外,南方青瓷窯址還有德清窯、嶽州窯、洪州窯。六朝時期的青瓷產地除南方以外,在東魏晚期,中國北方也燒製了青瓷,目前在山東淄博發現了北朝青瓷窯址,另外在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一些北朝墓中,也出土了一批北方生產的青瓷器。北方青瓷的器形種類不及南方多,主要有罐、缸、大尊、豆、碗、托杯等,絕大部分為實用器,風格顯得飽滿粗壯,渾厚質樸,與南方瓷器風格迥然不同。其胎骨一般灰白色、灰色居多,燒造火候普遍較高,胎質純淨而無氣孔。少數火候稍低,胎內有黑點及氣孔,釉色有青褐色、青黃色、灰綠色等,主要紋飾有蓮瓣紋、寶相花紋,連珠人麵紋等,刻畫蓮瓣、鴨子等。

4.六朝青瓷的窯係

六朝的青瓷產地,主要以浙江地區為中心。浙江的上虞、永嘉、蕭山、餘姚、紹興、臨海、麗水、德清等地,都有六朝窯址發現。浙江的瓷窯大體上可分為四個係統,即曹娥江地區的越窯,東部甌(ōu)江地區的甌窯,西部金、衢(qú)地區的婺(wù)窯,北部東苕(sháo)溪地區的德清窯。

在北方,瓷窯雖發現不多,但墓葬出土的瓷器卻不斷增加,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可能有燒製這些瓷器的瓷窯。從瓷器的造型、胎質、釉色等來看,北方與南方青瓷有著較大的區別。例如,北方瓷厚重,南方瓷輕巧;北方瓷含氧化鋁、氧化鈦較多,南方瓷含氧化鐵較多;北方瓷青中泛黃,南方瓷釉色青翠等等。

在南方,越窯是六朝青瓷中成就最為突出的。越窯係統包括上虞、蕭山、餘姚、紹興等地,古代稱為會稽窯。

鑒別六朝青瓷的要點必須從青瓷的胎、釉、工藝等方麵入手。一般來說,胎質細膩、堅致、瓷化程度高,而且分量較輕,胎壁較薄者為真品,反之則為贗品。真品六朝青瓷施釉均勻,釉層較薄,釉色青中帶黃,帶有剝釉現象,吳和東晉時期的青瓷施滿釉,西晉和南朝施半釉,贗品六朝青瓷則施釉厚而不勻,有堆釉現象,且有較強的玻璃光。從工藝來看,真品六朝青瓷由圓器拉坯而成,手法嫻熟,胎壁薄厚均勻,底足常見拋物線形的線割痕跡,造型優美端莊秀麗,而且常有堆貼圖案或者捏塑裝飾,而贗品瓷器則拉坯手法生硬,胎壁不均勻,底足無線割痕跡,造型呆板,無神無采。掌握了這些要點,鑒定六朝青瓷就相對容易了。

5.北朝和隋代的青瓷

北方瓷器的出現要晚於南方,大致是從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統一前的近百年中發展起來的。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盤、杯、罐、壺、瓶、盒等,多為日常用品,陳設品較少。蓮瓣罐是北朝典型產品。它有三係、四係、六係和方係、圓係、條係的區別,均從肩至腹堆塑成肥碩的蓮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產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的4件蓮花尊。其體積最大的一件高約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貼花,飾飛天紋、寶相花紋、獸麵紋和蟠龍紋。肩有六係,其下有六層堆塑上覆下仰蓮瓣紋。北方瓷器生產雖晚於南方數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產之後,便迅速改進生產技術,提高工藝水平,並結合北方的人文特點,導致了白瓷的出現。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時期陶瓷生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隋朝在陶瓷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青瓷的生產出現了南北合融為一體的嶄新局麵,既繼承了南北朝時期的燒瓷技術與青瓷的造型,又有所提高並創造出許多新的器形。

隋代青瓷的造型主要有壺、罐、瓶、碗、高足盤等。壺有帶流與無流兩種,帶流者以雞頭作流,無流者都係盤口。雞頭壺由兩晉到唐沿用的時間很長,其造型為洗口,肩部貼附雙係,以雞頭作流為其主要特征。盤口壺多流行於南方,基本特征為盤口,有頸,係貼附在肩上。習慣上稱為“雞頭壺”與“盤口壺”。罐是隋代青瓷中常見的器皿,北方多流行一種直口無頸,罐身近橢圓形,腹中部凸起弦紋一道,肩上貼附二係、三係或四係,以四係者居多,所以稱之為“四係罐”。四係罐在北方隋墓中常有出土,是隋代青瓷的典型器物。南方較為常見的罐為罐身瘦長,口直而大,無頸,豐肩,瘦足而微外撇。肩部貼附六係、八係,一般稱其為“六係罐”或“八係罐”。瓶由北朝時期的洗口瓶演變而來,盤口,頸細長,腹徑闊大略呈橢圓形。高足盤的基本特征是盤淺式,口沿微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圈線紋,沿線紋留有三、五、七個不等的支燒痕跡,下承以空心叭高足。高足盤常與四係罐一起出土,也是隋代青瓷中的典型器物。碗有兩種形製:一種深形口微斂,碗壁弧圓,小平底足;另一種侈口深形,碗壁直斜,底部較為豐滿,小平底足。前者具南朝特征,後者多見於隋代青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