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餅破家
從前有一對夫婦,家裏有3個餅。夫婦倆一起分著吃,你一個,我一個,最後還剩下一個。他倆相約說:“從現在起,如果誰先開口說話,就不能吃這個餅了。”從此,為得到那個餅,倆人誰也不願先開口說話。
有天晚上,一個盜賊溜進屋裏,偷了他們家的財物。直到盜賊把東西全部偷光,夫婦倆因為先前有約,眼睜睜看著財物丟光。誰也不願開口講話。盜賊看到沒人說話,便當著丈夫的麵侮辱他的妻子,可丈夫瞪著兩眼還是不肯講話。妻子急了,高聲叫喊有賊,並惱怒地對丈夫說:“你怎麼這樣傻啊!為了一個餅,眼看著鬧賊也不叫喊。”
丈夫高興地跳了起來,拍著手笑道:“啊,蠢貨!你最先開口講的話,這個餅屬於我了。”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不同的事物,包含著不同的矛盾,即使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矛盾的具體情況不同,事物在發展中的作用也不同。其中必有一種矛盾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規定和影響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即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則屬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也就是次要矛盾。抓住並正確解決主要矛盾,就可以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推動事物發展。解決次要矛盾又可以影響主要矛盾的解決。
在這個故事中,夫婦二人之所以落得財失家破的結果,是因為夫婦倆沒能正確處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當兩人打賭爭餅時,誰遵守賭約,閉口無言是雙方的主要矛盾。應著力解決。可是,當盜賊進屋盜竊財物時,如何聯手趕走盜賊,保護家中財產,則成為主要矛盾,賭餅約定就成為次要矛盾。此時此刻,夫婦二人就應該抓住主要矛盾,齊心協力,抓住盜賊,保護財產。然而,夫婦二人因為牢記賭約,對盜賊不予理睬,讓盜賊有了可乘之機,將財物盜走,從而喪失了抓賊的大好時機,落得家破財丟。
“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想問題、辦事情,應該牢牢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麵,不能主次不分,因小失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堅持矛盾的客觀性,就是要弄清當時當地客觀存在的矛盾是什麼,從而采取正確的解決方法,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格林尼亞成才
在化學中有一種試劑叫“格氏試劑”,這種試劑是世界上最多能的試劑之一。它的 發明者就是克多·格林尼亞。他於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獎金。
格林尼亞在青少年時代曾經是個遊手好閑荒廢學業的“二流子”,家庭的優裕和父母的溺愛使得他放蕩不羈,整天吃喝玩樂。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猛醒:在他21歲那年的一次舞會上,一位美麗的姑娘引起格林尼亞的注意,他走上前去邀請姑娘,卻被姑娘冷冷地拒絕了。格林尼亞以為自己冒昧,連忙表示歉意,姑娘卻冷冷地說:“請站遠一點兒吧,我最討厭像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視線。”這話恰似當頭一棒,如利劍般深深地刺痛了格林尼亞的心。
回家後,他一頭紮在床上,在羞愧和苦痛中回顧自己的所為,下決心悔改,要做一個對人類有用的人。於是他俏然離家,給父母留下字條:“請不要探尋我的下落,容許我努力學習,我相信自己將來會創造出一些成績來的。”
從此,他埋頭苦讀,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補上了荒廢的學業,考上了法國裏昂大學。他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發現並糾正了著名化學家巴爾尼教授的一些疏忽和錯誤,發明了“格氏試劑,美好夙願終於實現了。裏昂大學破格授予他博土學位,他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
人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發展變化的。在發展過程中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格林尼亞變化的內因在於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後來埋頭苦讀鑽研,如果沒有這個內因,他斷然不能發憤自強。如果沒有姑娘的嚴厲批評和強烈刺激這個外因的作用,或許他還是那樣一如既往地生活。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使他幡然醒悟,終於成為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
溫順的兔子與巨大的災害
兔子美麗、溫順、可愛,是善良、機警、潔淨、活潑的象征,是上乘的觀賞動物。除此之外,兔毛、兔皮、兔肉味美可食。為此,澳大利亞於1939年在維多利亞的季朗地區放養了一些野。
這是件好事,但沒料想,由於天敵很少,兔群每年向北、向西擴大100公裏,到1950年,就蔓延到整個澳洲大陸,據估計,約有7.5億隻野兔,等於這裏人口的75倍,10隻野兔就可以吃掉一隻綿羊的飼料。兔子泛濫成災,糟蹋了綿羊的牧場,使譽滿全球的海浪綿羊成倍減少。為了和這些“可愛的兔子”進行鬥爭,政府競動用了空軍,使用毒劑,撥出巨款修築柵欄,保護農田和牧場,結果無濟於事。最後不得不請來細菌學專家,對兔科展開“細菌戰”。經過一番周折,終於實驗成功,使涎瘤炎這種惡性傳染病在兔群中流行,99.8%的野兔染病身亡。這才控製住了兔災。
這個事例生動地說明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道理,啟示我們做任何事情時都應把握住量與質的關係,促成好事,減少壞事。
財富和成功與愛
三個白須飄然的老人坐在婦人家院前歇腳,三人中,一個是“財富”,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愛”。婦人邀請他們進屋,三個老者笑嗬嗬地謝了她,身子卻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