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第七部分(2 / 3)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北極樓台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裏”,虛唱歌辭滿六宮。

七子論詩誰似公?曹劉須在指揮中——七子,指漢獻帝建安年間著名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應、劉楨,並稱“建安七子”。曹劉,指曹植和劉楨。這二句是讚譽張祜:論起做詩來建安七子哪位能與您相比?就是曹氏父子中最有詩才的曹植和七子中最突出的劉楨也當在您手下為您所指揮驅遣。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這二句全用典故。上句中“薦衡”,指孔融(字文舉)推薦禰衡之事。禰衡,字正平,東漢著名辭賦家,孔融深愛其文采而上疏推薦。下句中“乞火”,西漢蒯通把向丞相曹參推薦人才比作乞火:民間故事說有一家丟了塊肉,婆婆以為是媳婦偷吃了,便把她趕出家門。這媳婦向鄰居老媽媽告別,老媽媽囑咐她慢慢走,她婆婆定會追她回家的。於是老媽媽便拿了一捆草到這家去借火,說昨夜家裏的狗為爭一塊肉而相鬥,其中一隻狗被咬死了,現在要借火去煮狗肉。婆婆一聽立刻去追回媳婦。這“乞火”的故事後來便成了替人說好話的典故(見《漢書·蒯通傳》)。杜牧這句詩後有原注:“令狐相公曾表薦處士。”令狐相公即令狐楚,曾任宰相,故稱相公。據《唐摭言》,當令狐楚表薦張祜時,穆宗曾問元稹張祜的詩怎樣?元稹認為“張祜雕蟲小巧”,不值得“獎激”,故穆宗就未任用張祜。這兩句詩是以古人比今人,意為張祜曾得令狐楚的推薦,可惜沒有遇到蒯通般說好話的人,因此終不得進用。

北極樓台長掛夢,西江波浪遠吞空——北極,北極星,指朝廷。西江,指長江。這二句意為:張祜雖然隱居江湖但仍然長掛念國家大事;他依然激情滿懷,像長江之水,波浪吞空。

可憐“故國三千裏”,虛唱歌辭滿六宮——這兩句詩後杜牧有原注:“處士詩曰:‘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一聲《河滿子》,雙淚落君前。’”《河滿子》為詞曲名,一作《何滿子》。這是張祜之名詩。六宮,泛指後宮。這二句意為:可惜“故國三千裏”的歌詞雖然傳滿後宮,人人都唱,但一個“虛”字點出:它的作者張祜卻不得重用,流落江湖……

古人說:惺惺惜惺惺。這話是確切的:隻有共同遭遇、相似命運和相同誌趣的人才能互相理解,彼此同情。杜牧身為官吏,張祜身為“處士”,兩者之間雖有地位的差距,但一來二人當時已詩名滿天下,共同的誌趣使他們心靈能互相溝通;二來杜牧在官場也不甚得意,他也有懷才不遇的牢騷,故而同情友人的命運;三來當時士人的價值觀念還未如今天似的完全為權錢所汙染,他們仍以骨氣、才華、品德、作品為重。為官者不以勢驕人,隱逸者不以卑諂人,他們在人格和心理上是平等的,故而能夠惺惺相惜。這首詩正是古代為官者與隱逸者即仕人與布衣間真情摯誼的代表作品,從而可見古人之勢利遠不及今人之超前和登峰造極。

春末題池州弄水亭

這是會昌六年(846)杜牧在池州任上題於弄水亭上的一首詩。弄水亭在貴池縣南通遠門外,為杜牧所建,取李白《秋浦歌》“飲弄水中月”詩句為名。這首詩寫得瀟灑自然,真誠坦率,富於情趣,既寫出了詩人在池州為官時的生活,也寫出了他當時的思想情緒。

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

為吏非循吏,論書讀底書?

