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1 / 2)

“假癡不癲”,假,偽裝。癡,癡呆,無知。癲,瘋癲,癲狂。形容外表看似愚鈍,而心裏卻十分清醒。“假癡不癲”就是假裝癡呆,而內心裏卻特別清醒。此計不論作為政治謀略還是軍事謀略,都算高招。

用在軍事上,指的是,雖然自己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但故意不露鋒芒,顯得軟弱可欺,癡呆無知,用來麻痹敵人,驕縱敵人,其實內心非常的冷靜,然後伺機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打擊。

用在政治上,就是韜晦之術。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時候,表麵上裝瘋賣傻,給人以碌碌無為的印象,隱藏自己的才能,掩蓋內心的抱負,以免引起別人的警覺。其實自己內心非常清楚,等待時機一到,就大顯身手來實現自己的抱負。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就是個典型的例證。劉備早已有奪取天下的抱負,隻是當時力量太弱,根本無法與曹操抗衡,而且還處在曹操控製之下。劉備裝作每日隻是飲酒種菜,不問世事。一日曹操請他喝酒,席上曹操問劉備誰是天下英雄,劉備列了幾個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說道:“天下的英雄,隻有我和你兩個人!”一句話說得劉備驚慌失措,生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負,嚇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時一聲炸雷,劉備急忙遮掩,說自己被雷聲嚇掉了筷子。曹操見狀,大笑不止,認為劉備連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對劉備放鬆了警覺。後來劉備擺脫了曹操的控製,終於在中國曆史上幹出了一番事業。

寧偽作不知不為〔一〕,不偽作假知妄為〔二〕。靜不露機,雲雪屯也〔三〕。

【按語】

假作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為而實不可為,或將有所為。司馬懿之假病昏以誅曹爽,受巾幗、假請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薑維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妄為之,則似癡矣,所以破滅。兵書曰:“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露機,且亂動而群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或曰:“假癡可以對敵,並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儂智高時,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勝負無以為據。”乃取百錢自持,與神約:“果大捷,則投此錢盡錢麵也。”左右諫止:“倘不如意,恐沮師。”青不聽。萬眾方聳視,已而揮手一擲,百錢皆麵。於是舉兵歡呼,聲震林野,青亦大喜;顧左右,取百釘來,即隨錢疏密,布地而貼釘之,加以青紗籠護,手自封焉。曰:“俟凱旋,當酬神取錢。”其後平邕州還師,如言取錢,幕府士大夫共祝視,乃兩麵錢也。(《戰略考·宋》)

〔一〕寧偽作不知不為:寧可假裝無知而不行動。偽,假裝。不為,不行動。

〔二〕不偽作假知妄為:不可以假裝知道而去輕舉妄動。妄為,輕舉妄動。

〔三〕靜不露機,雲雷屯也:語出《易經·屯卦》。《屯》,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坎上),震為雷,坎為雨,此卦象為雷雨並作,環境險惡,為事困難。屯,難也。《屯卦》的《象》辭又說:“雲雷,屯。”坎為雨,又為雲,震為雷。這是說雲行於上,雷動於下,雲在上有壓抑雷之象征,這是屯卦之卦象。此計運用屯卦的象理,是說在軍事上,有時為了以退求進,必須假癡不癲,老成持重,以達後發製人。這就如同雲勢壓住雷動一樣,一旦爆發攻擊,便出其不意而獲勝。

【譯文】

寧可假裝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動,也不可假裝知道而輕舉妄動。要冷靜沉著,藏而不露。這是從《屯卦》象辭“雲雷,屯,君主以經綸”一語中悟出的道理。

【按語譯文】

假裝不知而實際上清晰明了,假裝不做而實際上是時機不成熟不能做,或是將等待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才行動。三國時,司馬懿假裝病,借口神誌不清殺死曹爽;他又接到諸葛亮“饋贈”的婦女首飾,他並不為此侮辱而惱怒,而是上表假裝請戰,卻堅壁不出,借以疲勞蜀軍,因此獲得成功。薑維九次率兵討伐中原,明知這樣做不行而偏要輕舉妄動,那就是真的癡了,所以他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失敗。《孫子兵法》上說:“善於用兵而取得勝利的人,並不顯示自己的智謀和爭著出名,也不炫耀自己的勇敢與戰功。”當他們的計謀還沒有機會實行時,他們會像《屯卦》所說的那樣,沉著冷靜得像個呆子。如果假裝癲狂,不僅會暴露戰機,而且會因胡亂行動而引起三軍猜疑。所以,假裝成呆子的必取勝,假裝成癲狂的必失敗。有人說:“假裝成呆子的既可以用來對付敵人,又可以用來治軍。”在宋代,南方少數民族有迷信鬼神的風俗。狄青率軍征伐儂智高時,大軍剛到桂林以南,狄青便假裝拜神說:“天神啊!這次打仗勝負難料呀!”說著就拿了一百個銅錢向神許願:“如果能取勝,請讓丟在地上的這些錢都正麵朝天吧!”左右隨從部將勸他說:“這樣做不行啊,倘若這些錢不能都是正麵朝天,恐怕會影響士氣!”狄青不聽從勸說。在千萬人的注視之下,他大手一拋,一百個銅錢落在地上,全是麵朝上!這時全軍舉手歡呼,聲音響徹山林和曠野,狄青也很興奮。他命令左右隨從取來一百根釘子,根據銅錢散落的疏密,在原地用釘子釘牢,並親手用青紗蓋上來保護,說:“等到取得勝利凱旋時,一定來酬謝神靈,並取回銅錢。”後來,狄青率軍平定了邕州凱旋時,按照原先說的那樣去取那些錢。他的士兵們都虔誠地蹲在周圍禱告觀看,卻見那些銅錢原來兩麵都是一樣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