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陌生
一位青年,在家門口做了六年生意,販過菜,倒過服裝,賣過鴨子,然而每次都因生意不好而歇業。後來,他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去了青海,發現那兒沒有賣海帶的,於是便電告老父親發了十箱海帶過去。誰知一發不可收拾,三年後,他成了那兒的海產品大王,並且把連鎖店辦到了新疆和西藏,如今資產逾百萬。
有一年,他回老家,發現在他熟知的那條街上,竟然布滿溫州人的眼鏡店,安徽人的烤鴨攤,湖南人的竹器鋪,廣東人的小家電公司,並且個個生意紅火。而當年與他一起做生意的幾個夥伴,要麼北上哈爾濱,要麼南下海口,深圳,他們都把家門口的市場留給了外地人,自己則去外地找市場去了。
太熟知或太了解,有時並不一定是優勢,倦怠和疲憊,遲鈍和漠然,往往都產生與熟知和了解之中;陌生則正好相反,它蘊含著新奇和刺激,蘊含著靈感和商機。因此走進陌生的人,往往會撞上成功的機遇,會發現新的道路,會見到別有洞天的風景。
愛戀之間
夢玲與一位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共墮愛河。有一天奉父母之命把男友請回家中吃飯,二位老人家對小張的外表與言談舉止都非常滿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張是一個無宗教信仰的人。最後人家決定向他闡釋佛教的好處,於是,小張便開始對佛教產生了興趣。
不久,兩家便定下良辰吉日,準備操辦喜事了。然而,有一天晚上夢玲從外麵回家後哭著要媽媽通知親友取消婚宴.以及把親友們送來的禮物一一退還。兩老人吃一驚說:“怎麼啦,小張不是已經接受了佛教嗎?你們已是天生一對呀!”
夢玲哭的更傷心說:“對呀,他就是相信到已經出家當和尚了。”
不管在介紹產品或是保薦新人時,都必須注意對方的反應。一旦對方已經感興趣時就應當成交,不要再長篇大論,以為說的越多越好。
一輩子及三小時
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一個例子:
那天跟老公幸運地訂到了票回婆家,上車後卻發現有位女士坐在我們的位子上,老公示意我先坐在她旁邊的位子,卻沒有請這位女士讓位。
我仔細一看,發現她右腳有一點不方便,才了解老公為何不請她讓出位子。
他就這樣從嘉義一直站到台北,從頭到尾都沒向這位女士表示這個位子是他的。下了車之後,心疼老公的我跟他說:“讓位是善行,但我們路途這麼久,大可中途請她把位子還給你,換你坐一下。”
老公卻說:“人家不方便了一輩子,我們就不方便這三小時,沒關係啦!”
聽到老公這麼說,我相當感動,有這麼一位善良又為善不欲人知的好老公,讓我覺得世界都變得溫柔許多,多為別人想想不要隻是一昧的自私自利。盡一己之力又何妨呢?
多做點善事也很好,這個世界上就是需要像這樣多一點溫暖,也多一點體諒,世間才會有許多美好的事。
關掉電視吧
我有一個朋友剛從旅居多年的德國回來,他說在德國很少看電視,所以有很多時間看很多書,回台灣後,下班一回家,家人就把電視打開,沒什麼時間看書了。
我覺得他在替自己找借口,電視開著,你可以不要看呀!回書房看書!
他很無奈的說:“是呀!我剛開始是打定主意不看的,自己一個人窩在書房看書,可是其它人都在客廳看電視,聽他們在討論誰誰又生孩子了、誰誰又離婚了,就會忍不住出來聽一下,然後就坐下、跟著看了……”
你家也是這樣嗎?
