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部分文藝片竟濫竽充數(2)(1 / 1)

娛樂觀察

除了叫好不叫座,國產文藝片還存在哪些問題?調查中,53.1%的受訪者直言部分標榜文藝片的電影隻是濫竽充數,45.8%的受訪者覺得一些影片本身沒有達到藝術要求,43.6%的受訪者認為其看不懂、不知所雲,29.9%的受訪者認為國產文藝片無病呻吟,24.5%的受訪者認為文藝片發展空間小,11.7%的受訪者認為國家對文藝片審查較為嚴格。

“對文藝片,我是懷著朝聖的心態去看的,因為這中間有創作者的情懷。”項源講述他的觀影感受說,如果電影精彩,即使看不懂也能感受到。“但有的導演真的很敷衍,故事都講不明白,隻會用些誇張的手法故弄玄虛。”

“現在即使是拍文藝片,有的導演也越來越重視票房,所以會做一些妥協,這就影響了影片的質量。”曹建科認為,現在我國電影市場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有機會拍電影,但是拍的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導演缺少專業素養,隻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很多東西不能更好地表達出來,電影也就缺點味道,有的甚至四不像。

顧崢指出,大部分人看不懂文藝片很正常,但是它對整個產業是有幫助的。“投資大的片子老板一般肯定願意投給有經驗的人,因為有經驗的創作人員往往會有固定模式,但是他們也很少產生新東西。藝術片投資小就願意用新人。而電影這個產業最重要的就是人。這是一個概率遊戲,投資越多,越有可能發現有才華的人,即使有一兩個,對整個產業都是有幫助的。”

“從美學上來說,藝術片對主流電影是有影響的。拿一個比較老的例子來說,徐克的《新龍門客棧》,影像風格肯定是受到《黃土地》的影響,但是《黃土地》是根本不賣錢的。還有對小人物的關注,電影題材、手法上的開拓等,都是文藝片對整個行業的作用。”顧崢說。

曹建科認為,商業片裏,都是大場麵,視覺上比較刺激,看完之後過段時間就忘了,而好的文藝片會讓人有一定的思考,給人印象深刻,能讓人記住的東西更多。他認為,國家可以出台相應的政策來加長放映期,這對觀眾欣賞能力的提高會有很大的改善。

調查顯示,對於如何支持文藝片的發展,45.0%的受訪者建議培養文藝片觀影群體,41.6%的受訪者建議發掘影片的商業元素,38.4%的受訪者建議加大宣傳營銷的力度,34.6%的受訪者建議開辦更多的藝術院線,34.4%的受訪者建議加長文藝片的放映期,18.5%的受訪者建議給予文藝片專項資金支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