晚花紅豔靜,高樹綠陰初。

庭宇清無比,溪山畫不如。

嘉賓能嘯詠,官妓巧妝梳。

逐日愁皆碎,隨時醉有餘。

偃須求五鼎,陶隻愛吾廬。

趣向人皆異,賢豪莫笑渠。

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使君,係詩人自稱;左銅魚,銅魚是銅製的魚符,分左右兩半,唐代刺史時佩左魚符以為憑證。這兩句是說:我今年四十四歲(按:會昌六年,杜牧四十四歲)了,做過兩任刺史。

為吏非循吏,論書讀底書——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好官。底書,什麼書,底(dǐ),當時俗語。這二句是自謙之語,說我做官並不算治理地方有政績的好官;常常談書論文但又讀過什麼書?

晚花紅豔靜,高樹綠陰初——這二句和以下二句係描寫弄水亭及其周圍的景色。不僅對仗工整、意境幽美,而且寫出春末的特征:晚花紅豔而嫻靜,高樹碧綠而初陰,一個“靜”字、一個“初”字點化出一種微妙的心理感覺,與視角的色彩形象相映襯。

庭宇清無比,溪山畫不如——此二句一寫亭園建築,一寫周遭山水,雖用“無比”、“不如”兩個否定的抽象詞,但一與“清”、“畫”二字相連,就在誇張中令人想見其清幽如畫景色,使抽象詞具有了形象性。

嘉賓能嘯詠,官妓巧妝梳——環境描寫過後,接著寫人物活動。嘉賓即佳賓;官妓,指專門供奉官府的歌妓,在筵席上讓她們歌舞侑酒。這兩句是說來往的佳賓都是能吟詩作賦的高人雅士;筵席上侑酒的歌妓也都是巧梳俏妝的美姬嬌娃。這裏真實地寫出了封建時代官場生活的某些側麵,雖有士大夫階級的烙印和氣息,但不失其認識價值與美學價值。

逐日愁皆碎,隨時醉有餘——此二句係倒裝,前者為果,後者為因,因“隨時醉”,方“愁皆碎”。這與上麵二句緊密相連:有嘯詠、有侑酒,方“醉有餘”;“醉有餘”乃因嘉賓之嘯詠、官妓之歌舞而臻於“隨時”。然而“醉有餘”是為了“愁皆碎”,這表明詩人實際是借酒澆愁,心中有難平的塊壘……

偃須求五鼎,陶隻愛吾廬——這二句寫出兩種人生態度,詩人實際是皈依後者。前句中的“偃”,指西漢時熱衷於功名富貴的主父偃。據《史記·主父偃列傳》,他曾說:“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耳。”後句中的“陶”,指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他不為五鬥米折腰,隱居不仕,其《讀山海經》詩有“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之句。這兩句意為:我不像主父偃那樣熱衷功名,追求富貴;而願如陶淵明一樣清靜淡泊,歸隱田園。

趣向人皆異,賢豪莫笑渠——趣向,即誌向;渠,為第三人稱“他”。這兩句的大意是:人的誌向各有不同,你等賢人豪傑切莫恥笑他呀!這裏的他,指陶淵明,實際是說自己。賢豪含有諷刺意味。

杜牧是一位有憂國憂民情懷和經邦濟世抱負的詩人,他繼承祖父杜佑作《通典》的家學傳統,很注意研究“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樊川文集》卷十二《上李中丞書》)。他關心當時國計民生中的重要問題,主張削平藩鎮,抵禦外族侵淩,嚴懲官吏貪暴,大力修明政治。他特別注重軍事,認為用兵之道直接關係國家的興亡,曾有不少論兵著述。可見他是一個積極入世,恪守經世治國之道的人。但是由於仕途的挫折、官場的失意以及古代知識分子儒道並存的思想影響,往往在坎坷困頓之時,則以老莊退隱避世之道尋求精神解脫,維持心理平衡。這首心儀自然、向往陶令、落拓不羈、並帶自嘲味道的詩,就是這種心境的流露。“仕”與“隱”、“進”與“退”、“入世”與“避世”,是貫穿於古代知識分子一生的普遍矛盾心理,不獨杜牧如此。有的選注本中認為這首詩“交織”著他“一麵不滿足於官卑職小,一麵又向往隱居生活的矛盾思想”,這種解釋是不確切的。

