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放棄也是選擇,能夠選擇懂得放棄(3 / 3)

他沒有理會門上的忠告,繼續往第三個寶藏走去。第三個寶藏裏麵堆滿了鑽石。他發紅的眼睛中泛著亮光,貪婪的雙手抓起鑽石就往袋子裏放。突然他發現,在鑽石的下麵有一扇小門。他心想,這下麵一定有更多更好的東西。於是,他毫不遲疑地打開門,跳了下去。誰知,等著他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一片流沙。他在流沙中不停地掙紮著,可是越掙紮陷得越深,最終他與所有的金子和鑽石一起被埋在了流沙下麵。

有些人為了得到某些東西,不惜費盡心機去爭取,有時甚至會不擇手段。可是在他追逐的過程中,可能會失去許多無法計算的東西,得到的東西遠不能彌補他所付出的沉重代價。這一點,也許直到最後他才會發現。

如果這個尋寶的人能在看了第一個忠告後就停手的話,如果在跳下去之前想一想的話,那他就會平安地返回,成為一個真正的富翁。所以說,放棄,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給自己一個生存的空間,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真正的強者,應該學會放棄,放棄了才可能重新再來,才有機會獲得成功。這樣的放棄是為了開始新的進取,是為了有所獲得。如果能拿得起卻放不下,那麼就無法令自己生活得更好,甚至喪失生命。荒漠中行進的人最明白這一點,如果不扔掉過重的行囊,就不能減輕負擔,就無法保存體力,就無法走出困境。所以,要求生,就應該做到該扔的就扔,那種連生存都不能保證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

有兩個漁夫在海底找到了兩大袋金條,在返航的途中,他們的船遭到了台風的襲擊,被海浪打翻了。沒有辦法,他們隻好一人拖著一袋金條往岸上遊。其中一個漁夫為了保存自己的體力,果斷放棄了屬於他的那袋金條。沒有了袋子的累贅,他馬上感到輕鬆多了。他放棄的那袋金條,也漸漸地沉入了海底。另一個漁夫看見後,忙潛到水裏,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那袋金條撈起來。他拖著兩個沉重的袋子吃力地遊著。終於,他耗盡了自己的體力,隨著他的金條沉到了海底。最後,放棄金條的漁夫安全地遊上了岸,回到了家。當他看到妻子和兒子時,他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在失去一袋有價的財富的同時,他賺回了一筆無價的財富——幸福。

人的一生,需要放棄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不是我們應該擁有的,我們就要學會放棄。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隻有學會了放棄,才能擁有更多,才活得充實。

喜歡一樣東西,不一定要得到它。有時候為了強求一樣東西而令自己的身心疲憊不堪,是很不劃算的。如果你付出後,到頭來卻發現你失去的東西比得到的更珍貴,你一定會懊惱不已。所以,當你喜歡一樣東西時,如果條件不允許,就不要太執著,放棄它才是你最明智的選擇。

從前有個獵人,為了抓住猴子,他就在一個瘦口瓶子裏放了猴子愛吃的花生米,然後把這個瓶子放到了猴子經常活動的地方。後來,猴子發現了瓶子裏的花生米,便伸手去拿。結果抓了花生米,握成拳頭的手卻抽不出來了,但猴子又不願意空手出來。正在這時,獵人出現了。猴子嚇得撒腿就跑,但套在手上的瓶子影響了猴子的速度。結果它被獵人抓住了。其實猴子隻要鬆手,就可以放下瓶子,但它貪婪的天性卻使它不肯放手。結果為了一把花生米,而被獵人抓住了。

很多人往往都會與猴子犯同樣的錯誤,由於太看重眼前的利益,在該放棄的時候卻不能放棄,結果鑄成了大錯,悔恨終生。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有的人一生忙碌,什麼都想要,可到頭來卻什麼都沒有得到。

做人有時候要學著放棄。放棄不是退縮,而是另一種形式的選擇,白雲放棄藍天化做雨水灑落大地,是為了哺育生靈;落葉放棄大樹融入泥土,是為了滋養萬物。放棄是為了獲得:放棄城市,是為了獲得寧靜;放棄黃昏,是為了獲得黎明;放棄小利,是為了獲得一身正氣。

選擇放棄讓自己重頭再來

放棄不是舍棄,而是一種選擇、一種等待,等待更好的時機。放棄不是退避,是一種儲蓄,儲蓄更大的勇氣。學會放棄,不要硬挺著,這樣隻會消磨你的意誌。一味地堅持,隻能作出無謂的犧牲,是一種愚蠢的行為。

