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器的發明
中國陶瓷是中國先民的偉大發明。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便出現了。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一“土與火”的藝術不斷豐富、成熟、推陳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現了原始瓷器。又經過千餘年的創造積累,東漢時期,首先由浙江地區的製瓷工匠“點土成金”,創燒出成熟的青瓷器。此後曆代各具風格多姿多彩的瓷器迭出不窮,美不勝收。中國陶瓷經曆了從陶到瓷,陶、瓷齊驅的發展曆程,被喻為中國文化的象征。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嶺土)的無機混合物作原料、成型、幹燥、焙燒等工藝方法製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自古以來,專門從事製作陶器和瓷器的手工業稱為陶瓷手工業。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誌,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幹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出現,標誌著新石器時代的開端。陶器的發明,也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
陶器究竟是怎樣發明的,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詳盡地說明。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紀最早提出陶器發明的第一個人,即人們將粘土塗於可以燃燒的容器上以防火,其後,他們發現隻是粘土一種可以達到這種目的。因此,製陶術便出現於世界之上了”。思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進一步指出:“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也許是一切地方,陶器的製造都是由於在編製的或木製的容器上塗上粘土使之能夠耐火而產生的。在這樣做時,人們不久便發現,成型的粘土不要內部的容器,也可以用於這個目的”。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部落古代先民的專利品,它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任何一個古代農業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獨立創造出來。
陶器的產生是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聯係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農業,然後才出現了陶器。在人類進入新石時代,由於農業和牧畜業的出現,開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別是農業的發生和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比較可靠而穩定的可供食用的穀物。穀物都是顆粒狀的澱汾物質,不像野獸的肉體便於在火上燒烤食用。同時,剩餘的食物需要儲藏起來。正因為如此,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們對於烹調、盛放和儲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來越迫切。從而促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陶器。陶器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鬥爭中辛勤勞動的結果。從民族學和考古學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證。
2.陶瓷的發展
