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旅程耗時半個月,盧梭覺得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次旅行。當時盧梭20歲,他獨自一人漫步在鄉間田野、峰壑大川,盡情地欣賞著大自然的瑰麗美景。此時的盧梭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他覺得足夠年輕,且有公使的介紹,如果能擔任軍官的助手,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軍人,這樣也算文武雙全。他想象著自己身穿軍裝,頭戴戎帽的樣子,胸中不禁充滿了豪情壯誌,好像自己正置身於炮火之中,眼前是戰壕、堡壘,對麵是敵人的軍隊,他麵臨著生死的考驗毫無畏懼,勇往直前。
盧梭到達巴黎後,這個大都市呈現出來的景觀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宏偉的建築物、井然而整潔的街道,盧梭參觀了輝煌的凡爾賽宮和巴黎聖母院,整個城市浪漫的藝術氣息將盧梭包圍其中。不過他並不覺得這個城市十全十美,沿街的賣藝者和小商販有些破壞市容,盧梭認為這很不協調。相比於巴黎,都靈似乎更為恬靜和可愛,盧梭有點懷念那個寧靜的城市了。
盧梭經由公使的推薦,很快進入軍中,但翻譯官的團長朋友是個吝嗇的人,他想讓盧梭做他侄子的勤務兵,並且沒有薪水,盧梭沒有答應。不久後,盧梭身上的錢花光了,雖然公使又寄了些錢給他,但盧梭意識到留在巴黎並不是長久之計,在這裏找一份工作並不容易。他想起了華倫夫人,上次一別,已經很久沒有見麵了,盧梭的思念之情日增,他決定離開巴黎去找尋華倫夫人。
盧梭再次踏上旅程,他依然是獨自一人。在盧梭20年的生命中,沒有在哪一個城市待很長的時間,他一直在路上。旅行對於盧梭意義重大,他不僅在旅途中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意誌,而且借由不斷的步行運動,也鍛煉了身體素質,精神狀態也變得振奮且樂觀。沿途的美景給了他極大的精神享受,他不止一次地覺得自己的身體已經和自然界合二為一了。這些旅行也讓盧梭認識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隻有傾心地去感受自然,才能與世間萬物建立和諧美好的關係,自身才能獲得更長久的發展。盧梭的每次旅行都帶給他不同的感觸,這次行程也同樣充滿生機和樂趣。
有一天,盧梭陶醉於四周優美的環境,不知不覺中迷路了,經過幾個小時的探索,也沒有找到出路。盧梭渾身疲乏、又渴又餓,他走到附近的一戶農家,懇請主人為他提供一點午餐,並表示願意付錢。主人拿出牛奶和黑麵包,盧梭狼吞虎咽、風卷殘雲般很快將這些食物吃掉了,但是仍然覺得沒有吃飽。主人看出來了,他掀開廚房的地板,從地窖裏取出一塊白麵包、一塊火腿、一瓶美酒,以及一盤炒蛋,盧梭大快朵頤,飽餐了一頓。
當盧梭要付錢時,主人麵露驚訝之色,很明顯,他無意收取盧梭的報酬。主人再三辭謝,並告訴盧梭由於地方官吏到處擾民,所以他才將酒食麵包藏起來。他還囑咐盧梭,一定不要將這件事告訴其他人,如果被官吏們知道了,他一定會受到刑罰。這件事讓盧梭認識到了平民百姓生存的不易,他們辛苦勞作,卻連用自己的血汗賺來的食物都不敢享用,官吏們的壓榨和社會的不公已經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盧梭為這種狀況感到憤憤不平,他不禁產生一種抑強扶弱的決心,這為以後盧梭的民主自由思想埋下了種子。
到了裏昂,盧梭的旅費已經快用完了,無奈之下,他隻好省吃儉用,盡量不在旅社中用餐,而是到外麵隨便找點食物充饑。有一天晚上天氣很熱,盧梭決定露宿街頭,他找到了一張椅子。一位教士經過這裏,看到躺在椅子上的盧梭,好心地問他是不是沒有地方住。盧梭對他述說了自己漂泊的經過,這位教士對他深表同情,邀請盧梭到他家過夜,並熱情地接待了他。這使得盧梭很感動,雖然人情日漸淡薄,但善良的人還是無處不在的。第二天早上,盧梭拜別了教士,繼續他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