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創新贏得生存與發展
中國有句古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希臘赫拉克利特也曾說“一個人的腳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就是說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是不斷更新的,當今世界更是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廣播人為了不被時代拋棄,為了生存和發展,一直以來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所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也為日後持續發展打下了不錯的基礎。體育廣播十一年的曆史,也印證了這一點,他們通過不斷創新贏得了成長的空間,也贏得了社會和市場的認可。
作為全國第一家專業體育電台,自2002年元旦第一次播音開始,創新的基因就被注入到了體育廣播每一天的成長當中。節目創新每年都在進行,雅典奧運會、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三屆奧運報道都有形式與內容的創新,還有百姓解說世界杯、歐冠不眠夜、新中國體育六十年係列報道和京都球俠評選等活動,都是創新下的產物。創新意識加上勞作耕耘,才有了節目的長足進步。2003年北京奧運會會徽揭曉儀式獨特的現場直播,獲得中國廣播新聞獎新聞現場直播一等獎,2004年創紀錄的《雅典奧運火炬北京激情傳遞》十小時直播,榮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播節目獎,2008年的北京奧運火炬全球傳遞特別係列節目《和祥雲一起飛翔》、《祥雲飛過我的家》獲得北京奧組委特別嘉獎。這些都為體育廣播贏得了聲譽,贏得了聽眾。今天,體育廣播在北京廣播市場的排名穩定在第二集團靠前的位置,每天有近三十萬聽友收聽,平均收聽時長達到九十多分鍾,如此忠實的聽眾乃良師益友,當倍加珍惜。
相對其他廣播而言,體育廣播並不占有先天的廣眾優勢,隻有不斷創新、努力與拚搏,才有生存與發展的機會,才能在偌大的廣播市場中謀得一席之地。北京體育廣播依靠十一年的成長僅僅是站住了腳跟,接下來要壯大自己還任重而道遠。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台長)
序二誌存高遠努力耕耘
體育廣播成立於2001年,2002年元旦正式播出,到今年已經走過十一年。2012年體育廣播的市場占有率位居北京廣播市場第七位,是曆年來最好的數據排名,頻率品牌的影響力也在逐年提升。在全國體育廣播形勢出現下滑的情況下,北京體育廣播的市場表現不降反升,這與體育廣播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是分不開的。
首先是明確品牌定位,並耐心細心進行打造。2008年之前全國有十幾家體育廣播,之後逐年減少,到目前為止,全國隻有三四家體育廣播生存下來。作為全國體育廣播的排頭兵,我們多年來堅持“做最專業的體育廣播”的理念,並不斷努力,逐漸顯露出成效和成果。
二是抓住重大賽事,加強策劃,努力提升收聽率。從過往的十多年來看,每逢大賽體育廣播的收聽數據都會有一個靚麗的表現。2008年奧運會,體育廣播單周曾經達到收聽率0.653%,市場份額11.32%,排名第三;2012年歐洲杯和倫敦奧運會期間,體育廣播的市場排名曾連續兩個月位居第五位和第六位,達到全年收聽的最高值。因此,每逢大賽我們一定都會加強策劃,充分滿足聽眾需求。
三是發揮優勢和特長,堅定不移,鍛造個性廣播。體育廣播注意加強評論性內容,具備了獨家、權威的特色;體育廣播注意發揮廣播特點,現場直播、錄音報道,使聽眾仿佛置身賽場;體育廣播還充分利用首都北京的地緣優勢,借助北京獨特的體育文化氛圍,營造了“家”一般的廣播空間。
四是培養和發現有專業素養、有親和力的主持人及嘉賓評論員隊伍,為頻率可持續發展及品牌升級打下堅實基礎。人是生產力當中最活躍的因素,體育廣播未來發展的決定因素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
五是整合資源,利在長遠,積極打造有社會影響力和良好經濟效益的品牌活動。體育廣播推出的京都球俠北京球迷喜愛的三大球運動員評選活動,在體育界業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體育報道成本高、花銷大,每年舉行的國內外重大比賽不勝枚舉,本身經濟實力較弱的體育廣播能有今天欣欣向榮的景象,得益於北京電台領導的強力支持和悉心培植。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電台僅技術方麵的投入就達三千多萬元;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報道,北京電台又投入數百萬元;此外,北京電台每年都會為體育廣播補貼數量可觀的采訪經費。可以說,沒有電台長年以來的持續投入,也不會有今天獨具特色、影響力逐步提升的北京體育廣播。
十一歲的體育廣播正值青春年少,隻要誌存高遠,努力耕耘,定能在北京廣播的大家庭中出類拔萃,為廣大體育愛好者提供越來越優質、越來越滿意的服務。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副總編輯)