放棄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易。拿投資來說,“放棄”需要的是投資者千錘百煉的經驗和穩定的心態;需要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不斷提醒自己,時刻保持局外人的感覺;當麵對獲利機會的誘惑產生衝動時,要敢於擰自己的耳朵,要記得研究成敗的概率,以防因小失大。

學會放棄,在股市投資中是很有價值的。在股市中,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套牢。如果你在今天的短線投資中獲了利,在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你沒有選擇及時的收盤,那你就有可能被套住,從而失掉自己已經贏得的利潤。這並不是說弱市中沒有贏利的機會,而是說逆市上漲的機會太少了。隻有極少數股票能夠脫穎而出,但誰又能保證自己捉住的就是那隻上漲的股票呢?

在股海搏擊中,有些人常會因為判斷失誤而踩空,錯過行情,也會因為對行情無法把握而對入不入市拿不定主意。有些人一看到某隻股票往上漲,就迫不及待地匆匆入市以高位買進;有些人一看到自己所持的股票下跌,就想趕緊拋出去。其實,這樣的態度是極不可取的。因為這種理念是有問題的,投資者把可操作的弦繃得太緊了,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如果欲望太強烈,就很容易忘記風險。想賺錢是對的,也是應該的。但要賺什麼樣的錢,則是需要認真考慮的。投資者需要具備敏銳的分析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韌的毅力。有靠大風險賺錢的,也有靠小風險賺錢的。如果你不是一名高手,就最好選擇後者,放棄前者。萬一你踏空了也不要捶胸頓足,而是要好好分析,總結經驗。如果對形勢看不清楚,就索性袖手旁觀。股諺雲:不明朗的市不入。既然你摸不準,就不要勉強自己。與其糊裏糊塗地入市,倒不如等看明白了再入。放棄看不明白的行情,是為了更好地得到。放棄了風險大的機會,不是損失,而是保護了自己,也才能保證以後會有更多的機會。選擇放棄,寧可錯過也不可做錯。

其實,沒有人能夠抓住市場上所有的機會。企圖抓住所有機會的投資者,肯定會變成一個虧損累累的套牢對象。尤其在跌市中,那些不會放棄仍然企圖扳回虧損的人,其市值的損失程度肯定會很大。價起價落,潮漲潮跌,不管股票如何狂升暴跌,總有新的機會出現在前頭。既然如此,就應該學會忍耐、等待和選擇,就應該學會適當地放棄。

投資技巧有千萬種,但投資理念卻都是相通的。學會放棄機會,這是投資中無數經驗教訓積累得出的。放棄一些不適合自己的機會,抓住一些有利於自己的機會,才能笑看市場風雲。

一家企業由小到大,麵臨著兩種選擇:多元化和專業化。但實際上,多元化幾乎成了所有企業的首選。企業會同時涉足好幾個領域,不斷擴大自己的產業項目。有時即使到了包袱沉重、步履蹣跚時也不言放棄,最後鬧得“賠了夫人又折兵”。多元化投資本來是要分散風險、增加收益的,結果反而加劇了風險,甚至造成了危機。如果一個企業要想走多元化的路子,就要先明白多元化經營的兩個前提:一是主業發展已經到了非常高的程度,有了剩餘資本從事其他的業務;二是進入的領域必須是自己的優勢所在。隻有這樣才能在進入多元化之後,贏得利潤。因此多元化應是有限的多元化。麵對多元化陷阱,必須學會舍棄,這樣才能繼續生存下去。許多大集團由盛而衰,正是因為沒有放棄;而一些小集團由弱到強,也正是因為抓住了機遇,放棄了多元化的誘惑。

選擇個人創業,就是選擇了有懸念、有創意、有挑戰的生活,你要舍得放棄許多你已習慣的東西。創業前必須確立一個遠大的目標,創業時必須保持勇於拚搏的心態。

在生活中,有時不好的境遇會不期而至,搞得人猝不及防。這時如果能放棄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轉機,那你的機遇就會好轉起來,你就能在一種超然的境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重新確立自己前進的方向。若幹年後,當你回首那段往事時,會為當時正確的選擇感到自豪,感到無愧於自己的人生。也許正是當年的放棄,才有了今後的成就,才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所以,放棄意味著爭取。放棄一些你無意或者是無法得到的,才能夠更專注、更有力地追求你想要得到的。學會放棄,人生才顯得更加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