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兩麵三刀者
有的人慣於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對這樣的人應該小心對待,更別說跟他交朋友了。《紅樓夢》裏的王熙鳳就是“明裏一盆火,暗裏一把刀”的典型。與這樣的人交往,應多注意他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在短期交往中很難發現這種人的性格特征,但接觸時間長了便會清楚了。這種兩麵派是千萬不能結交為朋友的,不然他會令你大吃苦頭。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不為自己打算的人,這是一個人所共知的生活常識。但一個明事理、有道德的人,不可能隻想到自己,不顧一切地為自己謀私利。那些隻考慮自己的人,隻想到個人利益的人,最易傷害的不是跟他生疏的人,而是和他比較熟悉、比較親近的人。
選擇朋友不妨把標準定高一點
在現代社會,人際交往變得越來越重要,就像俗話說的那樣:多個朋友多條路。但是,社會紛繁複雜,人也形形色色,朋友也各種各樣,因此交友要廣泛,但是一定要加以選擇。
東晉將軍蘇浚在《雞鳴偶記》中,就按不同的交往方式,把朋友分成四種類型: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真正的朋友之間能相互幫助,相互勉勵,能及時地指出對方的錯誤,對對方的錯誤能提出尖銳的批評,並幫助對方改正錯誤,彌補不足,這就是畏友。當朋友需要幫助時,能伸出友誼之手,挺身而出,鼎力相助;當朋友落難時,以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為代價,把朋友救出困境,這就是密友。那些湊在一起談著吃喝玩樂,開著一些下流玩笑,說著一些互相恭維奉承的話,以酒肉為交往基礎的朋友,當屬昵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酒肉朋友。這種人有酒有肉是朋友,無酒無肉就分手。還有一些人是臭味相投,結成死黨,合夥幹些不法勾當,而一旦分贓不均,就大動幹戈,互相殘殺,這種朋友就是賊友。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朋友呢?孔子為益友和損友各提出三條標準,他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這就告訴我們,要結交有益的朋友,就要同正直誠實的人交往,這種人安全可靠;要同寬容大度和體諒人的人交朋友,這種人胸懷博大,明智豁達,不會斤斤計較,不會小肚雞腸,不會患得患失;要和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人交朋友,這種人生性好學,博學多聞,值得學習。
因此,我們在選擇朋友時,應該把目標定得高一些,盡量去結交比自己強的朋友。千萬不要同那些善於獻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不要同那些當麵恭維、背後誣陷的人交朋友;不要同那些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人交朋友。如果交上損友,是非常有害的。下麵有幾個交朋友的方法:
1.有計劃地選擇朋友
尋找朋友首先要有目標、有計劃;這個目標是你本人是什麼類型的人,應和哪些人建立人際關係。目標很重要,它可以把你帶到你想去的地方。有了目標還要有計劃,計劃是為目標的實現買保險。如果沒有計劃,目標就是孤零零的,會感到很寂寞。如果沒有目標去引導,計劃就像迷途的羔羊,會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2.質與量並重
世間萬物皆由它的質量,人際關係也有質量,質是品質,量是數量。人的能力有大小,人的品質自然也有高低。一個人的品質由心態和能力組成,有能力、心態好的人才是高品質的人。有了商品質的朋友以後就要增加量了,有了質沒了量,不可能產生更大的力量。當然,有了量沒有質更不行。所以,交朋友要質量並重。
我們常說,你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成為什麼人;你讀了什麼書,你就成為什麼人。如果你覺得自己還不成功,那你先看你是和誰在一起。如果你是你周圍“鶴立雞群”的一位,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自覺高人一等,要知道這就是你不成功的原因之一。相反,如果你是最差的一個,那麼你就可以吸取你周圍的人的成功經驗和智慧,可以借用他們的光芒。雖然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的命運質量卻決定於他的人脈。因此,要多結交一些比自己優秀的人,那麼自己也就有機會變得優秀了。
3.做個有影響力的人
影響力是什麼?影響力就是能夠影響和改變他人的能力。建立人際關係,是你去找別人容易,還是別人主動找你容易?是你找別人有效,還是別人主動找你有效?答案肯定是別人主動找你更容易、更有效。那麼,如何讓自己成為有影響的人呢?首先讓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能力、有愛心、有學習力、有魅力的人。
4.不妨吃一點虧
俗話所說的“吃虧是福”在建立人際關係上的作用隨處可見,如果你隻想在別人身上占便宜,隻想讓別人多幫你,那你交到高質量的朋友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使你交到一些朋友,最後也隻有兩種結局,一是交到酒肉朋友,二是對方事先不知道你的為人,事後知道了便選擇離開你。
建立人際關係應遵循一個黃金法則: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就應該怎麼去對待別人。如果你對別人斤斤計較,卻希望別人對你慷慨大方,這隻能是幻想。那些很難交到好朋友的人,所犯的最大的錯誤是:隻想“收獲”,不想付出;隻想占便宜,不想吃虧。
5.深入交友
珍惜友誼,發展感情。有的人交友像“蜻蜓點水”或“黑瞎子掰棒子”,不能深入,滿足於泛泛之交;或者見異思遷,喜新厭舊;忽視朋友的情感,以自我為中心;有的搞實用主義,需要時是朋友,用不著時成路人,一旦有點矛盾就翻臉不認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與人為善,珍惜友誼,須明白:有很多良友,勝於有很多財富。
按上述準則結交的朋友就是誌同道合、情投意合的朋友,是真正的益友。這樣的朋友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才能與你患難與共,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