陶器出現的具體年代,目前尚難確知,根據考古發掘材料估計,約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幾千年來一直是人類的主要生活用具。這時的陶器由於燒造工藝的不同,還出現了紅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種的陶器。與此同時,人們為防止陶器經火燒或水浸泡斷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燒製成泥質夾砂灰陶和夾砂紅陶。此類陶器多用於烹調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質陶和夾砂陶之分。
中國陶器生產的曆史十分悠久,在河北省徐水縣的南莊頭遺址發現了10000多年生的陶器;江蘇省溧水縣回峰山的神仙洞遺址出土了距今11000年左右的陶片。我國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已出現大量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繪陶。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紅陶、灰陶、磨光黑陶、彩繪陶以及各類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陶塑藝術品、建築陶構件大量生產。
3.新石器時期
(一)新時期時代的特征
1.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約公元前6000~公元前2000年)
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分布相當廣泛,南北各地均有大量文物資料出土。主要分布區域有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及北方地區等。黃河、長江中上遊地區以彩陶聞名,下遊地區以工藝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著稱,東南沿海地區以印紋硬陶為代表,北方地區則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稱奇。
(1)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
磁山文化的陶器,以敞口、深腹罐、小口、雙兒罐,敞口、圜底缽或三足缽為主,並有一些平底盤、橢圓型盂、三足鼎、杯和靴形支架等。器表多飾繩紋與篾紋。並有劃紋與波折紋,偶爾也有簡單的彩陶。
裴李崗文化的陶器也以直口或斂口深腹罐,小口、雙耳壺,敞口、圜底缽、三足缽和碗為主,部分雙耳壺的底部有加圈足或三錐狀足的,並有一些三足鼎和瓢形器。器表紋飾以簚紋或劃紋較多,很少見繩紋。
(2)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陶器
仰韶文化陶器是承襲各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河老官台文化陶器發展而來,但器類和數量明顯增多,其特征是:胎質比較純淨、細膩,陶泥經過淘洗,表麵磨製光滑,雖以手製為主,但已出現慢輪修正跡象。火候一般較高,陶色以紅色者居多,並有一些棕陶、橙黃陶、灰陶和少量白陶。器表以素麵與磨光較多,並有一些劃紋、弦紋、附加堆紋、拍印的繩紋和藍紋等裝飾。部分細泥質陶器表麵實有陶衣,並有用黑、白、紅等顏色彩繪的圖案花紋的彩陶器。
仰韶文化常見的陶器有:
炊器:有大口或口微斂的深圓腹、平底砂質罐,小口、深圓腹、圜底、三足砂質罐形鼎,大口、淺腹或折腹圜底、三足盆形鼎,小口、扁圓形腹或扁折腹、圜底、三足釜,敞口、深圓腹、平底、鏤空甑和帶有火門的平底、盆形陶灶。
飲食器:有泥質大口、圜底或平底缽,大口、鼓腹或斜壁平底碗,大口、淺盤高柄豆,大口或直口、深腹陶盂和直口或敞口陶杯。
盛儲器:有大口、深腹或淺腹、略鼓或折腹、平底盆,大口或斂口、深腹、平底罐,小口、深圓腹、平底甕,小口、深腹或加雙耳尖底瓶和大口或小口微斂、深腹、平底或尖底缸等。部分陶缽、陶盆和陶罐的上部飾有彩繪,另有帶握手的陶器蓋、筒形細腰陶器座、白陶器與硬陶器。
(3)馬家窯文化陶器
馬家窯文化的陶器,以砂質河泥質紅陶為主。但泥質陶的胎質細膩,器表多經磨光,並多係手製,彩陶最為發達。彩繪多用黑彩在泥質紅陶或橙黃陶的頸部與上腹部,繪製出顏色鮮豔、線條流暢的圖案花紋裝飾。在砂質紅陶器表還有施用劃紋、三角紋、繩紋和附加堆紋,表明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已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彩陶,有小口圓腹甕(又稱彩陶罐)、雙耳彩陶罐和彩陶缽,其炊器為大口、深腹、平底砂質罐;食器如敞口微斂、淺腹、平底盆,敞口、喇叭形座豆,大口、平底碗和敞口、淺腹、平底缽;盛儲器有小口、短頸、圓腹或雙耳、平底甕,小口、長頸、圓腹、平底壺,小口、長頸、深腹陶瓶等,另有陶杯與陶盂,其中多數陶甕器表飾有彩繪圖案。
