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水摸魚”,原意是把水攪混,乘魚兒暈頭轉向時,乘機摸魚,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獲。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當敵人混亂無主時,乘機奪取勝利的謀略。在渾濁的水中,魚兒辨不清方向,在複雜的戰爭中,弱小的一方經常會動搖不定,這就有可乘之機。更多的時候,這個可乘之機不能隻靠等待,而應主動去製造。即我方應主動去把水攪渾,使情況複雜起來,然後借機行事。

局麵混亂不定,一定存在著多種互相衝突的力量,那些弱小的力量這時都在考慮,到底要依靠哪一邊,一時難以確定。古代兵書《六韜》中列舉了敵軍的衰弱征狀:全軍多次受驚,兵士軍心不穩,發牢騷,說泄氣話,傳遞小道消息,謠言不斷,不怕法令,不尊重將領……這時,可以說是水已渾了,就應該乘機撈魚,取得勝利。運用此計的關鍵,是指揮員一定要正確分析形勢,發揮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把水攪渾,主動權就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此計運用《隨卦》的象理,是說打仗時要善於抓住敵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機行事,便可亂中取利。

乘其陰亂〔一〕,利其弱而無主〔二〕。《隨》,以向晦入宴息〔三〕。

【按語】

動蕩之際,數力衝撞,弱者依違無主,散蔽而不察,我隨而取之。《六韜》曰:“三軍數驚,士卒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眾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將,此弱征也。”是魚,混戰之際,擇此而取之。如:劉備之得荊州,取西川,皆此計也。

〔一〕乘其陰亂:意謂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陰,這裏指“內部”。

〔二〕利:利用。主:主見。

〔三〕《隨》,以向晦入宴息:語出《易經·隨卦》。《隨》,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兌上)。本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震為雷。言雷入澤中,大地寒凝,萬物蟄伏,故如象名“隨”。隨,順從。《隨卦》的《彖》辭說:“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彖》辭的意思是說“震下兌上,雷下澤上,澤中有雷,是《隨卦》。君子因此在晚上就入室休息”。晦,太陽下山,天黑了。向晦,就是隨著太陽下山而天暗下來。宴息,休息。意謂人要隨從天時的變化去作息,到了夜晚就要進入寢室休息。

【譯文】

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利用它力量虛弱而沒有主見時,使他順從我。就像人要隨從天時的變化去作息,到了夜晚就要進入寢室休息一樣。

【按語譯文】

在動蕩不安時,就會有多種力量在互相衝突,其中弱者猶豫不決,毫無主見,他們就會分散躲避而察覺不到,此時我方即可把他們爭取過來。《六韜·兵征》裏說:“全軍多次驚慌,隊伍混亂,又因把敵人估計過強而產生畏懼心理,交頭接耳地說些不利的話,並且相互擠眉弄眼,謠言不斷,蠱惑人心,不怕軍令,不尊重將帥,所有這些都是怯弱的征兆啊。”這就像無所適從的“魚”,應該在混戰之時乘機捕捉。比如劉備得荊州、取西川,用的都是這一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