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60樓,兩人筋疲力盡,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哥哥對弟弟說:“算了,隻剩下最後20層樓,我們就不要再吵了。”於是,他們一路無言,安靜地繼續往上爬。終於,80樓到了。到了家門口,哥哥長籲一口氣,擺了一個很酷的姿勢:“弟弟,拿鑰匙來!”弟弟說:“有沒有搞錯?鑰匙不是在你那裏嗎?”
大家猜猜發生了什麼事?——鑰匙還留在20樓的登山包裏!
這個故事其實正反映了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背負著很多壓力,不停地做功課、考試、升學,就好像是背著一個很重的登山包,加上自己也不夠成熟有能力,所以走得很辛苦。20歲以後,從學校畢業出來,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自己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就好像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所以說,從20歲到40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愉快的20年。
到了40歲,人到中年,發現青春早已逝去,但又有很多遺憾,於是開始抱怨,罵老板不識貨,怪家人不體恤,埋怨政府,埋怨國家,埋怨社會。就這樣在抱怨遺憾中又過了20年。
到了60歲,發現人生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再埋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走完自己的最後歲月。到了生命的盡頭,突然想起:好像有什麼忘記了。是什麼呢?是你的鑰匙,你的抱負,你人生的關鍵。你把你的理想、抱負、關鍵都留在20歲,沒有完成。
想一想,我們是不是也要等到40年之後、60年之後才來追悔?想一想,我們最在意的是什麼?想一想,希望將來的自己和現在有些什麼不同?是不是可以做些什麼來不讓這個遺憾發生呢?那麼,我們要做什麼呢?
選對你現在的路,為了以後的人生。
選擇一個高起點改變命運
選擇改變命運。在人生的旅途中,起點的高低很重要,選擇一個較高的起點就可以更順利地走向成功。做一件事,選對了起點就等於開創了美好結局的一半;實現一個目標,選好了起點就等於縮短了與成功的距離。
起點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好有壞,有遠有近。起點低一點,從底層做起,一步一步前進,看起來很務實,但是也可能會前途黯淡,不可預期,使自己喪失最初的希望和熱情,迷失方向。
有一種人被稱為“陷入固定模式者”,就是每天一成不變地工作生活著,馬不停蹄,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習以為常,並且慢慢地被這種僵化的生活吞噬掉。而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居,如果永遠處在底層,與一些小人物為伍,就很難有大成就;而居於更高的起點,則能給自己一個更遠大的理想。
因此,在職位上努力向上攀登十分重要,對長遠發展也是意義深遠的。隻要你能登上一個高職位,就有機會將周圍模糊不清的東西看得更清晰。
跳槽之後,你在新的單位裏翻開了自己人生中新的一頁,與先到的同事相比,無疑你是處於零起點上。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一切從頭做起呢?如果這樣,你以往的一切付出都等於白費,損失太大了。你應該盡量把這個起點抬高,而你的資本是你過去的經驗,不論你過去從事的工作與現在有什麼不同,但就如何待人處世、把握自己等許多方麵都可以總結出有價值的東西。
小陳畢業後,先是做了一份網站編輯的工作。但是盡管做了兩年時間,他仍然看不到任何升遷機會,自己頂多算是一位資深編輯。
工作過程中,他發現者自己對網站設計非常感興趣,而且網站設計工作要比網站編輯的前途更明朗。於是小陳報名參加了一個網站設計培訓班,盡管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他還是勇敢地在一些招聘網站上投出簡曆應聘網站設計工作。
令人鼓舞的是,他獲得了成功,在某家小型旅遊網站找到了一份網站設計工作,以此為起點,小陳的事業越來越順遂。
五年後,小陳已經成為了一家網站的網絡部總監,而最開始曾與他共事的同事很多仍在做著網絡編輯的工作。
難得的是,這次成功使他獲得了比其他網絡編輯高出一級的脫穎而出的機會。雖然隻升了一級,但對小陳來說,這一級非常關鍵。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選擇決定命運。在職場中,如果你能選擇一個更高的起點,就會在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位置,獲得他人難以獲得的機會,會上升得更快。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還是難以逃離從底層一步步攀升的宿命。要想在競爭中搶占先機,占據更有利“地形”,你需要有抬高自己身價的意識。這樣才能在與競爭對手的較量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