根據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紋樣還可以區分為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
馬家窯類西彩陶:製作精細,以黑色彩繪較多。彩陶紋樣有條帶紋、圓點紋、弧紋、波紋、方格紋、垂幛紋、線紋、人麵紋、蛙紋和舞蹈紋等。
半山類型彩陶也以黑彩為主,但兼有少量紅彩,構圖複雜,紋樣有螺旋紋、菱形紋、圓圈紋、葫蘆形紋、三角紋、編織紋、連弧紋、網紋和鋸齒紋等。
馬廠類型彩陶紋樣較粗糙,有在紅色陶衣上麵施用紅、黑二色繪製的彩陶。紋飾有人形紋、目形紋、雲雷紋、三角紋、方框紋與蛙紋等。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發展迅速、成熟,與黃河流域爭奇鬥豔,平行延貫又交流融合。成為當時我國陶器文化的主體部分。
長江流域的早期文化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另有仙人洞遺址、彭頭山文化、石頭皂市遺址。河姆渡文化年代為西元前5000至前3000年左右,因1973年首次發現於浙江餘姚河姆渡而得名,生產泥質陶、夾炭黑陶和夾砂陶,全部為手製;多飾以刻劃花紋或繪黑、白、紅、褐彩,少數有鏤空裝飾;還有一些動物形象雕塑作品,造型樸實,拙稚感人。
中期文化有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以馬家浜文化為代表。馬家濱文化因1959年首次發現於浙江省的嘉興縣的馬家濱而得名,用碳——14測定,其年代約在西元前4090年——前3100年左右。馬家浜文化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有少量泥質紅陶、灰陶、黑陶和黑衣陶;器表素麵磨光或飾弦紋,繩紋,劃紋,附加堆紋及鏤孔;器型有盤、盆、罐、杯、瓶、尊、豆、釜、鼎等。
晚期文化有屈家嶺文化、良渚文化、山背文化、石家河文化。其中良渚文化最為出眾其分布區域為浙江、江蘇部分地區,因1936年最先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而得名,據碳——14測定,約在西元前2750年——前1890年左右。良渚陶器種類較多,有夾砂黑陶、泥質灰胎黑陶,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采用輪製成型,器型有豆、盤、圈足壺、貫耳壺、尊、罐、缸、鼎等。均規整勻稱;常用紋飾有凹凸弦紋、刻劃紋、錐刺紋、竹節紋、鏤孔。
2.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自治區,四川的陶器文化較為發達,雲南、西藏頗有類似,具一定水準,貴州比較零星。
雲南的白羊村文化多產夾砂褐陶,陶質疏鬆,胎壁較厚。均為手製,采用泥條盤築法,製陶工具有陶墊,骨抿、陶支架、石印模等。器形獨特,有罐、缽、缸、帶流器等,肩、腹部常飾以變化豐富的劃紋、繩紋、點線紋、剔刺紋、乳釘紋、附加堆紋、印紋(篦齒紋、圓圈紋、斜方格紋)、線紋等。
西藏在建國以後才發現新石器時代陶器文化的遺址,主要是粗、細夾砂陶,陶色有紅、黑、灰三種,均為手製,采用泥條盤築法,手捏法或模製法,製作較粗糙。器形簡樸,隻有罐、盆、碗、盤等。紋飾種類極少,多為繩紋或幾何形劃紋。
3.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東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文化範圍,包括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和廣西諸省,基本上可分為早、晚兩個階段。
早期文化的遺址有江西萬年仙人洞,廣東英德青塘,冠山滑岩洞和廣西桂林甑皮岩、馬蘭嘴山,杯較山、石尾山、海角山等處。以繩紋粗紅陶為主要代表,質地較粗鬆,具有明顯的原始特徵。紋飾除了繩紋,還有劃紋,篦點紋,見齒紋,指甲紋和籃紋等。
晚期文化較早期為豐富,質料種類增加了泥質紅陶,灰陶和黑陶;紋飾種類增加了頗具特色的幾何印紋,繩紋迅速衰落,但大量素麵陶依然為主要品種。工藝上仍為手製,器表留有慢輪修整的痕跡,器形也開始變化多樣起來。
4.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北方地區的陶器文化,統稱為“細石器文化”,它的遺址遍布我國的東北、內蒙古自治區、寧夏、甘肅等地,由於陶器的發展受當時經濟生活的影響和限製,因此,在農業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陶器數量和品種都較為豐富多樣,在漁獵畜牧經濟為主的地區較為稀少寥落。
