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救災(3)(1 / 2)

“求求你了。”大嬸摸了一把眼淚,顯然是情緒不受控製,繼續哀嚎,“都怪我,那孩子本來就不喜歡讀書,是我逼著的。非逼著他去送死啊,非得上什麼學。這可怎麼好。”

“您放心,現在著眼是把孩子找回來,其他的等孩子回來再說。”

她的微薄之力也隻能是安慰。

同行來的心理醫生和護士也在繁忙的工作,大災大難各個環節都是連軸轉動。

當夜大家開會時,均是眼皮深深搭著,神色疲倦,韓申的左臂上被勾出一道血痕跡。

與毛鬧鬧同任務另一位是專業科班出生的當地記者,對周邊地區的地勢熟悉很是熟悉。且對於如何安撫民眾很有一套。

“張記者,就你看我們明天的行程應該是怎麼樣的?心理醫生已經開始對部分災民進行治療,但是很多依然是有心理障礙的。畢竟是自己的親人,怎麼能放下心。”

“毛小姐,是這樣的。我曾經在外省也參與過一次抗洪救災的行動,每次都十分觸動人心。我拍了很多讓人撕心裂肺感動不已的照片,如果換個角度讓我變成災民我也會崩潰。我們實際的任務其實說明確也明確,說模糊也模糊。”

鬧鬧擰開一瓶水遞給他,“我懂的。”

“我們沿路上臨危而變,不要拘於死板。”他沒有接過水,而是過於嚴肅的開口,“這些物資我們能省則省吧,畢竟這邊山窪地險,就算直升機調物資也不是一會半會,盡量留給災民吧。”

鬧鬧的手一頓,神情略顯尷尬的又把水蓋擰了回去放到集中區裏。

張記者身臨災情多次,每每上頭派來的慰問人員哪次不是走個過場擺個秀,外麵受災人員風霜露宿他們卻頓頓飽餐,他早就看不過眼。慣性的就把鬧鬧列於同類,麵上給了尊重但是心裏不甚服氣,帶些鄙夷。

甚至看到鬧鬧隻要過於“浪費”一點的行為就極為誇大放大,認為作風十分不對。

“好了,毛小姐早點休息吧。”也不等鬧鬧給回個話就提著自己包轉到另外一個房間去了。

組織行為裏麵告訴我們很多人看人都會產生社會偏差的,而張記者很明顯的對鬧鬧產生刻板效應,對於鬧鬧“這一類”的人不留好麵子。

鬧鬧脾氣是倔的,就張記者這作態她當然看出了他對她的看不起。越發這樣,她就斷不會拿水喝了,她得讓張記者看看人與人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私自利,在大難麵前沒有血性。

倦了棉被,伴著同屋大嬸的鼾聲她卻是如何也睡不著。

白天戰士們從被激流衝垮的茅屋裏救出小孩的場景還曆曆在目,那孩子手臂不知被什麼重物壓過血直直的淌,上麵灰黑加上血的鮮紅觸目驚心的,而孩子早就已經昏迷過去。

她感觸良多,總想著一定要為他們做點什麼。

原來那些自己認為的荊棘坎坷一對比根本就是沫沫,生命都遭到了威脅,那些虛的壓根就是屁。

想著想著,人也強迫進入睡眠,夜裏夢裏麵那倒豐神俊朗的高大影子一直重複著那句,“是兩個獨立的人相互扶持,而不是過於依賴。”她還是嬌嬌氣氣的埋怨,而轉身自己卻猶豫了,顧邵的話實則不是全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