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誌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極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冬季的特點
冬季的特點:陽氣潛藏,陰氣盛於外,草木凋零,蟄蟲伏藏,冬主閉藏。
冬季養生的方法
精神調養
神靜是指精神情誌安靜平和,做到“無擾乎陽”,令陽氣伏藏,即,“使誌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要保持情緒的寧靜,避免煩擾妄動,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起居調養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以利陽氣潛藏,陰精積蓄。以應“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中醫認為人體的衛氣司開閡,出汗是陰精和陽氣協調作用的產物。冬天天地氣閉,血氣伏藏,出汗會發泄陽氣。所以不應出汗,而要養精蓄銳,使陽氣內藏。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與溫暖,失去它萬物無法生存。同理,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
運動調養
適當運動,冬至後更要增加運動。戶外運動可以促進熱量的產生,調節新陳代謝的機能,可以增強大腦皮質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由於冬季天氣寒冷,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煉之前的熱身活動非常重要,衣著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原則。
飲食調養
冬季飲食以滋陰潛陽為主,以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冬季嚴寒,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要食用一些滋陰潛陽之物,要選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但不宜燥熱,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特別注意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體質,如果屬於寒熱性質的,一般不應該熱補,而胃腸不好的人,也要調節好胃後才能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