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陶瓷知識(1 / 3)

1. 鑒定術語

磕口——器物口部受外力撞碰出現的缺磕傷痕。

衝口——器物口因與它物相碰而出現的裂紋。

毛口——口邊的釉麵間斷脫缺。

磨口——口邊出現傷損後,人工將其磨去一部甚至全部。

重皮——器物口部因受重傷所出現斷麵隱患,但外觀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卻未剝離,往往一觸即脫落。

棕眼——瓷物釉麵氣泡在窯中融裂爆破後,未曾彌和而形成的小孔。

縮釉——瓷胎麵上有油汙,所施的釉未能全部附著出現的漏胎現象。

漏釉——器物施釉時,局部有透漏而露胎無釉。

片紋——瓷器釉麵上出現的長短不一的相互交錯的細裂紋片,與開片略同。

軟道——瓷器釉麵久經磨擦而出現的細微絲紋。

冷墨——本不應出現片紋的器物,但在釉麵上出現了一、二紋路,胎體已透或未透。

失亮——器物釉麵或彩繪的表麵,被硬物劃破後留下的傷痕。

傷釉——由於釉與其它物體磨擦,致使釉麵局部損傷。

剝釉——由於釉麵受酸、堿、鹽的浸蝕,或器物入土受浸而使釉麵脫落。

磨款——故意磨去青花、紅彩等款,冒充其它年代,而把釉磨去。

複燒——二次入窯燒烤。

煙熏——用香煙熏作舊,嗅之有味。

配腿——香爐、馬、獸等的腿或足已殘傷不全,而進行補腿。

配蓋——用朝代不同的器物蓋相配。

炸紋——用器物的頸、肩或腹部受撞擊後,出現放射雞爪紋。

水鏽——器物長期受土埋水浸,有灰黃、鐵紅或銅綠色等化學物質粘附於器表。

補釉——在器口磕缺部分或磨口處,敷以釉汁,入火燒之。

鑲嘴流——壺流已消失,用其它嘴鑲補。

後刻陰刻——在器物上用鑽石工具刻款,不施釉;或刻後施釉入窯烘燒,後刻的字口,釉的切麵有些不齊,且釉邊不光滑。

後作陽文款——在器物底部,後刻陽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寫款識多,不夠清晰。

2.特種陶瓷

特種陶瓷是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在現代化生產和科學技術的推動和培育下,它們"繁殖"得非常快,尤其在近二、三十年,新品種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按照化學組成劃分有:

(1)氧化物陶瓷: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鎂、氧化鈣、氧化鈹、氧化鋅、氧化釔、氧化鈦、氧化釷、氧化鈾等。

(2)氮化物陶瓷:氮化矽、氮化鋁、氮化硼、氮化鈾等。

(3)碳化物陶瓷:碳化矽、碳化硼、碳化鈾等。

(4)硼化物陶瓷:硼化鋯、硼化鑭等。

(5)矽化物陶瓷:矽化鉬等。

(6)氟化物陶瓷:氟化鎂、氟化鈣、氟化鑭等。

硫化物陶瓷:硫化鋅、硫化鈰等。還有砷化物陶瓷,硒化物陶瓷,碲化物陶瓷等。

除了主要由一種化合物構成的單相陶瓷外,還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構成的複合陶瓷。例如,由氧化鋁和氧化鎂結合而成的鎂鋁尖晶石陶瓷,由氮化矽和氧化鋁結合而成的氧氮化矽鋁陶瓷,由氧化鉻、氧化鑭和氧化鈣結合而成的鉻酸鑭鈣陶瓷,由氧化鋯、氧化鈦、氧化鉛、氧化鑭結合而成的鋯鈦酸鉛鑭(PLZT)陶瓷等等。此外,有一大類在陶瓷中添加了金屬而生成的金屬陶瓷,例如氧化物基金屬陶瓷,碳化物基金屬陶瓷,硼化物基金屬陶瓷等,也是現代陶瓷中的重要品種上。近年來,為了改善陶瓷的脆性,在陶瓷基體中添加了金屬纖維和無機纖維,這樣構成的纖維補強陶瓷複合材料,是陶瓷家族中最年輕但卻是最有發展前途的一個分支。

人們為了生產、研究和學習上的方便,有時不按化學組成,而根據陶瓷的性能,把它們分為高強度陶瓷,高溫陶瓷,高韌性陶瓷,鐵電陶瓷,壓電陶瓷,電解質陶瓷,半導體陶瓷,電介質陶瓷,光學陶瓷(即透明陶瓷),磁性瓷,耐酸陶瓷和生物陶瓷等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預期現代陶瓷將會更快地發展,產生更多更新的品種

3.日用陶瓷小常識

一、陶瓷分類

1.按瓷種分。主要有日用細瓷器、日用普瓷器、日用炻瓷器、骨灰瓷器、玲瓏日用瓷器、釉下(中)彩日用瓷器、日用精陶器、普通陶瓷烹調器和精細陶瓷烹調器等。除骨灰瓷外,其餘產品又按外觀缺陷的多少或幅度的大小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等。

2.按花麵裝飾方式分。按花麵特色可分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色釉瓷及一些未加彩的白瓷等。

釉上彩陶瓷就是用釉上陶瓷顏料製成的花紙貼在釉麵上或直接以顏料繪於產品表麵,再經700—850℃烤燒而成的產品。因烤燒溫度沒有達到釉層的熔融溫度,所以花麵不能沉入釉中,隻能緊貼於釉層表麵。如果用手觸摸,製品表麵有凹凸感,肉眼觀察高低不平。

