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心理主要表現為缺乏信心,放棄對自己大腦的支配權,沒有主見;總覺得自己能力不足,甘願置身於從屬地位;總認為個人難以獨立,時常祈求他人的幫助;處事優柔寡斷,遇事希望父母或師長為自己作決定。具有依賴性格的學生,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發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賴型人格障礙。依賴性過強的人需要獨立時,可能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內心缺乏安全感,時常感到恐懼、焦慮、擔心,很容易產生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反應,影響心身健康。
那麼,人為什麼會在對別人的依賴中迷失自己呢?這是因為依賴的產生同父母過分照顧或過分專製有關。對子女過度保護的家長,一切為子女代勞,他們給予子女的都是現成的東西,造成子女頭腦中沒有問題,沒有矛盾,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時時處處依靠父母。對子女過度專製的家長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時間一長,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對,自己錯”的思維模式,走上社會也覺得“別人對,自己錯”。這兩種教育方式都剝奪了子女獨立思考、獨立行動、增長能力、增長經驗的機會,妨礙了子女獨立性的發展。
要克服依賴心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出招:
第一招:要充分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危害。要糾正平時養成的習慣,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習,不要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遇到問題要作出屬於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加強自主性和創造性。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因為獨立的人格要求獨立的思維能力。
第二招:要在生活中樹立行動的勇氣,恢複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沒做過的事要鍛煉做,正確地評價自己。
第三招: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在學校中主動要求擔任一些班級工作,以增強主人翁意識,使自己有機會去麵對問題,能夠獨立地拿主意,想辦法,增強自己獨立的信心。
第四招: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習。多與獨立性較強的人交往,觀察他們是如何獨立處理自己的一些問題的。同伴良好的榜樣作用可以激發我們的獨立意識,改掉“依賴”這一不良性格。
求人永遠不如求己
一位拳擊高手敗給對手後,憤憤不平地找到師傅,要求師傅幫助自己找出對方招式中的破綻。師傅卻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要他在不擦掉這條線任何一部分的前提下,使這條線變短。拳擊高手不得其解,向師傅請教。師傅在原先那條線旁,又畫了一條更長的線,這樣一來,原來那條線看起來就變得短了許多。師傅說:“如何使自己變得更強,才是你的取勝之道。”
一個人活在世上,既不能像春天的蚯蚓、秋天的蛇一樣的軟骨頭,也不能像風雨中的落花柳絮,找不到根基,而是要自立自強。
自立自強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也是成長力量的源泉。力量是每一個誌存高遠者的目標,而模仿和依靠他人隻會導致懦弱與屈服。力量是自發的,不依賴他人。坐在健身房裏讓別人替我們練習,是無法增強我們自己的肌肉的力量的。沒有什麼比依靠他人的習慣更能破壞獨立自主的能力。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將永遠堅強不起來,也不會有獨創力。做人,要麼獨立自主,要麼埋葬雄心壯誌,一輩子老老實實做個普通人。
小仲馬自幼喜愛寫作,但是在最開始階段,他的稿子總是會被編輯無情地退回。他的父親大仲馬得知後,便好心地對小仲馬說:“如果你能在寄稿時,隨稿給編輯先生們附上一封短信,說‘我是大仲馬的兒子’,或許情況就會好多了。”小仲馬說:“不,我不想坐在你肩頭上摘蘋果,那樣摘來的蘋果沒有味道。”
年輕的小仲馬不但拒絕以父親的盛名做自己事業的敲門磚,而且不露聲色地給自己取了十幾個其他姓氏的筆名,以避免那些編輯先生們把他和大名鼎鼎的大仲馬聯係起來。
麵對一張張退稿箋,小仲馬沒有沮喪,仍在不露聲色地堅持創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長篇小說《茶花女》寄出後,終於以其絕妙的構思和精彩的文筆震撼了一位資深編輯。這位知名編輯曾和大仲馬有著多年的書信來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仲馬的絲毫不差,懷疑是大仲馬另取的筆名,但作品的風格卻和大仲馬的迥然不同。帶著這種興奮和疑問,他乘車造訪了大仲馬家。
令他吃驚的是,《茶花女》這部偉大作品的作者竟是大仲馬名不見經傳的兒子小仲馬。“您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實姓名呢?”老編輯疑惑地問小仲馬。小仲馬說:“我隻想擁有真實的高度。”老編輯因此對小仲馬的獨立自強讚歎不已。
《茶花女》出版後,法國文壇書評家一致認為這部作品的價值大大超越了大仲馬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小仲馬一時聲名鵲起。
倘若小仲馬一開始就依賴父親,或許不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個人適當依靠父母親,乃是成長的必需,但如果事事依賴,時時依賴,喪失了進取的積極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這就是嚴重的缺點了。
有這樣一個青年,一個人出來闖世界,在別人眼中似乎是很獨立、很有主見的人,可實際上,他之所以出來,是因為別人叫他出來。出來之後,當然得找工作,可他根本不會自己去找,而總希望由別人帶著去。別人帶著去當然可以,可是別人總不能一直帶著他,一旦沒有人管他,他就不知所措,一籌莫展。
這個青年後來總算找到了工作,是給一個擺服裝攤的老板做跟班。帶他出來的人很奇怪,怎麼做起了人家的跟班,不是有很多合適的工作可以挑選嗎?他說,什麼工作都得他去動腦筋主動去做,他最怕這個。他寧願做人家的跟班,人家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