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裏藏刀”,形容對人表麵上表現得和藹可親,而內心裏卻陰險毒辣。語本於《舊唐書·李義府傳》:“義府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陰賊。既處權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義府笑中有刀。”意思是說義府貌似溫柔,與人說話時一定要麵帶微笑,但是一旦與他的意見不一,就必加陷害。所以當時人們稱他為“笑中刀”。後來人們就以“笑裏藏刀”來指那種口蜜腹劍、兩麵三刀、“口裏喊哥哥,手裏摸家夥”的做法。
此計用在軍事上,是指應用政治外交上的偽裝手段,欺騙麻痹對方,來掩蓋己方的軍事行動。這是一種表麵友善、使人疏於防備,而暗藏殺機的謀略。
信而安之〔一〕,陰以圖之〔二〕,備而後動,勿使有變〔三〕。剛中柔外也〔四〕。
【按語】
兵書雲:“辭卑而益備者,進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故凡敵人之巧言令色,皆殺機之外露也。宋曹瑋知渭州,號令明肅,西夏人憚之。一日,瑋方對客弈棋,會有叛卒數千,亡奔夏境。堠騎報至,諸將相顧失色,公言笑如平時。徐謂騎曰:“吾命也,汝勿顯言。”西夏人聞之,以為襲己,盡殺之。此臨機應變之用也。若勾踐之事夫差,則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一〕信:這裏是使動用法,即使敵人相信。安:這裏是使動用法,即使敵人安定,不生疑心。
〔二〕陰:暗地裏。圖:圖謀。
〔三〕勿:不要。“勿使有變”就是不要使敵人發生意外的變化。
〔四〕剛:剛毅。柔:柔順。“剛中柔外”,意謂表麵柔順,實質強硬尖利。語出《易經·兌卦》。《易經·兌卦》裏說:“兌,說也。剛中而柔外。”意思是說:“兌”是喜悅的意思。要內中剛毅而外表柔和。
【譯文】
表麵上要做到使敵方信任我方而喪失警惕,暗地裏我方則秘密策劃消滅敵人的辦法。做好充分準備以後才能行動,不要使敵人發生意外的變化。這就是表麵上柔和而內中卻剛毅的道理。
【按語譯文】
兵書上說:“敵人的態度表現得謙卑並在暗中加緊準備,這是敵人要向我方發起進攻的征候……沒有具體條約文字而請求媾和的,一定是另有陰謀。”所以,凡是敵人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都是暗藏殺機的外在表露。宋朝的曹瑋鎮守渭州,紀律嚴明,西夏人為此都很害怕他。有一天,曹瑋正在與客人下棋,突然有幾千名士兵叛變,逃奔到西夏的境內去了。當邊防的偵察員騎馬迅速來報告時,曹瑋下麵的將領都彼此大驚失色,而曹瑋卻依然談笑自如,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他不慌不忙地對偵察人員說:“這都是按照我的命令去行事,你們千萬不要聲張。”西夏人聽說後,以為這些叛軍是宋營派來殺他們的奸細,於是便把他們全殺掉了。這就是“隨機應變”計謀的運用。就像越王勾踐要報複吳國一樣,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百恭百順地侍候夫差,竟然能使夫差長期安逸而失去戒備。這也是勾踐成功地運用了“笑裏藏刀”之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