我知道台灣很多家庭的晚上生活是——每個人都匆匆忙忙回家後,媽媽吆喝著孩子去洗手、要吃飯了,爸爸先去把電視打開,之後,一家人把飯菜都端到客廳,一麵看電視一麵吃飯。吃完飯後,媽媽收拾碗盤、小孩跟爸爸一起看電視,民主一點的家庭會發生爸爸要看新聞、小孩要看卡通的爭執,不民主的就是小孩跟著爸爸看新聞,看看今天台灣又有哪個人自殺了、哪個人被打了。然後,孩子該做功課了、爸爸自己繼續看球賽節目。晚一點,媽媽忙完了,輪到媽媽看韓劇。最後,孩子上床睡覺。爸爸、媽媽感情還可以的,一起看電視到深夜;感情不好的,一個去做自己的事、另一個繼續看電視。明天、明天的明天……日複一日,在電視的陪伴下,一家人隻看電視,不看對方;隻聽別人的八卦,不聽家人的心事;隻說名人的醜聞,不說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自己的家人出了狀況,再從電視的新聞裏得知……。
我小時候,老師都要我們晚上七點半的新聞一定要看,才能知道國家大事,才不會變無知、落伍。現在,我不讓六歲的荳芽看新聞,因為我們的國家沒有大事了、別的國家的大事我們也看不到,我們隻會看到誰跟誰談戀愛、誰要生小孩了。不知道那些事,孩子不會變無知;知道了,才糟糕,哪個女明星要生小孩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媽媽要費盡心思解釋這世界為什麼變得這麼奇怪。
我也愛聽八卦,但是我每天隻願意花十分鍾聽聽,消遣一下。那不能是我生活的全部。現在的電視卻用沒日沒夜的二十四小時八卦不斷轟炸我們的生活。所以,我總是勸人:把電視關掉吧!如果你還要一點生活品質的話。
電視對孩子的毒害效果,遠遠超過你我所能想象的。《電視對孩童心靈的傷害》這本書的作者艾佛略特甚至說,“不論電視播放什麼節目,隻要孩子花很多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麵,對他們就是有害的。”
看電視隻會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還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象力。一個看迪斯尼卡通長大的孩子,你要他畫怪獸,他永遠隻會畫出‘怪獸電力公司’那個毛怪的樣子,再也沒有任何想象力了。有幾個心理學家還提出了他們的研究報告說,“隻要在電視前坐上半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跟活動力就會下降,智商跟著減五十。”夠嚇人吧!
當然,在台灣這樣的環境下要孩子完全不看電視不太可能。荳芽也愛看電視,我也沒有嚴格禁止她看。隻是,我花更多時間在她眼前看書,讓她看到媽媽是看書、不看電視的。
有一天她問我:“媽媽你為什麼都不看電視、那麼愛看書?”
“我不喜歡電視,太吵了,我喜歡自己靜靜的看書,可以想很多東西。而且看書會讓我變聰明,我就可以寫很多文章、告訴很多媽媽我想到的事……做很多很棒的書給小朋友看……”。
荳芽一直以我做的童書為榮。之後,她看書時,她會告訴別人:“我要變得像我媽媽一樣聰明!”看書時間多了,看電視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一個人不能太癡迷一件事情,如果太癡迷就會對別的事情無所顧及,你就會被別人拒之門外。
一磅親情
在英國的什羅普郡,有一個名叫布裏奇諾斯的僻靜小鎮。那是一個自然環境非常優雅,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的美麗的小地方。二戰時期,希特勒曾經秘密計劃入侵英國後,在這個小鎮上建立納粹總部。但當納粹空軍被英國空軍擊敗後,希特勒改變了主意,因而布裏奇諾斯鎮幸免戰爭的炮火,至今仍然是人見人愛的天堂。
在這個小小的天堂裏,有一個名叫“一磅親情”的麵包屋。它的主人,是一個78歲高齡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無論大人還是頑童,都親熱地叫她麗蓓卡。這是個非常著名的小店,可以說鎮子上無人不知。而且,數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口口相誦著一個關於麗蓓卡的故事。到那裏去旅遊的人,除了觀賞堪稱絕版的自然風光之外,都會到麗蓓卡的麵包屋小坐,聽正在那裏休閑的人講述麗蓓卡年輕時的故事,和“一磅親情”麵包屋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