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時期時期的陶瓷
1.彩陶
陶器的發明和使用,標誌著人類新石器時代的開始。
一些早期陶器的外表裝飾有精美的紋飾,所以考古學家把這些陶器叫作彩陶。中國彩陶製作的年代距今大約4000年至7000年,它們主要生產在中國西部的青海省、甘肅省,中部地區的陝西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原始時期人的生活由遊牧逐漸轉向定居,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彩陶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文化標誌。
彩陶很多是紅色陶質的盆、瓶、盤、杯一類的器物,原始藝術家用刷筆把黑色、白色和紅色畫在器物外表上。紋飾圖案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抽象的圖案;一種是具象的人、動物或昆蟲的形象。常見的圖案有水波紋、圈紋、鋸齒紋、網紋等十幾種,線條圖案講究對稱、勻衡,有一定的程式性。
原始人經常把具體的物象抽象成裝飾圖案,在其中加入某種觀念。他們把一條魚的側麵分為魚頭、魚身幾部分,用直線、弧線、三角形和圓圈等來表現,這是一種很了不起的創造。半坡出土的彩陶盆上還有一種人麵魚紋圖形,把人麵和魚形紋飾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很有規則的圖案。這種略帶神秘感的圖形,很可能與古人祈禱豐收的祭祀活動有關。
彩陶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最精美的陶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堪稱其代表作。彩陶花紋是陶坯未入窯焙燒前,用鐵、錳等顏料在坯體上繪畫紋飾,入窯後用氧化焰燒成。彩繪牢固地結合在器物表麵,不易脫落。彩陶上的紋飾有變化多端的植物紋、形態各異的動物紋和幾何形紋飾等。常見的器皿有飲食器、貯藏器和吸水器。如缽、碗、盆、盤、杯、罐、瓶等。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人麵魚紋彩陶盆,製作精美,紋飾帶有濃厚的生活情趣。青海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生動地描繪了五人一組的集體舞場麵,堪稱彩陶精品。還有一種彩陶是在陶器燒成後進行彩繪的,稱“燒後彩繪陶”,彩色易剝落。秦始皇陵兵馬俑即為彩繪陶。
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它位於黃河中遊地區,以黃土高原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製陶工藝相當成熟,器物規整精美,多為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灰陶與黑陶較為少見。其裝飾以彩繪為主,於器物上繪精美彩色花紋,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部分內容及藝術創作的聰明才智。另外還有磨光、拍印、等裝飾手法。造型的種類有杯、缽、碗、盆、罐、甕、盂、瓶、甑、釜、灶、鼎、器蓋和器座等,最為突出的是雙耳尖底瓶,線條流暢、勻稱,極具藝術美感。
由於時間跨度與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須分類加以區別,主要有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
最早發現於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曆史。是我國彩陶文化曆史較早、特點突出、影響較大的一個類型。半坡彩陶的遺址,在河流的岸邊,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蘆、長頸瓶,另外還有盆類、罐類,與今天的盆罐大體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紋飾,多為散點式構圖。也就是說,在一件器型上,裝飾往往隻占據器麵的一小部分,紋樣一般是自然形態的再現。半坡紋飾的形象可愛,表現了人類童年的天真稚氣和與自然的親切關係。仔細體味,有人與自然溶為一體的感覺,可以說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記錄。
紋飾形象主要描繪了當時人們接觸的動物,有奔跑的鹿、魚紋、人麵紋、蛙紋、鳥紋、豬紋以及由以上紋樣兩種或三種組合的紋樣。也有一些單純的任何紋樣如折線紋、三角紋、網紋等。
廟底溝彩陶
廟底溝類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類似半坡的葫蘆形瓶。
廟底溝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點、線、麵搭配得當,空間疏朗明快。曲麵之間,穿插活潑的點和線,使紋樣節奏鮮明,韻律感很強。二方連續的組織結構,是節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較強的音樂效果。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閑靜的心態。
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的巔峰
