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自己的長相過不去
很多人都喜歡琢磨自己的長相,愛對自己品頭論足。可這一“品”一“論”,便引出許多人的無限煩惱。
李雪剛滿15歲,恐怕現在跟她最親密的要算她那麵小鏡子了。每天隻要一有空,她準把小鏡子拿出來仔細端詳一番。李雪長得並不難看,起先她也是抱著一種自我欣賞的態度來照鏡子的。不過日子一久,她就開始對自己的相貌“橫挑鼻子豎挑眼”起來。她發現自己的五官都“不甚理想”:眼睛過小了,而嘴巴又太大……這樣每日照鏡子不是孤芳自賞而是顧影自憐了。她埋怨父母把不良的基因遺傳給了自己,讓自己沒“臉”見人。為此,她心中總升起一陣陣的惆悵……
李雪這樣的事例在青少年中並不少見。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春期是人認識自我並急於肯定自我的人生階段,而自己的外部形象更是他們進行自我評價的重要方麵,這一點常常被成人忽視。青少年覺得自己的外貌幾乎就是自我的全部象征,直接關係著自己在同齡人中的地位與尊嚴,因此容不得半點“差錯”。因此,他們才會“吹毛求疵”地研究自己的外貌。女孩倍加關注自己的長相、身材和皮膚,她們特別愛照鏡子,不是嫌自己鼻梁太低,就是嫌自己額頭太窄,甚至覺得發胖是一種病態。而令男孩經常憂慮不安的,是他們認為自己的身材不夠高大,臉上長痘,體重超重,等等。尤其是他們常把身材高大與男子漢的形象聯係在一起,所以身材矮小的男孩常常有著強烈的自卑感。這一切都是青春期所特有的“體態意識”帶來的煩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爾茲曾指出:青少年對外表所產生的煩惱,其心理障礙大都是在腦子裏存在著一種“幻想式的醜陋”。據他對美國中學的學生所作的調查表明,約有90%的人對於自己的外表有所不滿。這說明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外貌的“期望值”較高。特別是一部分青少年,總以一種極度挑剔的目光來審視自己的外貌,把自己身上的一點“醜”無限地加以誇大。
人在相貌的問題上極易受自我暗示的影響。如果你以挑剔的目光先假定了某一部位有點不對勁,以後就會越看越不對勁,如此將形成不良的自我暗示。李芳是個上高三的女孩,剛上初中時她隱隱地覺得自己的鼻子有點“扁”(實際上相當正常),從此她的鼻子就開始不得安寧了。每天一有空就要照照鼻子,越照越覺得自己的鼻子有“問題”。於是,她“發明”了一種簡易的“隆鼻術”——用手反複地捏鼻子。她是上課捏,下課也捏,就這樣整整捏了六年。結果本來一個挺美的小姑娘被捏得鼻子不是“鼻子”——發腫發炎了。
確立良好的“自我意向”,是擁有健康心理和快樂生活的關鍵。因此,對外貌不妨坦然地自我悅納,即以積極、讚賞的態度來接受自己的外在形象,並設法消除各種附加於其上的“不良信息”,做到不聽、不信、不製造。一句話,不給自己找麻煩。隻有在心理上承認和接受了自己的“自然條件”,才能進一步地美化自己、喜歡自己,讓自己透出生機勃勃的美來。每一個正為自己的外貌而苦惱的人,都請記住:“別跟自己的長相過不去!”
不要沉溺於失戀的痛苦
愛情,自古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領域。無數偉大的藝術作品都來自於對偉大愛情的憧憬。與愛情直接相關的便是婚姻和家庭。婚姻幸福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體現,和諧的家庭生活為事業成功提供有力的支持。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探索路程,他們的背後大多有一個默默無聞的伴侶的支持,才得以走向輝煌。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伴侶對於人生可謂是意義重大。
對於愛情的選擇表麵上看是與一個人有關的,但是實際上卻是雙方共同協調才能順利走下去的。“愛你但與你無關”的論調也不過是存在於網絡語言中,在現實生活中一擊即碎。愛情需要雙方的共同認可,否則隻能以失敗告終。
失戀,一個很常見的人生經曆,卻同時又不得忽視。它是指陷入愛情中的兩個人,由於某些原因,其中一人不再願意與對方繼續下去而放棄這段愛情的現象。不得不承認,失戀對於雙方而言都是痛苦的,即使是對於提出分手的那個人而言,也是不好受的。任何一段感情的初衷都不是為了將來的決裂,所以最終走不到一起或許有很多客觀因素在主導著。而很多悲觀的人總因為一段戀情的失敗而對自己的未來都畫上叉號,甚至有了殉情或者犯罪的傾向,這些都是極端且愚蠢的做法。一個人的存在價值或者意義,不應該完全通過另一個人的感情肯定來體現。愛情確實是人類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絕對不是全部。你可以沒有愛情而簡單地生活一輩子,但是你不能因為沒有吃穿住行而生活一輩子。生活離不開吃穿住行,愛情不過是這些基本物質上的精神享受,有了它或許你的生活更加多彩,但是愛情不可強求,實在沒有愛情這種佐料,生活依然可以過得下去。
不可否認,失戀確實帶給人很大的痛苦和煩惱,那種挫敗感也許如同強力炸彈般讓人短時間內承受不住。但對待失戀,樂觀者和悲觀者處理的方式卻截然不同。對於那些樂觀的人而言,他們也曾痛苦,也曾悲傷,不過他們不會讓這種情緒影響到他生活的其他領域。雖然他(她)已離去,可生活依然在繼續,如果因為丟失愛情,把工作也丟掉,人生也丟掉,自我也丟掉,那豈不是很愚蠢的做法嗎?作為一個堅強的人,即使失戀了,即使眼中還有淚水,依然要對生活微笑。要相信自己,他(她)離開了你,隻是因為你們不合適而已,並不代表你不優秀。他(她)的離開,是你的身邊少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她)的身邊少了一個愛他(她)的人,這絕對是他(她)的損失。
然而,總有部分思想極端的人,麵對失戀的狀況,無法把握自己的人生。他們或者性情大變,暴躁無比,不但影響了工作,也影響了和家人的相處;又或者暴飲暴食,自暴自棄,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有了輕生的想法;更甚者以死相逼,或者產生報複心理,最終導致兩敗俱傷。想想看,因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種多麼愚蠢的做法。
為失戀而痛苦不堪的人必須學會自我調整、自我拯救。雖然愛情不在了,可是還有親情和友情的常伴;雖然這段愛情失敗,但是離開一棵樹,你獲得的則是整片森林;雖然他(她)選擇了離開了你,可是你的意義、價值依然可以從工作、生活等很多方麵去體現。你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不是為了做給那個離開你的人看,而是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
做一個堅強的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這種失戀後的瀟灑並不代表你薄情,也不代表你沒有付出感情,它是一種成熟的人生態度。流水本無意,何必要強留。既然已經失去,為何不做一個瀟灑的人,相信總有那麼一方清水,願意為你停留。
在成長中,很多人都品嚐過失戀的痛苦。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短期的痛苦和悲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直沉湎於這種痛苦而無法自拔,那麼就是非常不明智的了。天涯何處無芳草,既然感情不能勉強,何不想開一點,給自己多一點空間,也給自己另外一個幸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