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治已病治未病(1 / 1)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治未病”的淵源

“治未病”一詞,早在中國夏商時代《周孔》、《呂氏春秋》等書中就有記載。而在《黃帝內經》中正式提出並確立。“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曆代醫家對“治未病”這一指導思想十分重視,在理論、實踐上都有所發展。

兩千多年來,《黃帝內經》“治未病”這一指導思想對中國醫學的臨床實踐和理論研究,起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從“治未病”的學術思想來看,古代醫家不僅僅重視中醫治療學的研究,而且十分重視預防醫學和康複醫學的研究。

在《黃帝內經》中,“治未病”的精神實質就是揭示了無病先防(預防醫學)、既病防變(治療醫學)、善後防變(康複醫學)。其目的在於通過研究“治未病”而達到揭示生命的奧秘,從而尋找出一條通往健康長壽的途徑。

“治未病”的健康模式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也就是預防疾病的發生和防止疾病發生傳變或者複發。“治未病”與兩個成語密切相關:一個是“防患於未然”,也就是通過注意防護、提高正氣來防病。這屬於中醫養生學的範疇。一個是“防微杜漸”,也就是盡早發現疾病、盡早幹預來防變。這屬於中醫治療學的範疇。由此可見,中醫“治未病”的理念是十分先進的。

《黃帝內經》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這條醫療原則,對於促進與保持身心健康也完全適用。“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古代的聖人認為醫學的最高境界不是治療已發生的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發生;政治家的高明不是體現在治理已形成的亂,而是體現在未亂之前即加以預防。如果病已產生再去治療,亂已形成再去治理,那就好像渴了才去挖井、臨戰才去鑄造兵器,這豈不是太晚了嗎?

《靈樞·決氣》:“兩精相搏,合而成形。”早在兩千多年前,聖賢早已認識到胚胎的形成是“兩精相搏”的產物,並認識到男女的婚齡、體質、孕期、情緒等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非常重視培養先天,優生優育,“強壽弱天”。人們要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從最早的男精女卵做起,以培育先天,優生優育,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黃帝內經》非常重視順應四時以養生防病。《黃帝內經》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人不僅賴以自然界而生存,還要與之適應才能達到健康無病,即“天人合一”。人要順應四時陰陽,並對異常氣候要適時回避。《靈樞·王癃津液》指出:“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氣下留於膀胱,則為溺。”《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故浮沉於生長之門。”以上說明了要順應四時,主動掌握自然界陰陽變化的規律,隨時調節適應,保持內外陰陽協調一致,抗禦外邪,增強體質防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