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甘肅是黃河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甘肅新石器時代文化以豐富的彩陶為特征,迄今為至出現了距今約8000年以來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彩陶,它經仰韶、馬家窯、齊家、四壩、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續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發展史。特別是馬家窯文化的彩陶,達到了彩陶藝術的巔峰,代表著中國彩陶藝術燦爛輝煌的成就。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遊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1924年發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1957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類型均由該遺址而得名。
馬家窯文化製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半坡彩陶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藝術成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條盤築法成型,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細膩。許多馬家窯文化遺存中,還發現有窯場和陶窯、顏料以及研磨顏料的石板、調色陶碟等。馬家窯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純黑彩繪花紋為主;中期使用純黑彩和黑、紅二彩相間繪製花紋;晚期多以黑、紅二彩並用繪製花紋。馬家窯文化的製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製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中南部地區,以隴西黃土高原為中心,東起渭河上遊,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東北部,北達寧夏自治區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區內主要河流為黃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臨夏是馬家窯文化的核心區域,東鄉縣的林家遺址、康樂縣的邊家林遺址、廣河縣的地巴坪遺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遺存。
出土的陶器分泥質和夾砂兩類,主要采用泥條盤築和捏塑法製作。根據地層堆積,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數量較少,主要有瓶、罐、盆、缽等,瓶多為喇叭口,罐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缽為圓唇。彩繪為黑色,漆黑發亮,紋飾以旋紋和弧線紋為主,線條粗健古樸;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轉,頸部變長,罐的頸部變短,紋飾以弧形並列條紋為主,線條均勻細密,活潑流暢;晚期陶器數量最多,陶質較粗,主要器形有盆、缽、碗、壺、瓶、罐等,色彩也發生變化,出現了白彩,紋飾簡化、潦草,以旋紋、平行條紋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為輔助裝飾,黑白分明,對比強烈,是晚期的突出特點。
半山彩陶
半山類型的彩陶器,多為罐、壺。造型飽滿近似球,足內收,腹近直線,由於器型的下半部內收,裝飾都集中於上半部。
半山類型的彩陶,是在馬家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馬家窯更豐富;她的繁榮昌盛、雍榮華貴的風格是由飽滿器型上的旋動結構的紋飾,黑紅相間的色彩,線條的粗細變化,及鋸齒紋、三角紋的配合,大圖案裏套小圖案形成的。旋轉而連續的結構,使幾個大圓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連結,有前呼後應、魚貫而行、連綿不斷的效果,顯示一種融合、纏綿的氣勢。與器型共同構成一種雄偉宏大的氣勢。半山期,是我國彩陶文化的高峰階段,顯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
2.黑陶
黑陶是在焙燒時,前期采用氧化焰,燒窯快結束時用濃煙薰翳(這時火焰是還原焰),經短時間滲透,便呈現黑色。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有的黑陶表麵烏黑發亮,胎體薄如蛋殼。
灰陶是在燒窯後期,采用還原焰,使製陶原料中鐵的氧化物大部分轉化為二價鐵,在這種情況下,燒成的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灰陶是人們日用陶器中最多的一種,質地較疏鬆、粗糙。