釉中彩陶瓷彩燒溫度比釉上彩高,達到了製品釉料的熔融溫度,陶瓷顏料在釉料熔融時沉入釉中,冷卻後被釉層覆蓋。用手觸摸製品表麵平滑如玻璃,無明顯的凹凸感。

釉下彩陶瓷是我國一種傳統的裝飾方法,製品的全部彩飾都在瓷坯上進行,經施釉後高溫一次燒成,這種製品和釉中彩一樣,花麵被釉層覆蓋,表麵光亮、平整,基本無高低不平的感覺。色釉瓷是在陶瓷釉料中加入一種高溫色劑,使燒成後的製品釉麵呈現出某種特定的顏色,如黃色、蘭色、豆青色等。

白瓷通常指未經任何彩飾的陶瓷。

二、選購注意事項

1.外觀質量。消費者首先可查看產品包裝箱或箱內文件所標明的產品名稱和等級;其次觀察產品的實際質量,選購時應盡量選擇表麵無明顯缺陷,器型規整的產品。盤、碗類產品,可將幾種規格大小一樣的產品疊放在一起,觀察其相互間的距離,距離不勻,說明器型不規整。對單個產品可將其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與玻璃板吻合,以判斷其變形大小。對瓷質產品,可托在手上,用手指輕敲口沿,若發出沙啞聲,說明有裂紋存在。

2.彩瓷產品。釉中彩、釉下彩陶瓷的表麵看起來很平滑,有玻璃光澤,用手摸無明顯凹凸感,觀察製品表麵無高低不平。

3.使用功能。

(1)選購微波爐用瓷具,應避免有金屬裝飾的產品,如帶有金邊,銀邊或用金裝飾的圖案或用金屬絲鑲嵌圖案的產品。

(2)用洗碗機洗滌的產品宜選用邊緣較厚帶圓弧狀加強邊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在洗滌過程中不易損壞。

(3)用盛裝酸性食物的器皿,應盡量選用表麵裝飾圖案較少的產品。

(4)選購時還應注意圖案顏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時溫度未達到要求,此類產品的鉛、鎘溶出量往往較高。

(5)對不放心的產品,可用食醋浸泡幾小時,若發現顏色有明顯變化應棄之不用。

(6)對標明用於裝飾的產品,不能用於盛裝食物。

(7)特別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圖案的產品,這種產品往往鉛、鎘溶出量極高

三、陶瓷飲食器具的鉛含量

日用陶瓷飲食器具多具有花麵裝飾,且大多以釉彩裝飾,主要有釉上、釉中、釉下等裝飾方式。不同的裝飾方式在鉛、鎘等重金屬元素含量上有較大區別。如長期食用鉛、鎘含量過高的產品盛裝的食物,就會造成鉛在血液中沉積,導致大腦中樞神經,腎髒等器官的損傷,對少年兒童的智力發育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其中釉中彩、釉下彩和絕大部份色釉瓷、白瓷的鉛、鎘含量是很低的,而釉上彩瓷如果在陶瓷花紙加工時使用了劣質顏料,或在花麵設計上,對含鉛鎘高的顏料用量過大,或烤花時溫度、通風條件不夠,則很容易引起鉛、鎘溶出量的超標。有的白瓷,主要是未加彩的骨灰瓷,由於采用了含鉛的熔塊釉,如果燒成時不嚴格按骨灰瓷的工藝條件控製,鉛溶出量超標的可能性也很大。

釉中、釉下彩陶瓷的鉛、鎘溶出量極少或幾乎沒有,可放心選購。而釉上彩產品則應按使用目的不同,為降低鉛含量影響,可采取:

1.對於盛裝食物的用具,應注意與食物相接觸麵的裝飾。

2.用於盛裝酸性食物的器皿,就盡量選用表麵裝飾圖案較少的產品。

3.特別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圖案的產品,這種產品鉛鎘溶出量極高。

4.對不放心的產品,可用食醋浸泡幾小時,若發現顏色有明顯變化應棄之不用

4.古代陶瓷尊類

大口尊

尊式之一。陶瓷容器,流行於西周以前。陶質大口尊在新石器遺址出土很多。其中陝西神木石峁村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夾砂灰陶尊唇沿敞口,深腹,似兩敞口筒式杯上下套接而成。腹中部有一道台階式痕跡。甘肅武威皇娘娘台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陶尊折沿敞口,腹自口部斜線內收。1974年內蒙古敖漢旗南台地出土的彩陶尊,口沿外侈,粗頸,鼓腹,腹部有對稱的環狀雙耳。東北地區夏家店文化中有大口沿外敞,折腹內收式尊。商代中期大口尊有敞口,凸圓肩,口部略大於肩部,深腹和大敞口、肩微凸或無肩深腹幾種。商代的大口尊多用作煉銅的坩鍋。商代晚期,陶質大口尊逐漸少見,原始青瓷大口尊從商代中期始見,河南鄭州分別於1954年、1971年出土的原始青瓷大口尊,造型為敞口、束頸斜肩折腹式。1959年安徽屯溪出土的西周原始青瓷大口尊作喇叭形口,粗頸、鼓腹,高足外撇。東漢以後瓷質大口尊少見。

蓮花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