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雋,明冀南道汾州靈石縣尹方村(今靜升鎮尹方村)人,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中舉,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初授直隸容城縣(今河北容城)知縣,時逢山海關、京師(今北京)、保定一帶地震,“宮殿搖動”,“城郭毀壞”。容城地處震區之內,房屋多坍塌,民眾有傷亡。宋之雋迅速組織救災,百姓感德,上司也以“事使得體”器重。
繼之調戶部,先後任主事、員外郎、郎中之職。當時閹黨猖獗,熹宗賜魏忠賢“顧命大臣”印,其妻客氏欽賜奉聖夫人(一品)。崔呈秀等閹黨五虎、五彪、十狗秉承魏忠賢之意,興大獄,殺忠良,毀天下書院,將東林108人比若《水滸》人物,編成《點將錄》,榜東林黨人姓名於天下,當時被指控為東林而受拷掠死者甚眾。在如此混亂的政局之中,宋之雋“守正不阿”,常以地震之後民生維艱、國庫少收等為托辭,拖延、少付或拒支閹黨編纂《三朝要典》及為魏忠賢立生祠等款項。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駕崩,信王朱由檢繼位,是為思宗。十一月,思宗下旨宣布魏忠賢罪狀,並黜逐魏忠賢於鳳陽,途中魏忠賢自殺;隨之,殺客氏,定逆案,毀生祠,毀《三朝要典》,贈恤天啟間被害諸臣。求治心切的思宗同時盡罷各地鎮守中官,宋之雋因不附閹黨,轉任山東登萊道海防監副使,依然忠於職守,加強海防。
崇禎四年(1631年)登州遊擊孔有德奉命率部援遼,中途叛還。次年,孔有德與參將耿仲明聯合占據登州。在討伐登州與海防兵力部署上,宋之雋與巡按監察史意見相左,並據理力爭。結果以忤欽命被罷職返鄉。後登州城破,孔有德、耿仲明逃入海島,降後金(清),致清軍攻陷旅順。宋之雋為之痛心疾首。
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闖王李自成率軍入山西,沿汾河北上,靈石城破。義軍久聞宋之雋盛名,逼仕於他,並請他隨軍去攻太原,他寧死不從,被殺;宋之雋妻喬氏見夫被殺,撞階而死;女兒含淚收殮父母後,也“拔簪刺喉死”,村人草草收葬宋氏三口。五月,清軍多爾袞入京師,為崇禎皇帝發喪改葬,諡莊烈湣皇帝,陵稱思陵。清軍取得山西全省後,曾命厚葬宋氏“一門忠烈”於尹方村東宋氏祖塋,並入祀靈石縣“鄉賢忠孝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