其早期文化包括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小珠山文化、趙寶溝文化、左家山文化,以興隆窪文化為典型。興隆窪文化以1982年發現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命名,此時期的陶器均為手製,隻有夾砂陶,陶色主要為灰褐,黃褐,陶質疏鬆,胎質較厚,火候較低。典型器形為筒形罐,也有缽、罐等。多飾以數種紋飾組成的複合紋,戳印坑點紋等,有交叉紋、網格紋。豎壓橫排之字形線紋。
中期文化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發現於內蒙古赤峰紅山,其陶器種類較多,有夾砂陶和泥質陶,製作較粗糙。泥質陶為紅色,多作容器,夾砂陶為深褐色,多作炊煮器。裝飾極具特色,有壓紋、劃紋。附加堆紋和彩繪,以“之”字形線紋尤為突出。器形多樣,有盆、缽、罐、甕等。
晚期以小河沿文化為代表,還有北溝文化、阿善文化、紋器文化。小河沿文化以夾砂陶為主,少量泥質陶,陶色種類分褐、紅、灰三種,器形有甕、罐、尊、器座、缽、豆、盤、豬、狗等頭飾、紡輪等。製作粗糙,很不規整。器表多施拍印的菱形細繩紋和斜方格紋,器底有編織紋,其彩陶花紋與大汶口文化頗有相似。
5.新石器時代原始陶器的造型
原始人在製造陶器時,像其它藝術一樣,最初可能是取諸人類的形體或人體的某一部分構造成型,如人的頭蓋骨就是一個形狀完好的現成飲器樣品。
遠古曾經存在過食人之風,人的頭蓋骨當作飲水用的碗已有實例發現。可能從舊石器時代起,人的頭蓋骨就曾經是人們用來飲水的杯子。因此,模仿人的頭蓋骨的形狀製作陶碗、陶缽、陶盒等飲器,就十分有可能。事實上,一些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碗、缽、盆一類的陶器器皿,如半坡遺址發掘出土的陶缽、廟底溝遺址發掘出土的陶碗,就很有可能是模仿人的頭蓋骨的造型而製作的。
模擬人物的形體而製作的陶器發現較少,但作為器蓋特別是蓋鈕造型的卻多有發現,布局和構思富有想象力,造型別具一格。甘肅東鄉出土的兩件馬家窯文化彩陶蓋鈕,以人頭表現,臉部除清楚地畫出五官外,還描繪有條紋;青海樂都柳灣出土的另一件馬家窯型人頭形器皿彩陶壺,人像較為抽象、誇張和粗拙;陝西洛南出土的一件仰韶文化紅陶人頭壺,人像清晰、比例對稱,達到了很高的雕塑水平,與器皿的搭配也顯得十分和諧圓潤。
幾何造型
我國各原始文化的陶器皿以幾何形陶器皿最普遍,其中常見的有罐、缽、盆、壺、杯、碗、器蓋等,從這裏可以看出當時的陶工已具有較高的造型藝術水平。他們已能得心應手地根據各類器皿的不同用途和當時人們的審美要求,運用對稱、均衡法則,對各種幾何形器皿進行精心設計。如鼎要塑成釜形、罐形,或盆形;又如豆要塑成缽形抑或盆形、盤形等。每一類器物的細部亦進行相應設計。如口沿,作平沿,或卷沿,還是折沿;口,或斂或侈,或敞或直;頸,或長或短,或粗或細;肩,或環或折;腹,或鼓或扁,或曲或直,下腹或收或放;底,或平或凹,或環或尖;足,大小、高矮,作三足、四足、圈足等;耳、把或鈕的形狀、大小及所置部位等。同時,器身的轉折或各部位的交接處以弧線或凹凸起伏處理,從而使各種器皿以其獨特的形式和魅力引發人們的美感。
以葫蘆為主的植物形造型
植物形陶器,係指陶匠師模擬某種植物形體而創作的器皿。從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器皿外形成葫蘆形。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先民,除了用人的頭蓋骨製作飲水器皿外,很可能也曾經利用自然形態的葫蘆果殼,作為飲器使用。由於葫蘆實用和美觀,進而便模擬葫蘆的外形做成各種器皿造型。根據民族學的資料推斷,凡是遠古生長過葫蘆的地方,那裏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質器皿之前,都曾使用過天然容器——葫蘆,而葫蘆容器則無疑成為後起的陶容器的模型。
動物形造型
動物形陶器,係指陶匠師根據某種動物形體或某種動物形體中最富特征的部分,與某一類器皿造型巧妙結合而創作的日用陶器。史前時代,人與動物的關係極為密切,在製陶時,取諸動物的形體而作為陶器的造型是很普遍的,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從已經發現的動物形的陶器造型來看,這種模仿已經不是機械的,而是能動的,加入了作者的取材、提煉、集中、突出的創造性思想。
原始社會各種陶器的創造正是在求得實用的基礎之上,注意到造型的美觀。初級階段不外是模仿自然物的形狀,並在不斷地創造過程中逐步發展,使其更加美觀。尤其是陶塑的動物形象,顯示出原始藝術家敏銳的觀察能力與雕塑技巧。
