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1 / 2)

盧梭在巴黎有許多朋友,其中與狄德羅和格林相交最深。格林初到巴黎,盧梭到哪裏遊玩或是參加朋友的聚會都會帶他一起去。一次聚會上,格林認識了哈娜小姐,並對她一見鍾情,可惜哈娜小姐已經名花有主,對格林的態度比較冷淡。格林為此深感苦悶,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的症狀很奇怪,格林呼吸正常,心跳正常,根本檢查不出來有什麼不對勁,但是他不說話、不吃飯、不喝水也不動,他的身體似乎沒有感覺到痛苦,可是看上去又毫無精神、奄奄一息。同是王子隨員的勒拉先生和盧梭輪流照顧格林,勒拉負責夜間,盧梭則負責白天。這樣過了很多天,格林仍是一動不動,突然有一天早晨,他自己穿衣起床,照常出去做事。

這種怪病驚動了全城,格林也變得引人注目,他儼然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情癡,不久後格林成為上流社會的時髦人物。在格林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的情況下,他對盧梭漸漸地疏遠了。盧梭很失落,他對格林說:“你這時候和我疏遠了,我可以理解;等你失意時再來找我,我還會當你是朋友的。”格林聽了盧梭的話,心裏有些慚愧。這之後,雖然他們偶爾還會見麵,但昔日的情誼已經不複存在了。

盧梭為避免各種應酬,時常到巴黎的郊外去散步,他偶爾也會在郊外住幾天,那裏空氣新鮮,風景宜人。時常與他同行的是繆沙爾先生,他會彈琴並且很喜歡意大利音樂。盧梭經常與他暢談音樂以及歌劇。這些談話使盧梭興起了創作歌劇的念頭。一天早晨,盧梭一邊散步一邊喝著郊外甘甜的泉水,信手寫了幾段歌曲。下午茶時,他將這些曲子拿給繆沙爾。這些作品隻是隨意創作的,盧梭並沒有對它們抱有多大期望,可是繆沙爾卻連聲讚賞,鼓勵盧梭將整部歌劇完成。盧梭興奮之餘,在六天之內就把全劇寫完了,劇名定為《鄉村預言者》,後來又花了三個星期修改謄清。

1752年3月1日,這部歌劇正式公演,觀眾反應十分熱烈。皇室的一位大臣也來觀賞,演出結束後,他希望這部歌劇能在皇宮裏再演出一次,並邀請盧梭出席。那天在皇宮表演時,盧梭仍然是平日的裝扮,他雖然因為能和皇後及那些貴族同座觀賞歌劇而感到榮耀,但並沒有過分在意這些。劇中的演員和歌手都非常賣力地演出,第一幕結束時掌聲雷動,以後的每一幕都贏得了觀眾的喝彩,盧梭聽見坐在身旁的女士們互相交談:“這部歌劇真是美妙極了!幾乎沒有一個音符不令人蕩氣回腸!”聽到這些,盧梭十分開心,甚至感動得落淚。他對自己的作品能受到如此歡迎,感到欣慰和榮耀,對女士們的讚揚也有點沾沾自喜。

有一個晚上,皇室大臣對盧梭說,國王將贈與他年俸,並將在覲見時親自獎賞他,以資鼓勵。這個消息讓盧梭喜出望外。覲見的前一天夜裏他竟興奮得睡不著,他一直幻想著覲見時的場景,忽然他意識到自己不知道如何回答國王的問話,也不知道該如何應付貴族們,如果到時候驚惶失措不是有損顏麵嗎?盧梭思前想後,決定還是放棄年俸,不去覲見國王,雖然這會遭受經濟損失,但卻不必受那些貴族的約束。何況如果接受了年俸,將來可能會影響到自己人格的獨立。第二天清晨,盧梭借口突生急病,拒絕覲見。這個舉動引起了外界的不滿,很多人對他的行為表示不理解,甚至責備他過於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