池州清溪

這是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期間所寫的一首七絕。詩人酷愛這裏的一條清溪,終日在其身邊徜徉流連,由此引出一番感慨和感觸:既悲且喜。

弄溪終日到黃昏,照數秋來白發根。

何物賴君千遍洗?筆頭塵土漸無痕。

弄溪終日到黃昏,照數秋來白發根——本詩開始並未描寫清溪清澈流漾之美,而是寫了詩人自己的一個行動:“弄溪終日到黃昏。”一條小河竟然能使人一直盤桓到黃昏。終日在其身邊流連忘返,便可想見其魅力,這比用多少華美的形容詞描寫要經濟得多、含蓄得多也有力得多。接著詩人寫他的第二個行動:“照數秋來白發根。”“照數”就是以溪為鏡照著數自己頭上的白發,由此可見清溪之清。照數白發,乃詩人在顧影自憐。其時詩人已年逾不惑“早生華發”,華發,既是老之將至的標誌,也是飽經憂患的象征。“秋來”乃雙關之語:從字麵了解為入秋以來新增的白發;而實際是說自己已到生命之秋,詩人是在這生命的秋天檢點自己頭上的華發。至於那個“根”字,可作疊詞“根根”解,言“一根根白發”,形容其多,不可作“根部”講。

何物賴君千遍洗?筆頭塵土漸無痕——如果說上一句是借清溪抒發自己的遲暮之感,帶有一絲感傷,一縷悲音;那麼這兩句卻是以自豪之情讚美清溪對自己的惠賜和恩德。詩人先以設問突出清溪,並將其人格化(稱其為“君”),引起接受對象的懸念,然後才以最後一句重筆一語道破:原來自己的一枝染塵或塵封之筆是由於清溪的千遍洗滌才漸無塵痕!這一句也很含蓄,但聰明的讀者完全可以領會其意:是這清溪洗滌了自己的生花之筆,使詩的靈感文的才情涓涓流於筆下,清溪嗬,你是我才思的源泉、文采的母親!

人類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的源泉,但並不是唯一的源泉。比如詩,就不但以社會生活為源泉,而且以大自然為源泉。古往今來寫大自然的山水詩可謂多矣,而且名家輩出,名篇充棟,但像杜牧這樣把山水和自己的文筆聯係起來吟誦的,似乎還不多見。大自然,確實是淨化、哺育人類的源泉,它不僅淨化人的心靈,而且給他以靈感、才思和美感,因此它也是佳思美文的源泉。杜牧的“何物賴君千遍洗?筆頭塵土漸無痕”這兩句詩的美學和哲學價值,就在於一語道破了文學藝術與大自然的關係。

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

這是作者在池州刺史任上所作的一首送別詩。所送之友人蒯(kuǎi)希逸,字大隱,於會昌三年(843)中進士,唐代稱進士及第者為前進士。此詩較深切地表達了對朋友的惜別之情,同時也自然而然地宣泄了自己異鄉為宦、“有家歸不得”的苦悶心情。

芳草複芳草,斷腸還斷腸。

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楚岸千萬裏,燕鴻三兩行。

有家歸不得,況舉別君觴。

芳草複芳草,斷腸還斷腸——這開首二句就眼前之景,寫惜別之情。詩人一定是依依不舍地將友人送到郊外的十裏長亭。其時正當春天,眼前芳草連天,不見盡頭,正如惜別之情連綿無盡。古人把芳草(春草)當成離愁別恨的象征。《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南朝梁·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之如何?”唐·王維《送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因此這前後二句便有緊密的有機聯係:眼前是一片芳草嗬,再望還是芳草;令人腸斷嗬,再望還使人腸斷。芳草真成了使人腸斷的信號和條件反射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