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擔當人生責任,責任護航成長(1 / 3)

堅守責任,讓人性升華

成長大於成功,成功不過是階段性的總結,而成長卻是人生狀態的進步。成長包含著很多內容,比如個人能力的提升,比如勇於擔當責任。我們在一些功夫片中常能看見一些敢作敢當的大俠,並對他們感到欽佩。其實,在企業裏,老板也喜歡那些敢作敢當的員工。因為在現代社會裏,責任感是很重要的,不論對於家庭、公司還是社交圈子,都是如此。在很多老板看來,責任感意味著對公司的專注和忠誠。

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綜合而言多是具有障礙性質的問題,也就是為了達到目標,而讓員工頓感困擾、難以處理的問題;與所定的基準發生偏差的問題,如銷售量不能達到預期的增長、貿易糾紛發生率偏高、出錯誤的件數比平常增加等;為了達到目標而必須解決、改善的重要問題,這屬於創新之類的問題,就是公司為了將來要開創新的事業、開發新產品等衍生出來的問題。員工必須表現得願意積極麵對新的挑戰,同心協力,要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意識,努力去克服困難。

如果員工真的在推卸責任,老板也許會因為他尚有其他長處可用,不願當眾揭破其推卸責任的行為,但是在老板的心目中,早已判斷他是一個不可靠的人。如此一來,這個人的升遷之路恐怕也就走到盡頭了。別以為隻有老板和小頭目才是負責人。老板心目中的合格員工,個個都應是負責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公司和老板負責,對客戶負責,這才是老板心目中的好員工。這樣的員工才容易引起老板的重視,因而也有望盡快升職。老板希望員工能以積極、熱情、認真的態度去工作,他們認為這樣的員工是公司進步的動力。

老板深深知道:熱情能夠感染別人的情緒,使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在公司裏,有相當一部分員工,他們不但很少相信別人,甚至有時連自己也不相信。這樣的員工很難受到老板的賞識。缺乏自信的員工有以下特征:

優柔寡斷。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一點問題,而上司又不在場時,為了不使工作程序出錯,而寧願把工作中止。此舉可能會拖延工作時間,令其他部門配合工作的人員受到拖累。他們可能有好的變通方法,可是不願意去判斷這種方法是否有效,更不願去承擔後果。

“應聲蟲”。他們總是認為別人的意見是可行的,自己永不參與研討;在會議中,永遠做聆聽的一方;當老板或上司要他表示意見時,他隻是說讚成或認同上級的意見,表示願意配合。

易受打擊。他們對自己做出的成績不懂評價,容易因受到批評而感到沮喪。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不自信的人根本無法提高自己的尊嚴,也難成事業。事實上,隻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滿意,並認為是一項不俗的表現,就不易被惡意批評的人所中傷。

經常轉工。一位大公司的董事說過:“年輕人缺乏自信的時候,在某個環境稍感不如意,就會萌生逃避的念頭。他們有些人以為懷才不遇,卻不知他們本身也未能真正欣賞和認同自己。”經常轉工除了浪費老板的資源之外,也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轉工次數越多,自信心越弱,一旦感覺到環境不認可他的發展,便自暴自棄。

頻頻跳槽。老板們最不欣賞那些“跳草裙舞”的人,他們往往借辭職來引起老板的注意,從而想讓老板給予更多的利益去挽留他們。這種舉動不僅是自身缺乏信心的表現,更令老板對之喪失信心。要挾老板是不理智的行為。因為,少了某一人,公司照樣運轉,而且老板們最討厭員工要挾自己。

相反,如果一個員工能夠做到平日認同自己的優點,遇挫折時不怨天尤人或自怨自艾,保持穩定的情緒,對自己和公司的前途充滿樂觀和自信,頭腦清醒,對工作勇於承擔責任,而不是往後躲,那麼,隻要一有機會,他就可能受到老板的重用,因為他老板心中理想的樂觀自信的員工。

此外,老板欣賞在工作中敢冒風險的員工。任何事情都不會是完全確定的,都會有一定的風險。所謂風險,是指可能產生的危險。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可能給人帶來損失,也可能給人帶來收益。冒險是指冒風險,是一種經受危險的同時可能得到對自己很有價值的東西的行動,是人們針對風險采取的有意識的行為。

風險與發展機遇同在,風險與績效利益共存,有風險就有機遇。人們之所以會大膽地迎向風險、大膽冒險,其原因之一是在風險之後有高額的風險報酬,而風險報酬與風險程度同向遞增。風險越大,風險報酬越高,這就是風險的魅力所在。

企業員工在麵對風險時不能畏懼,不能逃避風險,一味地逃避風險隻是懦弱、膽小怕事的表現,到最後終將一事無成。真正能有所作為的人,大都能“敢為人之不敢為”,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並取得高額的回報。

但是,冒險並不是要求你莽撞行事,閉著眼睛胡亂去闖。在麵對各種風險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並且事前要仔細分析各種主客觀因素和條件以及冒險所得與冒險的代價是否相當。還要分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能掃清障礙、戰勝困難,準確地把握風險的度。在冒險行為的實施過程中,還要周密策劃,合理組織,精心運作,將風險降至最低程度。

與冒險不同的是,冒進則是一種有勇無謀的既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客觀的毫無準備、隨意而為的盲目行動,其結果隻能是經過風險衝擊後得不償失,甚至傾家蕩產。其實質是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急於求成,反而隻敗不成。古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本來是說一件既有風險又有價值的事,搞得好既可能得到“虎子”還能全身而退,但這要做好充分準備,如果你毫無準備,老虎撲來不知所措,自己連命都給丟了,這實際上就是冒進。麵對風險,要敢於冒險,但不能蠻幹,不可冒進;要敢為,但也得“能”為。

絕大多數老板都要求員工具有積極進取的冒險精神,這可以令他們的企業有更大的發展。當然,那些安於現狀的員工隻能作為“墊底”,這種人令老板放心,但絕不會令老板欣賞。

老板喜歡善於處理危機的員工。盡管老板表麵上無特別褒獎,但他們會在心裏會將員工分成不同等級。具有冒險精神的員工,在老板的心目中地位特殊,因為這類員工能為他們的公司帶來不可預知的利益。

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切實履行責任,盡職盡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才能完美展現自身的能力與價值。責任就是對工作的完成,就是對職位的堅守,就是對人性的升華。責任意味著付出,意味著奉獻。

責任所在,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