黑陶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其中以細泥薄壁黑陶工藝水平最高,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精細淘洗,輪製,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表麵烏黑發亮,故有蛋殼黑陶之稱。它的黑色光澤之美是令人陶醉的。那種細膩潤澤的質感,透射出高雅的氣質,散發著沁人、誘人的黑色魅力。考古學家認為,蛋殼陶杯屬於禮器性質,可能是在祭祀等禮儀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裏。上世紀三十年代主持龍山文化發掘的著名考古學家尹達認為:“有些精致的黑陶器薄如蛋皮,形狀非常工整。”黑陶酒具趣味獨特,可惜的是,黑陶發展最終還是受到了阻礙,究其原因,是青銅禮器的出現,取代了黑陶的地位;黑陶過分追求外觀效果,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用、堅固的性能,違背了實用、經濟、美觀相結合的原則,最終衰退了。山東省博物館藏有一件蛋殼黑陶高柄杯,它那別致典雅的造型使人歎為觀止。整件器物上部大敞口,侈沿,深腹,腹底圓緩平坦,下加細長的柄,柄中部凸起一段作鼓腹狀,表麵布滿密密麻麻的豎向細小鏤孔,但仍顯整齊而勻和。柄下端呈圈足形座。通體磨光,略泛光澤,輪製而成,火候較高,胎骨堅硬,不易滲水,造型靈巧,顯得高貴大方。此杯裝飾簡潔,器壁極薄,厚僅0.2~0.3毫米,可比蛋殼,高達19.5厘米的器物重量卻隻有40克,還不到一兩。由此可知陶藝家在造型方麵的修養已不同凡響。這既是實用器皿,又是陶製藝術品,極為罕見。
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先生曾說:這種陶器最占優勢的顏色是黑色,所以就有了“黑陶文化”的稱號。兩城類型的陶係以黑陶居多數,其中以陶質細膩、表麵磨光而呈黝黑光亮尤為突出。其它還有灰陶、褐陶、紅陶、白陶、黃陶。兩城類型的陶器外表修飾以素雅光潔為其特征,故多為素麵,有的經磨光,即使有紋飾者也一般都很熟練。並且陶器製法先進,快輪普遍使用,一般陶器胎薄而輕巧。常見的蛋殼陶高柄杯,陶胎厚度大都在0.5~1毫米之間,尤其在少量器型的盤口部分隻有0.3毫米左右,可見以蛋殼比喻其胎之薄並非誇大其詞。
黑陶工藝的發展,東起山東半島,西到河南、陝西地區,北到遼東半島,南到杭州灣地區。黑陶工藝在生產上利用陶輪製作,封窯技術是黑陶工藝的又一重要的發展,如今在製作、燒製待方麵較前人有了發展與創新,在製作上采用輪製與、模製、印壞、灌漿、手塑等方法;在造型上講究美觀、古樸、高雅,形式多樣,各具特色,陶麵有浮雕、烤彩,並刻有古字畫等;融古老製陶工藝與現代美術、工藝於一體;在燒製上,一般采用高溫密封窯煙滲碳之法,根據不同要求,可分別掌握達到毛光、烏光、漆光的程度。現在已經形成仿製、複製、創新三大係列,仿古、移植、複製、工藝、觀賞、實用。
黑陶是馳名中外的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由於快輪製陶和封窯技術得到普遍采用,因而具有黑(烏黑如漆的色彩)、薄(器壁很薄)、光(具有平滑的光澤)、紐(造型上具有鼻、耳、蓋紐以及流、足、扣手等適於使用的各種飾件和功能件)“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硬如瓷”等特點,在不同光線下能呈現不同色澤,刻花精細,造型優美,有極強的表現力。是中國製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黑陶在中國曆史上的背景及地位
黑陶文化可稱得上是中華民族淵源流暢的文化長河中,孕育的一顆璀璨明珠。人類曆史發展中最輝煌的篇章。被當今社會各界譽為“土與火的藝術,力與美的結晶”的黑陶文化是影響早期中國思想內涵及文化體係形成的偉大因素,起著推動人類曆史發展的重要作用!黑陶文化是黃河流域文化,是廣泛性的文化,具有深遠影響,黑陶以曆史底蘊深厚和文化內涵豐富等特點,構成中華文化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黑陶具體出現時間
黑陶文化時期又稱龍山文化時期。距今4600年的黑陶文化主要出現在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的華夏文明發祥地中國母親河——黃河的中遊。公元前2600年處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黃帝炎帝部落爭霸時期。(彩陶時期)公元前2000年處於奴隸社會初期大禹治水及夏朝創立100年(青銅器時期)黑陶時期就成為了連接彩陶和青銅器的重要曆史時期。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製陶工藝達到空前的發展,也先後人展示了製陶實用性轉向審美要求的曆史過程。
黑陶文化-熏陶篇
曆史上,黑陶的出現竟然在彩陶之後,這一不同尋常的現象讓學者們一時不得其解。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黑陶製作工藝的繁複先進,讓世人驚歎來自古老的文明。幾代學者61年不懈的研究發掘,終於在1989年,黑陶的製作工藝被詮釋破譯。當時,我們的先人已掌握了先進的封窯技術,讓彌漫在窯中的濃煙通過科學的熏煙滲碳原理,將煙中的碳粒滲入坯體而呈黑色。黑陶製作工藝讓我們體會通過”熏陶”成品、成性的過程。
黑陶文化-繼承發揚篇
陝西渭南劉清源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執著於黑陶工藝的繼承和發揚。通過多方探索,經曆了無數的坎坷與失敗,劉清源先生的秦源黑陶實現了古老工藝的民間再現。
秦源黑陶由於通過傳統的工藝成品,故黑陶的壯美與崇高讓人們感覺到心靈震撼,凝重舒適,寧靜而致遠。黑陶經曆歲月與嗬護,其愈黑、愈亮更現黑陶價值空間。
秦源黑陶秉承黑陶工藝黑、薄、光、細四個特點,運用傳統工藝手法結合現代審美觀點,在藝術製作上保持黑陶”黑如漆、明如鏡、聲如罄”的尊貴本色而不失創新求索。
秦源黑陶這土與火的藝術詮釋著古老文明,演繹著力與美的結晶。
山東龍山文化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的優秀品種,是距今4千多年前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它以黑色陶器為其特征,所以稱之為“黑陶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的城子崖,所以又稱“龍山文化”。
