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寨,怎一個“清”字了得?置身山水間,那裏的山巒是清秀的,泉水是清淳的,空氣是清新的,景色是清美的,環境是清雅的,境界是清淨的,氣候是清涼的,感覺是清爽的。讓人頓生“但願常作山中人”的情懷。
三清寨位於靈石縣盡林頭村,是一處獨具魅力、返璞歸真的純天然風景區。有古誌書記載:三清寨,在縣東四十裏綿山上。四麵俱是懸崖陡澗,險不可登,上有一尖峰高過百餘丈,厚數十尺,若屏風然,人這謂之屏風石,內有清泉,可以避兵。這裏石奇、林茂、土淨、水純、氣清。步入三清寨,山高林密,溝壑縱深,奇峰秀岩,萬木蔥蘢,瀑布清泉,野花送馨,絕壁斷崖,時鳥變聲。雖千百年曆盡滄桑,卻素麵童貞,綺麗雄渾,依然平平靜靜而又春華秋實地保持著自己的原生態本色,增豔於造化。
三清寨內有三清觀。“三清”是道教所信仰的三位最高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亦稱天寶君)、上清靈寶天尊(亦稱太上道君)、太清道德天尊(亦稱太上老君);三神所居的仙境分別稱玉清、上清、太清,合稱“三清”、“三清天”或“三清境”。明嘉靖有俺答兵殺人放火,田氏家族建堡,縣令到此表彰。後因著名的反清複明義士侯和尚在此屯兵造反,安營紮寨,名“三清寨”。
三清寨,怎一個“清”字了得?那裏的山巒是清秀的,泉水是清淳的,空氣是清新的,景色是清美的,環境是清雅的,境界是清淨的,氣候是清涼的,感覺是清爽的。
步入三清寨,猶如進入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滿山遍嶺覆蓋著喬、灌、藤、草、花,即使是懸崖絕壁上、石罅中、梯台上,都長滿了奇鬆怪柏。說她是樹木的海洋、花草的王國,一點也不過分。這裏的森林覆蓋率幾乎為百分之百,因為澗流中、石隙間,也都見縫插針地生長著植物。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三清寨無疑是一個人人向往的天然氧吧。久居喧囂噪雜、空氣沉悶的塵世,來到三清寨,置身山水間,簡直換了一個世界,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氣,令你神誌清醒,久之,又令人迷醉,無一例外地會頓生“但願常作山中人”的情懷。
人常說,“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三清寨,除了喬灌藤草花多外,就數泉、溪、澗、潭、瀑多。進入大山,你看到處是泌湧的泉水、湍急的澗流、靜滯的池沼、飛漱的瀑布、澄澈的水潭……聽到的是叮咚的滴水、嘩嘩的溪水、汩汩的澗水、喧囂的瀑水、無聲的池水……喝到的是純淨、甘甜、清淳、涼爽、可口的礦泉水。這些水流,由山上流到山下,由後溝流到前溝,最終彙入“三齊溝”水庫,又由水庫的溢洪渠流出大山,一路歡歌,流過了村莊,灌溉了農田,注入了汾河支流——靜升河。
三清寨有十景:對角梁、滴水崖、屏風山、吊棺崖、白雲洞、三疊瀑、懸空石、三清觀、插旗石、一步崖。
對角梁是觀看三清寨自然景觀的最佳觀望點。站在對角梁,會看到兩岸徒岩峭壁的山峰,山頂上雲霧繚繞,蔚藍的天空,有幾片薄薄的白雲隨風飄動,讓人詩意頓生。
滴水崖因石崖終年滴水,頗具雅趣,故成一景。
屏風山是三清寨最美的一處自然景觀,因形似屏風而得名,“石屏風”可謂“三清寨”的鎮山之石。古誌雲:屏風石,在縣東四十裏三清寨上,乃綿山峰也。高逾百丈有奇,厚數十丈,如屏風然,名屏風石。下有清泉。由於“石屏風”的天然間隔,增加了“三清寨”的一份神秘,今若有武陵人,定會“忘路之遠近”而好奇裏麵的世界。在屏風的石縫裏星星點點的伸出一盆盆大多為鬆柏的綠葉觀賞植物,令人感到山的靜謐、溫馨,又給人以文雅、恬靜的感覺。走進三清寨,映入眼簾的是潺潺流水、飄飄白雲、青青山巒以及鬼斧神工的千仞石壁和飛流直下的懸空瀑布。令人興奮,令人入迷。仿佛間,會讓人產生一種“此景隻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看”的幻覺。
吊棺崖崖壁有巨石形如懸棺,大自然之神工,歎為觀止。
白雲洞洞口石壁上刻有“白雲神洞”字樣,白雲洞因此而得名。
滴水崖是一處遮風避雨的好地方,長長低低的懸崖下,隻能容得一人站立行走,走在崖下能看到山花聽到水聲,最令人感到珍貴的,是石崖下從石縫中流出的那股清泉。此水清冽甘甜,若喝上幾口不僅可以祛病,還可以延年益壽!
三疊瀑是因為三個瀑布相連,懸掛空中,飛流直下,令人興奮,令人入迷。
三清觀分上下兩層,一層為廟宇區,二層是生活區,依山而建,擋風避雨。現隻遺殘碑斷瓦,述說著曾經的故事。
插旗石當年山寨義旗在此飄揚,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
一步崖這裏雖地勢險要,卻風光無限。讓人頓生“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感。
如今,三清寨尚未開發,如果您想一睹它的風采,可別忘了帶上一位向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