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選擇理想公司,搭建舞台圓我夢想(1 / 2)

把握思路選擇理想公司

對於求職者來說,成功除了機會的垂青外,更需要周密的準備。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對求職者未來職業發展很關鍵,所以每一個即將踏入職場的人都應未雨綢繆。

在選擇公司時應當把握以下思路?

第一,你是哪種人?

有人找工作是為了靠工薪吃飯;有人找工作是為了積累經驗將來自己創業。在選擇企業前,你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長遠規劃是什麼:做技術專家、高級管理人員,還是為了將來自己創業?

第二,你的興趣是什麼?

每一個求職者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研發?技術?測試(硬件、軟件)?市場?銷售?投資?人事?財務?這個因素將決定求職者最初的崗位。興趣是職業發展的持續推動力。幹任何工作,如果你對它失去了興趣,那麼,要麼是你在被迫受煎熬,要麼是你在虐待自己,但最終的結果都導致你和企業雙方利益受損。

第三,行業發展前景及行業回報率如何?

良好的行業發展前景是公司光明前途的基礎,較高的行業回報率是企業利潤的保障。判斷行業發展前景及行業回報率應該不是太難的事,可以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然後請教相關領域的專家或熟人。

但是,大家在選擇不了朝陽產業中發展前景好的企業時,也可以選擇行業回報率一般甚至較差的企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其實,現實生活中在這種情況下成功的例子也數不勝數,隻是前麵一種選擇的收益高一些罷了。

第四,企業所處地域、性質、規模及前景如何?

求職者去比較適合自己的區域,就能夠得到好的配套,比如比較好的平台、比較好的培訓、更寬廣的視野等。大城市的機會更多,而且激烈的競爭更能夠激發個人潛能,更容易達到更高的職業高度。單純地說要去大地方發展或應該固守一隅都是不對的,因為更換地域而獲得發展或發展受阻的例子都很常見,這裏隻說明這是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在職業發展的初期要盡可能在比較發達的地方工作,等你已經在職業發展上達到相當的程度再考慮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

關於企業的性質,粗略來說,國內的企業大致可以分為外企、國企和民企。總的來講,外企更看重能力,國企需要處理公共關係方麵的能力較強一點,民營企業要二者兼備。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具體選擇什麼性質的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決定。

總之,求職者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行業中發展前景較好的企業,或者定出適合自己的一些標準,然後根據這些標準在鋪天蓋地的招聘信息中找到對自己最有用的信息。

求職選公司的必知標準

公司是你發展的平台,如果渴望在職場中大展拳腳,就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公司。有關部門根據大量的調查和數據評估,為求職者準備了八條評判公司的標準,隻要符合其中任何一條(如符合多條就更完美),那麼就值得為該公司工作。

那麼,這八條標準是什麼呢?

第一,不在於是否有經常有出國培訓的機會,而在於培訓是否能讓你有鍛煉的機會,能否幫助你彌補致命的職業短板;第二,不在於你是否會犯錯,而在於企業能否教會你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第三,不在於企業是否是世界五百強,而在於你再一次選擇工作時,此次的工作經曆能否為你的履曆加分;第四,不在於能學到圓滑世故的處世方式,而在於有一個相對簡單的人際關係去專心做事;第五,不在於這份工作本身是否趣味無窮,而在於它是否能讓你感受到工作的激情並勇於向未知挑戰;第六,不在於能否讓你立刻賺到很多錢,而在於能否讓你學到可以賺錢的過硬本領;第七,不在於你能否通過這份工作結識多少達官顯貴,而在於能否通過這份工作能積累工作人脈,學會與人打交道;第八,不在於工作環境是否足夠奢華,而在於工作氛圍是否舒服,並得到應有尊重和心靈自由。

當然,無論最終你選擇了哪個企業,都應該腳踏實地,勤學好問,做好工作。把握身邊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這種機會,不僅僅是業務上的逐步熟悉,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更快地融入社會,如何接受企業的文化,如何和同事協同並進,如何待人接物,等等。剛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無論是正在尋求理想的職位,還是已經成為準職業人,都應該從求職或工作過程中不斷吸取教訓,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

注重所選擇公司的企業文化

如果你想在一個公司腳踏實地地幹下去,那麼對你影響最大的因素莫過於公司的發展前景了;而促進一個公司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是企業文化,優秀的企業文化是公司擁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前提。那麼選擇公司時,就要選擇已經踐行著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