當時的器皿除采用模仿動物整體形象的造型外,也有攫取動物的局部,作為器蓋和蓋鈕。如半坡型的鳥頭形蓋鈕和獸形蓋鈕。而屈家嶺文化的兩件螺旋型陶器蓋和江蘇大墩子出土的螺螄形帶流陶壺,則明顯是按螺螄的形象創作的。
器物形造型
半坡時的船形陶壺,造型優美,是原始藝術中的精品,比較典型的是陝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屬於半坡晚期類型的船形陶壺。一般認為,該陶壺的腹部是一條船體的形狀,而且船體上繪有漁網紋作為裝飾,因而斷定是一條漁舟。在距北首嶺較遠的新石器時代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過六支木槳和兩件以獨木舟為原型的陶舟。而居住在浙江杭州水田畈、吳興錢山漾等地的良渚文化居民,在他們的遺址裏,也發現了長兩米的木槳,表明當時確實已有了船。從同地發現的其它木器的加工現象推測,人們大約是用火燒的方法,把獨木剜成小舟的。
生活需要造型
考古發掘證明,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器皿種類不多,造型較粗,附件很少甚至沒有,器形較接近自然的原始形態。此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進步,造型能力的提高,人們根據當時生活的需要,在原有器皿造型的基礎上,逐漸擺脫對具體形象的模擬,開始進行獨立的創造。
器蓋的應用,既衛生又便於密閉加熱和儲藏;鈕的裝置便於拿取;沒有把手的容器,裝了剛煮熟的食品,顯然要燙手,裝上把手傳熱慢,給使用帶來了方便;加高器足,是為了適應當時席地而坐、食用方便而設計的。為了便於炊煮,在罐、缽之類器物上加三足,衍變為鼎,開始可能是實足,而後改為空足,使之加大受熱麵,縮短炊煮時間。屈家嶺文化的居民,把一種造型形式,分別運用於幾種不同用途的器物上,如利用碗、鼎和豆的體部,按照不同需要,附加高矮不同的圈足或三足,創造性地做成用途各異的各種器皿。從大汶口早、中、晚三期出土陶器來看,器皿造型逐漸趨向規整美觀,實用性逐漸增強。如高足大鏤孔豆的圈足容易破碎,在中晚期便被淘汰了,而細柄豆代之興起。中晚期罐、鼎等器皿,口沿逐漸加寬,既增強了牢固度,又加強了實用性。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形製日益多樣,造型日益完善,製作趨向精致,這些都表明了當時生產的進步、文化的提高、造型能力的加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
新石器時代前後大約經曆了三千年至五千年之久,原始先民的陶器造型,也經曆了由粗拙到精致的漫長發展過程。作為原始藝術的一個重要方麵,原始陶器的造型,是一代代原始先民智慧和勞動的結晶,體現著實用和美觀兩方麵的完美結合。這些陶器的製作經驗,對以後曆代的器皿造型,發揮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我們現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種器皿,其基本形大部分也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甚至有些式樣至今沒有改變,可見先民們在器皿造型方麵卓越的藝術創造才能。
6.新石器時代陶器的種類
陶器的主要成分是矽和鋁的無機鹽類,它們無毒、無味,是製作生活用具的良好原料。考古工作者根據陶器的顏色,把陶器分為多種陶係,如分為灰陶、紅陶、彩陶、彩繪陶、黑陶以及印紋硬陶等。陶器本身有一定的顏色,是由於原料中含有呈色金屬元素的關係,也是由於人們掌握了在燒成後期控製各種火焰的技術所取得的結果。如果燒窯後期燒還原焰(指燃燒時令其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使金屬氧化物還原為金屬或低價氧化物),原料中鐵的氧化物大部分轉化為二價鐵,成FeO,還原比值很高,陶器就成灰或灰黑色,是為灰陶。如果是燒氧化焰(指燃燒時供氧充足,可完全燃燒,溫度高,具有氧化作用),陶土中的鐵大部分轉化為三價鐵,成Fe2O3,還原比值低,陶器就成為紅色,是為紅陶。如果以金屬鐵、錳等礦物質與泥土配成彩料,在紅陶和灰陶上施以彩繪,經800℃~900℃高溫燒成,其彩繪永不褪落,就成為彩陶。如果是在燒成的陶器上畫彩,彩繪顏色附著在陶器表麵,一旦受潮或經水浸泡,顏色會變成淡色或褪落,這就是彩繪陶。彩陶同彩繪陶的區別就在於顏料是否經過火燒和褪色與否。黑陶就是黑色的陶器,其胎體上有大量的炭微粒。黑陶是在燒窯後期用燃燒不充分的黑煙熏炙,再經打磨光亮製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