黑陶是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色陶器。它在龍山文化陶器中製作最為精美。
黑陶工藝主要利用陶輪輪製的方法。它不以裝飾取勝,而是以造型見長。黑陶的造型品種除了尖底瓶、罐、盆等外,還出現了鬲(Li)、豆、杯、鼎、等品種。
黑陶在燒製時采用了封窯煙董的滲炭方法,器表呈現出深黑色光澤。它表麵磨光,樸素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有一種薄胎黑陶,漆黑烏亮,薄如蛋殼,稱蛋殼陶,代表看這一類型陶器的傑出成就。
在我國東南地區:長江下遊有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千年左右,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新石器時代較早的遺址之一。出土的黑陶,火候較低,胎壁較厚,全係手製。造型簡單,厚度不勻,顯示出當時製陶的原始性。主要器皿有釜、缽、罐、盆、盤等。裝飾技法有刻劃、捏塑和堆貼。圖案有各種幾何紋和動植物紋。其中,以較寫實的畜獸魚鳥和花草一類的裝飾最具代表性。典型陶器有豬紋方缽、上繪一豬、巨眼長嗓,鬃毛清晰。又有稻穗豬紋陶盆、魚草紋陶盆、五葉紋方缽等。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的陶器,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多繩紋粗紅陶,晚期又有泥質紅陶、黑陶和彩陶。這時又出現了幾何印紋陶,為商周時期在華南地區廣泛流行的先驅。
3.白陶
“白陶”是指器胎的表裏都呈白色的一種陶器,器胚多以手工捏成,使用含鐵量比陶土低的瓷土或高嶺土,燒成溫度在1000℃左右。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紀~公元前11世紀)刻紋白陶的創製和使用,是中國製陶工藝發展史上的新成就。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水率都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度提高,所以我們說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飛躍。
古代的白色陶器,器物表麵和胎質都呈白色。我國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以長江流域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所出的刻文白陶為最早,此外,大溪文化亦有發現,黃河流域在仰韶文化晚期遺址、甘肅仰韶文化半山類型遺址和山東大漢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有出土。白陶一般均用瓷土和高嶺土作為製陶原料,由於其燒成溫度僅為1000℃左右,器物並未燒結,因此不能成為瓷器。白陶胎質含鐵量一般在2%以下,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呈現白色的關鍵所在。羅家角白陶的含鐵量為1.98%,含鎂量高達19%以上,是研究白陶成因的重要資料。
白陶的器形多為生活用品,有壺、卣、簋等。其紋飾主要吸取青銅器的裝飾紋樣,如獸麵紋、饕餮紋、夔紋、雲雷紋、曲折紋等。其裝飾方法有刻紋和淺浮雕兩種。白陶的裝飾往往遍布器物全身,構圖嚴謹而富於變化。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據殘片複原的商代白陶壺,其主體以淺浮雕雕出相對的雙夔,底層按空白地位的大小施以雲雷紋,底紋與淺浮雕層次分明,錯落有致,而又彼此和諧,使器物顯得莊重華貴。
夏代的白陶屢有發現,器物以盂、鬻、斝等酒器為多,紋飾多見弦紋、三角形紋、乳釘紋和鋸齒狀花邊裝飾。商代早期以河南西部發現較多,器物除鬻與盂外,出現了爵。紋飾有人字形紋和拍印的繩紋和附加堆紋。商代中期,除黃河中下遊地區外,湖北黃陂盤龍城和江西清江築衛城等地也有出土。器物更增加了豆、罐和缽等。其裝飾除少量繩紋外,以素麵磨光為多。商代後期是白陶燒製工藝的鼎盛期。河北、河南,山西和山東等均有出土,以河南安陽殷墟所出為最多,最具代表性。器物有簋、罍、觶、卣,壺、盂等,紋飾有刻獸麵紋、夔紋、曲折紋和雲雷紋等,多仿青銅器製作。
商代白陶
印紋陶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幹前用印模將所需花紋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後進行燒製。依其燒製溫度的低高,又分為印紋軟陶和印紋硬陶。前者又有泥質與細砂質之分,多呈紅褐、灰白、灰等色,多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以前;後者因燒製時溫度較高,故胎質堅硬,呈灰色,係在前者基礎上發展起來,其出現年代約在商代以後。印紋陶的器形大多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甕、壇、罐、盂、缽、杯、盤、豆、簋、尊、□等器皿。製作方式為手製、模製和輪製。其紋飾是用印模在作好的坯胎上捺印出來,最初隻是出於防止器物變形,有加固陶坯的目的,故早期的印紋陶上多留有布紋、席紋和繩紋的痕跡,後隨技術的提高和人們審美能力的發展,逐漸使紋樣趨於豐富、精美。印紋陶的紋樣均為幾何形,主要有水波紋、米字紋、回紋、方格紋、編織紋、雲雷紋。其紋飾多與器形相協調,如曲折紋、雲雷紋、回紋等較粗獷的紋樣,多用於甕、壇及較大的罐等。而小件的盂、缽等多飾以米字紋、方格紋等細密、秀美的紋樣,其中尤以商、西周、春秋時期的紋飾線劃均勻,結構嚴謹,且富有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